會澤雅地窩村:搬出窮山頭 搬進幸福“窩”

會澤雅地窩村:搬出窮山頭 搬進幸福“窩”

謝成榮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能搬離那個世代居住的山頭,搬進夢寐以求的小平房。如今,謝成榮已住進新房一年,他說現在幸福多了。

2019年3月,謝成榮一家和其餘13戶人家正式告別了舊屋,搬進了新房。談起剛搬進來的感受時,謝成榮說以前還有些忐忑,因為離開了自己種植的土地,擔心搬過來後沒辦法解決吃飯問題。

整齊的新居乾淨的路面

事實上,謝成榮所擔心的問題早已被老廠鄉政府提前進行了謀劃和研究。老廠鄉雅地窩村黨總支書記楊紹賦介紹,為了解決當地百姓的生活生產問題,鄉黨委政府因地制宜地推行了產業發展和就業扶貧政策,在保障正常的生活之外,還積極推進務工人員的技能培訓,通過學技能、增知識的方式,讓外出務工人員能夠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雅地窩村山高坡陡、溝壑縱橫,以前村子經濟發展多以種養殖業,外出務工為主,在產業發展方面沒有規模和主業。楊紹賦告訴記者,現在村子通過招商引資,目前已有5家企業到雅地窩村流轉土地800畝,發展水果和特色經濟種植,實現了現代農業零突破。

謝成榮打理自家的小菜園

如今,雅地窩村已種植了410畝車釐子、230畝櫻桃、184畝辣椒、60畝魔芋等果蔬,通過產業落地,自2019年開始當地村民的收入明顯增高,人均收入提高了2千元以上,村民對未來生活也有了更多的盼頭。

老廠鄉黨委書記胡順龍介紹,2016年以前,雅地窩村還是以種植玉米、土豆為主,村民耕地畝產產值約1000元,除去各項成本後,實際效益不足300元。現在通過招商引資、土地流轉等方式,既解決了百姓收入低的問題,還有效帶動了當地人就業積極性。

謝成榮等14戶易地搬遷戶正是這些政策實施後的受益者。現在的他說起家庭收入時,笑容一直掛在臉上。他說,以前受制於居住、地形等環境的影響,一家人全年的收入很低。自從搬進新居後,通過政府組織的免費培訓,自己跟媳婦兩人在附近鄉上做鋼筋工,兩口子一個月收入就近9000元,一年下來可以有6萬元左右的收入,高的時候全年可以達到7萬多元。

今天,雅地窩村已經實實在在變成了村民心中的幸福“窩”。“現在雅地窩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環境得到了改善,道路進行了硬化美化,人均收入也實現了提升,村民的幸福度提高了很多。”楊紹賦說。

謝成榮在愛心公益超市兌換生活用品

在14戶新居的附近,還建立了一個愛心公益超市,裡面整齊擺放著家電、生活、學習等各類用品,村民在這裡可以通過積分免費兌換。楊紹賦說,愛心公益超市一方面能為村民提供便捷的服務,另一方面通過設立愛國星、衛生星、守紀星、勤勞星等,能幫助村民改掉壞習慣,激發出他們養成好習慣的動力,從而提升整體素質。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楊紹賦表示,他們將繼續查找問題,補齊短板,在6月30日前高質量脫貧出列。

雲南網記者 劉暢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