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你在被世界“安排”,又可知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若看而不見,如何前往-

你不知你在被世界“安排”,又可知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你不知你在被世界“安排”,又可知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我們所面臨的生活,其實是內在角度的反映。


內在所在,自然是關於我們的自身,關乎每個人自己本身的所在。可生活之中,我們是被外在世界塑造的人,並非是我們自己所塑造的自己,更不是源於自己的意願來培養自己。


我們一出生,就有可能已經被父母打了主意將來要做什麼,或者高考之後或者畢業之後,都會有一些參照,除了來於父母長輩,社會自身的呈現也在暗示著,你可以做哪些工作,這些社會現狀的呈現,本身就在塑造你的想法。老師?會計?工程師?程序員?醫生?攝影師還是插畫師?


當社會給你提供了各種模範參考,很多時候,也代替了你的思考。重點在於,你會直接依循於社會,而難以依循自己的內心。


當我們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去看別人去了哪裡做了什麼。我們,從來不會看自己。


我們不會看自己,觀察自己,探索自己。我們只是被動接收世界的一切信息,基本上,是毫無意識地以生命延續著生活。不可否認地,是世界在指使著我們的生活。


畢竟,我們所接受的傳統教育,給我們建立了一個模範的世界。世界給我們設置了現實,我們,卻以為這一切就是真相。


於是,我們“理智”地遵從於此,循於無人質疑的道路,工作、學習、生活······幾乎都是相同的模樣。不可否認地,連行為方式和思維模式,都是相似的······而無數人因此困惑於生活,迷茫於自己的未來······


“這是一種極為狹隘的世界觀,它是以恐懼為基礎的。”雷德·霍克如此評價我們所接受的教育,他認為這樣的教育讓我們以設定好的方式來看待這個世界。


設定好的方式,那就是依循於過往經驗而來的,依循於頭腦,也就意味著依循一種過去式,這正是我們思維的侷限之處。因為頭腦智慧以過去的一切來思考未來,可我們明白,已知是無法連接到未知的。自此,我們一如既往地被框限。


也許,我們會動用過念頭,也想過去做什麼,卻會出現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去做這件事的疑問。質疑的出現,是沒有清晰地看見自己,未了解不探索,對於想做的事情聽信於人,或者停留在表淺的認識之上。


連想做的事情都會有所質疑和猶疑,緣故於我們對於一件事情的看法來於外界,來於某些知識,來於某些經驗的傳遞······我們傾向於希望獲取現成的答案,而不是親自深入去經驗一番,於是惶恐於對一件事情的迷茫之中,甚至對於自己的瞭解也茫茫然。


對於這些,我們甚至是毫無意識的。


如同我們不應該習慣於讓別人告訴你你是什麼樣的人,儘管有時那是一面鏡子,但是你終究要靠自己去理解和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知道你是什麼樣子的人,才能知道你能成什麼樣的事。


何況,對於通過語言獲得的知識,一定要有直接的體驗。直接的體驗最好的方式就來自於自我觀察。


自我觀察,簡單而言,就是觀看自己,照看自己,察覺自己。而它還有更深的意義,會隨著我們的深入而深入。自我觀察,是臨於當下的,它會讓人產生關於自己的洞見,引導我們當下的所作所為。


只有保持自我觀察,才能夠對自己的生活有所意識,更好地具備關於自己的覺知,不至於被外面世界一味牽涉而無知無覺。


世界總會以“說教”的方式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以知識灌輸予我們理智,從而以持續的思維控制著我們的大腦。這樣的控制是無聲無息的,比如它會讓我們有相似的價值觀和追求,有相似的審美取向和就業意願。


而這些想法總是持續的,社會“教”我們按照正常軌道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然後“告訴”我們上大學選擇什麼專業,甚至結婚生育年齡,養老方式·······你不會有意識去打斷這樣持續的思維,也沒有意識去質疑,更難以以此正視自己的內心——你不知道你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


自我觀察,就是要這樣打斷持續的思維,這會帶來“內在角度的轉換”。終於,當你進行自我觀察以後,你就可以慢慢轉換內在的角度。


要想獲得這種內在角度的改變,我們就需要以一種更為有意識的方式來理解和了解自己。


自我觀察就是一種有效的途徑。


自我觀察是慈悲而客觀的,客觀性會讓我們誠實地看待自己。


也許你從來都是隨時間的腳步往前走,起床的時間起床了,吃飯的時間吃飯,工作的時間工作······其他事情也如此,你會發現你正在經歷的一切都是無意識的,你會看到你完全意識不到你自己!


那麼,自我觀察如果開始,你會因為停留而對自己本身有所意識,你會去看自己的所作所為,會看見自己真正在幹嘛。你所看到的,你所感受到的,你都會引起注意,可如果沒有自我觀察,你的意識狀態只會隨時間流淌,而無法覺知自己,也就無法悟到關於自己的信息。


在所看見,所感受之中,你會因為停留凝視而臨到專注自己的狀態之中,你看見自己的習慣與習性,你就會重新看待它們,從而看到自己背後的訴求,以及內心深處渴望的東西。


因此,因為自我觀察,因為有所意識,你將不再受制於自己的習慣。如果不去看見它,那麼,我們就不會對自己有所選擇,不會去看見自己的心意。


沒有自我觀察的自我,總是會被動地陷入世界的“安排”之中,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主動性,亦沒有辦法正當地感受自己,很難去體會和領悟自己。


只有對自己進行觀察與覺知,你才不會被外在世界框限或告知而被動地選擇,被動地生活,自我觀察會以自我主動性去引領自己,讓自己親自去經驗與體驗,自己親自去發現關於自己並符合自己的真相。自此,當我們不再一味地處於被動的狀態,我們將會以主動性,發生內在角度的轉變。


那麼,當我們面臨一個問題,我們不會是被帶跑,被動做決定的,於是,處理事情的方式,將不是慣常的思維角度和視野當中的選擇,自主性會引導我們悟到別的選擇,而這,如果沒有自我觀察是不會發生的。


自我觀察會讓我們有靜止的時間,可被別忘記靜能生慧。“靜”當中,你才會有所悟,因為入靜時,意識狀態已經不一樣,這就如同寫作時候的意識狀態和尋常生活的意識狀態也是不一樣的。


在習慣性模式中,人是很難發現自己的行為模式有什麼缺漏的,只有自主的覺察,才能夠發現。你也許不知道,好比你不會意識到,每逢何時你總是會習慣地接受別人的建議而不會拒絕。


只有進行自我觀察而有所停留,你才有可能發現,才會有意識地自己做出符合心意的決定和選擇。進行自我觀察,才會讓你看到真相,才會重塑自己的世界,否則,只會一直活在被“安排”的無意識世界中。


直到有一天,我們不再以別人定義的真相為基礎去生活,並非理智-情感複合系統提供給我們的意義來生活,而是真正活在親自所見,親自感受,經由自己的親自經驗和領悟的真相之中,那種可以自行做主的有意識的世界,才會是充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更好地發展自我的。


直到,正如雷德·霍克所言——自我觀察會吸引來幫助,它是宇宙中一股重要的吸引力。它可以讓我們在應對理智—情感複合系統時更加有效率和客觀。


那麼,我們一定也會在自我觀察的成長當中,感受到真正愛自己,以及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在文字裡獲得力量的我,希望透過文字賦力量予你

所有的相遇,都因你而來

在這裡,見你所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