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水泊梁山 作為梁山人你可得好好看看了!

梁山歷史悠久,早在遠古時期,先人就在此稼穡漁獵,繁衍生息。

[1] 梁山的古文化遺址有兩個:

1:青堌堆遺址2:賈堌堆遺址

青堌堆遺址簡介

青堌堆遺址位於梁山縣城東北方向20公里,小安山鎮董莊村西約500米處。這裡原是一個高大的堌堆,東西800米,南北400米。多年來,由於雨水的沖刷和人為的破壞,面積大大縮小,現僅存地面以上東西61米,南北40米,高約3米的緩坡土堆,且其上大部分已被當地農民種上了莊稼。堌堆上曾建有一座廟宇,如今已毀。

有關單位對青堌堆遺址的調查發掘:

第一次:1959年3月至5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在青堌堆進行了發掘。

第二次:1976年3月至4月,菏澤地區文物工作隊對其進行了調查性試掘。此次發掘探得遺址共分七層,一至三層為商中期文化層,四至六層為商早期文化層,七層為原始社會晚期文化層。

在第七層中,獲得了豐富的實物資料,既有生產工具,又有生活工具。生產工具包括石鏟、石斧、石錛、石鑿、骨錐、骨針、骨箭鏃、骨鏢、陶網墜、紡輪、蚌刀、蚌鋸等。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

結論

從生產生活器物的紋飾、造型、色澤分析,青堌堆遺址是我原始社會後期的一處遺存,距今4500年左右。就其歸屬來講,它既具有典型山東龍山文化的因素,又具有典型河南龍山文化的某些特徵,但是,它又有明顯不同於上述兩種文化的因素。總之,它既不屬於山東龍山文化,也不屬於河南龍山文化,自身的風格很獨特。

·菏澤地區文物工作隊的結論是:青堌堆遺址是具有明顯地域性特徵的龍山時期的文化遺址。

·中國科學院的結論是:青堌堆遺址的性質是龍山時期青堌堆類型的文化遺址。

·考古界稱之為“青堌堆類型”龍山文化。

賈堌堆遺址簡介

·賈堌堆遺址位於梁山縣城西北方向11公里,大路口鄉呂那裡村東100米處,東西26米,南北30米,高出地面約3米。

·1976年4月,菏澤地區文物工作隊在此進行了調查性試掘。

從獲得的大量遺物分析,該處遺址系原始社會末期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的居住遺址,就器物的型制、紋飾、顏色而論,屬青堌堆類型的文化遺址。

幾點認識:

1、青堌堆遺址、賈堌堆遺址屬於我國原始社會後期的文化遺址,距今已有4500年的歷史,這說明,早在4500年前,梁山一帶就有古人類漁獵耕種、繁衍生息,開始創造燦爛的先古文明,梁山境域可謂歷史悠久。

2、青堌堆文化兼具山東龍山文化和河南龍山文化的一般特徵,而自身又具有明顯的獨特風格,被史學界和考古界界定為青堌堆類型文化,這令每一個梁山人感到自豪。

  • 西周

須句故城

西周建立後,為了維護和鞏固在全國的統治,採取了分封諸侯的辦法,即史書上記載的“分土封侯制”。

周天子把國都附近的地區劃為王畿,由王室直接統轄。王畿以外的廣大地區分封給許多諸侯,各建邦國。

周代所封諸侯國數目不詳,《荀子、儒效篇》曰:“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

《呂氏春秋、觀世》則曰:“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在如此眾多的諸侯國中,有一個小國就在今天的梁山東平一帶,其國治恰在梁山境內,它就是須句國。據考證,須句國的國治須句城就在今梁山縣小安山鎮東張莊村。

《東平縣誌、古蹟》載:“須句城,在安民山東濟水上。………今安民山東六里張家莊其故地也”。

安民山,就是今天的小安山。

濟水是古時一條著名的大河(在我國古代,與長江、黃河、淮河並稱“四瀆”),據《梁山縣水利志》載,濟水當時的流經路線是:西南出大野澤後,向東北至梁山東南(距山六里),又東北至安民亭南(此亭北距安民山三里),汶水從東北來注之,又北流經須句故城西、微鄉(今東平戴廟)東、須昌故城(今東平湖內的埠子)西,至東阿魚山,又東北流經今平陰、歷城、章丘、鄒平、博興等地,於廣饒北入渤海。須句城就坐落在濟水之濱,靠近濟水和汶水的交匯處。

對於須句城的具體位置,清代的蔣作錦也做過一番詳細的考證。

蔣作錦(1817——1864年),今梁山縣館驛鎮大營村人,於清朝咸豐年間42歲時中取進士,被清廷委派治理黃河,功績顯著,民眾讚佩。他的代表作《東原考古錄》,對古城鎮、河流的考證提出了不少合理確切的見解。

在《東原考古錄》中他寫道:“須句,‥‥‥城在安民山東濟水上”。

“今安民山東六里張家莊其故地也。

莊西楊家堤口(今小安山鎮楊堤口村)即濟水古道”。

“村人掘地時見瓦礫及城址雲”。

從這裡可看出,在蔣作錦生活的清代中後期,東張莊的老百姓在掘地挖土時,仍然不時地可以挖到須句故城遺留下來的殘磚碎瓦,可以看到須句故城的舊址遺蹟。須句國的國治後來向北遷徙,仍叫須句,秦朝時改名為須昌,並設須昌縣。

《東平縣誌、古蹟》載:“須昌城在金山東南、土山東、埠子頭西”。

考以地理位置,就是今天東平縣老湖鎮的前後埠子。

  • 漢代

梁孝王與梁山之名的由來

梁山本名“良山”,可見於漢代以前的典籍。

《史記·梁孝王世家》有孝王“北獵良山”的記載。這裡的“良山”,即今天的“梁山”。

“良山”改稱“梁山”始於漢代,說法有二。

其一,因梁孝王遊獵而賜。梁孝王劉武是西漢文帝之子(劉邦之孫,漢景帝之弟),封為梁王。劉武遊獵良山,暴病而亡,葬於良山,遂易名“梁山”,漢景帝為之樹碑。《大清一統志》載:“梁山本名良山,以梁孝王遊獵於此而名。”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亦云:“梁山,本名良山,漢梁孝王嘗遊獵於此,因改為梁山。

其二,因光武帝避叔諱而易。西漢設壽良縣,東漢光武帝劉秀叔父名劉良,為避其諱,光武帝改壽良縣為壽張縣,良山亦易名“梁山”。《山東通志·山川》記述:“梁山考縣本名壽良,因光武帝避叔諱改名壽張,則山(良山)之改良為梁以此。”

梁山”易名的兩種說法,各有道理。

梁孝王(?——公元前144)漢文帝嫡二子,漢景帝同母弟,母竇太后。前178年被封為代王,前176年改封淮陽王。前168年,改為梁王,都睢陽(今河南商丘)。

七國之亂期間,曾率兵抵禦吳王劉濞,保衛了國都長安,功勞極大,後仗竇太后疼寵和梁國地大兵強欲繼景帝之帝位,未果,前144年病逝,諡號孝王,葬於永城芒碭山,一說葬於梁山。《史記》關於梁孝王的記載: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與孝景帝同母。母,竇太后也。

★上與梁王燕飲,嘗從容言曰:

“千秋萬歲後傳於王。”王辭謝。雖知非至言,然心內喜。太后亦然。

★(梁國)居天下膏腴地。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陽,四十餘城,皆多大縣。(梁山乃皇家狩獵之園林)

★孝王,竇太后少子也,愛之,賞賜不可勝道。

★上(漢景帝)廢太子,竇太后心欲以孝王為後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關說於景帝。以事秘,世莫知。

★上立膠東王為太子。梁王怨袁盎及議臣,乃與羊勝、公孫詭之屬陰使人刺殺袁盎及他議臣十餘人。逐其賊,未得也。於是天子意梁王,逐賊,果梁使之。乃遣使冠蓋相望於道,覆按梁,捕公孫詭、羊勝。公孫詭、羊勝匿王后宮。梁相軒丘豹及內史韓安國進諫王,王乃令勝、詭皆自殺,。上由此怨望於梁王。

★三十五(前145)年冬,復朝。上疏欲留,上弗許。歸國,意忽忽不樂。北獵良山,有獻牛,足出背上,孝王惡之。六月中,病熱,六日卒,諡曰孝王。

  • 三國至民國

三國時屬兗州東平郡範、須昌、壽張、東平陸四縣。

南北朝,屬東平郡的須昌、壽昌(晉代壽張)、平陸、範縣。

北魏並置東平郡,一屬濟州,一屬兗州。

東平都又各置壽張縣、範縣。

兗州東平郡郡治在秦城,所轄壽張縣縣治在今壽張集。

縣境分屬克州東平郡的範縣、壽張縣、須昌縣和濟州東平郡的壽張縣。

北齊時期,克州東平郡的壽張縣併入須昌縣。

隋,屬濟北郡的壽張縣、東平郡的須昌縣、魯郡的平陸縣。

壽張縣城仍在今壽張集。

唐,分屬鄆州須昌、壽張、中都、鄲城諸縣。

武德四年(621年),於壽張置壽州, 領壽張、壽良二縣。

五年廢壽州,省壽良入壽張。五代,隸屬沿襲唐朝,後唐時改須昌為須城。

北宋,分屬鄆州(宣和元年升為東平府)須城、東阿、中都、壽張縣。

鹹平三年(1000年)鄆州城毀,遷至今東平縣州城鎮。

壽張縣治所仍在今壽張集。

金,分屬山東路東平府須城、漢上、壽張和濟州的鄲城縣。

大定七年(1167年)黃河決口,壽張縣遷治竹口鎮。

大定十九年(1179年)復治於今壽張集。

元,屬東平路須城、壽張、汶上三縣和濟寧路的鄲城縣。

明,屬克州府東平州、壽張縣、汶上縣、東阿縣、鄆城縣。

縣境東部屬東平州,西部屬壽張縣(南至梁山)。

鄲城縣與汶上縣以獨孤山(今獨山)為界,以西屬鄆城縣,以東屬漢上縣。清,分屬山東克州府漢上縣、壽張縣和泰安府的東平州、東阿縣及曹州府的鄆城縣。

民國2年(1913年),廢府、州為道、縣。縣境南部屬岱南道(1914年6月改為濟寧道)鄆城、漢上縣。西、北部屬東臨道壽張縣,東部屬東平縣。

民國11年(1922年)後,廢裡、社改區、鄉(下分間、鄰、莊)。

民國17年(1928年),裁撤道制,直隸山東省政府。民國23年(1934年),劃魯西南十四縣為“縣政建設實驗區”。

次年1月,在實驗區基礎上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4月23日,文改為“山東實驗區長官公署”。

民國25年(1936午)又改為“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翌年,全省劃為12個行政督察區,波上、東平縣屬第一專區,鄂城縣屬第九專區,壽張、陽穀縣為第六專區。抗日戰爭開始後,1938年專署轄區略有調整,鄲城、壽張、東平、汶上縣屬二專署,陽穀、東阿縣屬六專署。

  • 新中國

梁山建縣於1949年8月:

所轄區域由原壽張、東阿、東平、汶上和部城等縣的邊沿地帶組成,其前身是中共領導下的崑山縣,歷史上與鄰縣有不解之緣。

1940年8月,中共魯西區黨委為鞏由軍展魯西抗日根據地,決定在東阿、陽穀、壽張、鄆城、汶上、東平六縣邊區結合部建立崑山實驗區。

11月,魯西區黨委派民運部部長邵子言赴崑山一帶建立實驗區工作委員會,邵子言任實驗區工委書記。

崑山實驗區隸屬魯西區黨委領導,駐地在張博士集(今屬大路口鄉)。

1941年1月18日,中共崑山實驗區工委改為中共崑山縣委。

同期,崑山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崑山縣委、縣政府分別隸屬魯西區黨委和魯西行政主任公署領導,駐地在張博士集、師集等村。

是年7月,崑山縣委、縣政府改屬冀魯豫區黨委和冀魯豫行政主任公署領導。

1942年5月,崑山縣委、 縣政府改屬中共八地委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二十三專署領導。

1943年1月,崑山縣委、縣政府改屬中共二地委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十七專署領導。

1944年5月,崑山縣委又改屬中共八地委。

同年8月,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十七專署改稱八專署後,崑山縣政府屬其咳導。

1945年8月,崑山縣委、縣政府分別隸屬中共二地委和二專署領導。

1946年1月,成立冀魯豫七地委、七專署,中共崑山縣委、縣政府屬之。

同年3月,撤銷七地委、七專署,並人二地委和二專署。

11月,重設七地委、七專署。崑山縣委、縣政府與其隸屬關係隨之變動。

1949年8月,設立平原省,崑山縣委、縣政府隸屬平原省菏澤地委和專署。

1949年8月25日,中共崑山縣委、縣政府在商老莊召開縣、區幹部會議,梁山縣委、縣政府遷至鄭該村(今屬前集鄉)。

1952年春,縣委、縣政府遷至後集村(今屬梁山縣水泊街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