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都“寶相寺”


歷史:汶上寶相寺始建於北魏,唐名為昭空寺,宋真宗封禪泰山時駐蹕汶上,御敕昭空寺為寶相寺。歷經千年香火不衰,成為帝王將相、名流墨客觀光禮佛之聖地,赫為齊魯大地名寺寶剎。1994年3月15日在茸修八角十三層太子靈蹤塔時,在塔宮內隱世八百餘年的佛牙、舍利等141件佛教聖物,貴無比,特別是佛祖釋迦摩尼佛牙顯世,轟動全國,震驚世界。

寶相寺位於濟寧市汶上縣城西北隅,始建於北魏,被稱為“北朝最初名勝,東土第一道場”。 寶相寺景區佔地600多畝,供奉殿現供奉釋迦牟尼檀木貼金大佛、青石彩塑十八羅漢。存塔宮面積80平方米,塔宮深處供奉釋迦牟尼真身佛牙、舍利等百餘件佛教聖物。


  • 歷史沿革:寶相寺始建於北魏,唐名為昭空寺。

太和年間(公元827年─835年),曾鑄一大鐘。

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禪封泰山,歸途經曲阜、過中都時,御敕昭空寺為寶相寺,並住蹕寶相寺。

1938年,日本侵略者炮轟寶相寺、血洗黃安街,千年古剎夷為平地,塔剎相輪遭劫。

1947年,塔身受到炮彈重創。

1958年,寺院內北魏“太和三年(公元479年)”造萬斤精鐵大鐘被砸爛鍊鋼。

文革初期,塔基臺欄楯被盜挖破壞;七十年代初,裸露的塔基清理後用水泥裙保護起來。

1994年3月15日,修塔、剔除水泥裙時,意外發現了塔基底部的地宮入口,在塔宮內發現了金棺、銀槨、佛牙、舍利、跪拜式捧真身菩薩等141件佛教聖物。

1995年起,寶相寺開始恢復建設,一期工程於1998年完成,現已建成供奉殿、中都博物館(佛教聖物展示館)、碑廊、地宮、僧院、浮雕牌坊。

2011年,寶相寺景區被評為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中國佛都“寶相寺”

大雄寶殿

佛牙流傳
中國佛都“寶相寺”

天寶九年,北天竺罽賓國大首領薩婆達乾和國師舍利越摩來到長安,向唐朝上書意願歸附。第二年,唐玄宗派內侍省張韜光出使罽賓。張韜光完成任務回國時,使團中有個左衛官名叫車奉朝,因患重病滯留天竺。車奉朝病癒後,投在舍利越摩門下出家。他在天竺修行三十餘年,後來外教入侵,佛法衰落,奉朝辭師回國。舍利越摩將釋迦牟尼佛牙舍利交給奉朝,讓他帶到東土大唐弘揚佛法。後來奉朝隨內侍宣慰使段明秀,於貞元六年回到長安,將佛牙奉上,皇帝親賜車奉朝法名悟空。他帶回的佛牙後世稱“悟空佛牙”。四年後,佛牙由皇宮移奉大莊嚴寺新修佛牙寶塔。佛牙經十代皇帝供養,直到廣明元年黃巢起義,唐僖宗出逃四川攜帶了佛牙。佛牙在成都供奉近五十年,後唐時成都太守孟知祥將佛牙請到洛陽,送給唐明宗;後晉石敬塘在汴梁登基後,洛陽可肇將佛牙獻給了石敬塘。宋仁宗皇祐元年,曹皇后把佛牙舍利安置到鹹平縣洪福寺。熙寧五年,沈括路過鹹平見到佛牙,宰相王安石請到相府,這就是佛牙上有“東府”二字的原因。佛牙後被宋神宗迎入皇宮,輾轉流入嘉王宮。熙寧六年,宗室趙世昌在嘉王宮求得佛牙,請到中都,修建太子靈蹤塔。政和二年佛牙舍利安葬於地宮。靈蹤隱跡882年不為人知,直到1994年被意外發現。

  • 佛牙舍利
中國佛都“寶相寺”

  • 佛牙真身舍利

佛家所謂“舍利”,佛之骨也,是依戒定慧之燻修所成者。有“焚之不毀、擊之不碎”之特性。舍利有三種顏色:白色骨舍利,黑色發舍利,赤色血肉舍利。寶相寺共發現佛舍利936顆,1995年4 月被中國佛教協會認定為“世界最大數量的佛舍利發現”。佛牙是釋迦牟尼佛的牙齒舍利。佛陀荼毗後,全身悉化為細粒之舍利,唯有四牙不損,稱為佛牙舍利。四牙舍利,一在天帝釋處,一在犍陀羅國,一在羯陵伽國,一在阿羅摩邑海龍王宮。經專家考證認定:大寶相寺佛牙來自犍陀羅國。

中國佛都“寶相寺”
  • 金 棺
中國佛都“寶相寺”

  • 銀 槨
  • 石匣銘文
中國佛都“寶相寺”
  • 銘 文
中國佛都“寶相寺”

鄆州中都縣郭內趙世昌,先於熙寧六年二月二十三日躬詣京師,於嘉王宮親事官孫政處,求得佛牙一肢、舍利數百顆。今以自備及有施主將到者,以金為棺,以銀為槨,以石為匣,非不勤意也。是以葬於當縣寶相寺太子靈蹤之塔。

當時汶上稱中都,轄屬鄆州,鄆州治所在今東平縣。銘文記載,佛牙來自嘉王宮。嘉王是宋神宗的弟弟趙頵,當時住在皇宮內,所以嘉王的府第稱“王宮”。

沈括記載:佛牙由“執政官取入東府”。很顯然,佛牙曾經由王安石供養。王鞏記載:佛牙後來由宋神宗迎入皇宮。

碑文記載的趙世昌,是宋太祖五世玄孫,與神宗皇帝和嘉王趙頵是五服堂兄弟。皇孫趙世昌怎麼會從京師開封來到中都縣定居呢?按宋朝祖宗家法規定:宗室子弟只能居住在京城,不用參加科舉考試就可以授予奉祿優厚的官爵。到了熙寧初年,宗室開支巨大。宋神宗和王安石對宗室制度進行了改革:不再給予五服以外的宗室子弟賜名、授官,讓他們自謀生路;但可以通過科舉考試,量才授官。這一變革直接觸動了大多數宗室成員的利益,使不少遠房的金枝玉葉失去了得到官爵的機會。趙世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離開京師,舉家遷移到中都縣定居的。石匣銘文記“中都郭內趙世昌”,沒有爵位、官職,敘述平淡低調。事實上,此時的趙世昌充其量是個有著皇家血統的“富家翁”而已。銘文特別提到他的兒子“進士中”和女婿“進士張瑋”——“進士出身”已經成為宗室遠族延續發達的唯一出路,所以趙世昌看重子嗣功名,鄭重刻在了石匣上。趙世昌跋涉六百餘里,於熙寧六年二月二十三日“躬詣”京師,是為“清明祭祖”而來。此行的心情正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兩宮和嘉王本來對大批宗室被“逐出”京師極為不滿,趙世昌等宗室遠族的到來又讓老太后唏噓傷感一番吧。這位“外放”的宗室大哥受到嘉王趙頵的盛情款待。

此時佛牙已流入嘉王宮。但佛牙祭祀乃國之大事,親王不能僭越。況且,“兄終弟及”在宋朝是有先例的。嘉王不能毫無顧忌。這顆自唐代歷經五代,十五朝帝王供養了近三百年的“傳國之寶”,現在成了難以處置的“燙手山芋”。嘉王不敢私自供養,而是委派外府親事官孫政妥善保管。趙世昌此時求佛牙到中都正合情勢,他的使命就是瘞葬佛牙。銘文敘述,趙世昌只是盡心盡力、“非不勤意”,而沒有自制“發願文”。

中國佛都“寶相寺”
  • 佛光 1994年佛教聖物面世以後,每年陰曆三月十五,天空中都會有神奇的佛光出現,上萬僧眾及遊客來汶上寶相寺競相觀光拜瞻,觀看佛光這一奇觀。“佛光”,看上去是一個七彩光環。佛經中說,它是釋迦牟尼眉宇間散發出來的智慧之光。觀者背向偏西的陽光,有時會發現光環中出現自己的身影,舉手投足,影皆隨形,奇者,即使成千上百人同時同址觀看,觀者也只能只見已影,不見旁人。譚鍾嶽詩云:“非雲非霧起層空,異彩奇輝迥不同。試向石臺高處望,人人都在佛光中。”
中國佛都“寶相寺”

看到這裡是不是要點個關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