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常与变

人生的常与变

天有道,人有命。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命,比如生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平民如果可以选择,他一定不愿生活在那个年代那个邦国,这就是命。

所谓命,是一个人一生中在婚姻子嗣、功名富贵、食禄荣辱、康疾寿夭等各方面的兴衰际遇。如果可以量化,这是一个恒定常数,我暂且称之为"命运常数”,这个常数虽因人各不相同,但就个体而言总量恒常,皆有定数。一方面通达,另一方面则穷仄。有人功名显赫,却英年早逝;有人权倾朝野,却举世诽谤;有人子孙满堂,却一生劳碌。有人残膏剩馥,坐享其成;有人殆无孑遗,白手起家。有人前半生锦衣玉食,后半身贫困潦倒。有人前半生命运多舛,后半生福寿康宁。有的人前光鲜,人后凄凉;有的物质贫贱,精神富有。有人贫贱降世,有人衔玉而生。目盲者耳聪,智障者傻乐。命运是公平的,给了你这个,就夺走你那个。命运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为你打开一扇窗。福祸相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月盈则亏,否极泰来,天道循环也。故曰:不要羡慕别人,因为你永远不了解别人的人生。天下好处尽占之人,鲜矣!若有,定是肉身菩萨、佛陀转世。

拿一个单项来说,一个人一生要受几次劫难,都是有定数的。当年非典,其兴也忽焉、其息也忽焉。舆传其疫在青冥间传播,一时人心惶遽。有吊唁逝者亲友染疾亡故,亦有人安然无恙。命中不该亡的不会亡,该死的一定会死。有人在汶川地震中死里逃生,却葬身于玉树地震。有一部电影《死神来了》,剧中人哪个逃得过?或曰:道是人生无常,你却言命有定数,岂不自相矛盾乎?以上种种于其本人为命有定数,于他人视角观之:某人昨日音容犹在,今日已驾鹤西归,无不叹“世事无常”。二者无有悖也。

再表一细项,假使一个人的心脏一生可跳动35亿次,这“35亿”即是一个恒量。倘若其心平气顺,每分钟80次,可活八十多岁。如果他心随物转,时而悲恸欲绝,时而冲冠大怒,激动亢奋,心跳加速,七十岁心脏就停摆了。再如膝关节活动也是一个恒量,若是长年负重登山,磨损过度,达到极值,就只能坐轮椅了。又如人的一生所摄入之食物也是一个恒量,某人若是饱食终日,肠肥脑满,必将过早把自己吃完。故而养生秘诀中言“腹中食少,心中事少”,诚然矣!余兄一生嗜酒如命,无酒不欢,动辄烂醉,他在六十岁时就把他一生的酒喝完了。予友日烟量两包又半,尚不惑之年便把他一生的烟量吸完了,从此不可再吸否则小命不保。此外,多思伤神,多言伤气,皆同此理。由此推之,凡事都以“俭”字为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也是老子的“三宝”之一,实为处世、养生之不二法门。

或曰:照此说来,穷通前定,人生何用苦张罗,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斯言大谬,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何为命?因缘果报是也。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有时未及来世便已报,是为“现世报”。一言以蔽之,命虽定,业能改,运即易。若以为万事皆已定,何必浮生空自忙,便弃善扬恶,恣肆纵欢,放弃责任,其所造之业必然改变命运走向。明朝浙江嘉善人袁了凡先生,通过其一生经历实证了改变命运的方法,并写下了《了凡四训》留于子孙,诸位何妨一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