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調查:孩子大腦發育最佳的方法是這件簡單的事,你知道嗎

兒童大腦發育在嬰兒時期,主要是讓他感受到物體的形狀和顏色。

幼兒時期,主要是幫助他進一步的完善運動,完善語言。孩子很可能會不停地發問,家長要能夠很耐心的回答孩子的問題,幫助他更好地瞭解這個世界,促進他的大腦發育。

麻省理工調查:孩子大腦發育最佳的方法是這件簡單的事,你知道嗎

隨著世界貧富差距的不斷擴大,孩子在教育上的成果差別也越來越大。過去,貧苦人家寒窗苦讀也能出個狀元,而在這句話放到現在卻不再適用。那麼,究其原因是為什麼呢?

麻省理工調查:孩子大腦發育最佳的方法是這件簡單的事,你知道嗎

曾有一個調查顯示,有錢人的孩子和貧苦家的孩子在4歲時就已經拉開了不小的差距,而拉開他們之間差距的方式就是聊天,也就是詞彙量的積累。有人曾為兩種不同家境的孩子做過智商測試,發現有錢人的孩子智商為117,而貧苦家的孩子智商只有79,差距一目瞭然。

1995年美國人類學家貝蒂·哈特和託德·雷斯利的研究,就是著名的“3000萬字差距”的調查。

麻省理工調查:孩子大腦發育最佳的方法是這件簡單的事,你知道嗎

這個研究耗時2年半,跟蹤了42個家庭,記錄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對話。最後得到結論是:

出生在貧困家庭的孩子,到四歲時,與出生在較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會少聽到3000萬個英語單詞。

由此,“3000萬字的差距”成為貧富兒童之間一個差距的縮影。於是為了填補這個所謂的差距,家長開始給孩子開啟的漫漫的早教路。

麻省理工調查:孩子大腦發育最佳的方法是這件簡單的事,你知道嗎

但是,麻省理工最近的研究發現這個差距後面的秘密: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不是詞彙量,而是家長與孩子的交流方式,直白地說就是聊天。

交談具有強大驅動力

麻省理工調查:孩子大腦發育最佳的方法是這件簡單的事,你知道嗎

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

的研究小組共同研究一了個項目。他們以波士頓地區30多名4~6歲的孩子作為研究對象,在孩子聽故事的時候掃描他們的大腦活動,且回顧孩子與家長在家中聊天的錄音。然後發現,孩子與家長溝通的頻率越高,大腦中語言相關的區域活動性越強。這跟孩子的家庭背景、家長的學歷沒有關係。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文章中說:父母和孩子談話可以影響孩子大腦的生物成長,這非常神奇!

麻省理工調查:孩子大腦發育最佳的方法是這件簡單的事,你知道嗎


研究人員指出,聊天不僅能促進親子關係,還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所以,當我們的家長想讓孩子成績更優秀,或者是彌補“3000萬字的差距”的時候,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和孩子多交流,因為聊天對孩子大腦的發育影響更大。對大腦來說,互動最重要!

麻省理工調查:孩子大腦發育最佳的方法是這件簡單的事,你知道嗎

那麼,什麼樣的聊天才是有效的呢?

首先每一步,注意孩子的舉動;其次是與孩子充分交流

第三步,輪流談話。這是麵包括傾聽,等待,而不總是直接給交流的答案。

舉個例子,

麻省理工調查:孩子大腦發育最佳的方法是這件簡單的事,你知道嗎

休息日有些孩子玩到很晚卻不肯做作業,對家長不止一次的催促很反感。這是我們注意到孩子的舉動。然後可以用共情的方法與其溝通:“我知道催你寫作業,你很煩。”或者“我知道你還想玩。”

這樣,懂事的孩子會感到愧疚。等孩子情緒平息後,可以再說:“可是我擔心再晚沒時間做作業,作業寫不完啊。“類似這些話。這此可以等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家長,雙方互相溝通後,問題迎刃而解!

麻省理工調查:孩子大腦發育最佳的方法是這件簡單的事,你知道嗎

最好的教育,都是在生活的點滴裡。聆聽、交流是每個家庭都消費得起的教育!請家長們千萬不要忽視了!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孩子人生中的每一堂課其實都是父母教的,父母應該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孩子,一定要對自己嚴格要求,給孩子起到一個良好的榜樣作用。

麻省理工調查:孩子大腦發育最佳的方法是這件簡單的事,你知道嗎

作為家長,建議從小要養成孩子好的習慣和愛好!閱讀、聽故事要代替電視機、打遊戲!閱讀的習慣也要從小培養,孩子2歲起就要看繪本,從繪本中學習行為。家長別小看繪本的力量!

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推薦一套《兒童情商培養繪本》。這套書分別從安全,情商,行為三大主題,分別運用不同的故事傳達出不同的好習慣建立。比如:《廚房裡的火》《插座上的小洞》《我不再任性》《我不再自卑》《我懂得感恩》《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等等。孩子看繪本時會有很強的代入感,將自己帶入到繪本中的角色之中,這也正是孩子為什麼看繪本學東西快的原因。

麻省理工調查:孩子大腦發育最佳的方法是這件簡單的事,你知道嗎

這套《兒童情商培養繪本》一套共有30冊,繪本包含《行為管理和性格培養繪本》(10冊)《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安全早知道》(10冊)。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抓住孩子2-8歲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時間段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可以說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通過不同的訓練方式!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感受,讓孩子愛上閱讀,愛上學習!

麻省理工調查:孩子大腦發育最佳的方法是這件簡單的事,你知道嗎

未來決定孩子的不只是學習成績,要想孩子"贏在未來",父母要重視孩子性格的培養。並且要能夠在生活中,幫助孩子養成健全的性格。健全的性格會讓"雛鷹"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們會飛的更高更遠。不要錯過了給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