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島日軍司令靠樹根充飢,海軍為什麼不管不顧?

白楊樹下談歷史


日本海軍不管不顧?這個說法,是日本陸軍那些沒心沒肺的傢伙說的吧?說這話,要多麼缺良心?


雖然說日本陸海軍存在幾十年根深蒂固的矛盾,但二戰時日本海軍對陸軍的補給和救援還是盡職盡責的。



在瓜島,日本陸軍不過投入了兩個師團,可是卻讓日本海軍將幾乎全部機動力量扔在了裡面:航母艦載機基本打光(半年內航母幾乎無法再出動),高速戰列艦被打沉了兩艘(相當於全部數字的一半),重巡洋艦被打沉三艘。



此外,陸基戰鬥機和轟炸機基本也都是日本海軍在投入,日本陸軍的飛機基本上飛不到瓜島上空。所以,瓜島慘烈的空戰基本都是海軍的零戰、一式陸攻、九六陸攻在拼命。由於航程特別漫長,飛行員要忍耐長時間的飛行才能投入空戰,結果很多日本海軍精英飛行員,就在疲憊中喪命於空戰。


幾個月戰鬥下來,日本海軍損失各種飛機八百多架,而且墜機飛行員多數都有去無回,死了差不多1200名飛行員,對人力不足的海軍航空兵來說損失極慘。



可以說,為了日本陸軍區區兩個師團,日本海軍已經拼盡了全力,而且在戰略上其實毫無價值。為此,日本海軍打了數十次海戰(其中六次大規模海戰),數百次空戰。


如果這叫做不管不顧,那麼難怪日本海軍要和日本陸軍翻臉了。



陶式防務評論


日本海陸互懟,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但是瓜島這次,日本海軍做的已經仁至義盡了。

在戰役之初,日本海軍想著和陸軍一起配合。結果,陸軍這幫人一直裝孫子,多次找理由推遲進攻時間。山本怒了,眼見短暫的“優勢”轉瞬即逝,決定不理陸軍這幫渣渣。

之後,日本漸漸處於劣勢,日本海軍也不敢正面和美軍硬鋼。這下,輪到日本陸軍自食惡果了。美軍的進攻倒還能頂住,但是,陸軍士兵的肚子不爭氣啊。雖然,日本海軍看不上陸軍,礙於上面的面子,也不能坐視不管。

於是,日軍開通了“東京快遞”(“老鼠運輸”):依靠高速機動的驅逐艦,進行快速的物資運輸。但是,驅逐艦不是運輸船,運送能力有限。一艘2000噸的驅逐艦,一次只能運送幾十噸物資。(而運輸船能運輸能力在上千噸以上。)而且,日軍能用的驅逐艦數量也有限,它們還要負責戰艦編隊的護航。於是,島上的日軍只能收到所需物資的五分之一!

在長期缺乏補給的狀態下,島上的日軍成了乞丐,牙齒脫落,皮膚蠟黃,毛髮大量掉脫。

而就是這種運輸,在後期也被切斷了。日軍也想出過有“創意”的點子:用潛艇或者驅逐艦拉著(半滿)鐵桶運輸物資,就解決了運輸能力問題。艦船把鐵桶拉倒指定海域,然後再由島上派快艇接走。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

第一次鐵桶運輸就被盟軍“撞見”,併成功阻截。盟軍第一次見到鐵桶,還以為是水雷。

第二次鐵桶運輸,日軍準備了1500個鐵桶,只有五分之一到日軍手裡。

這麼少的物資,日軍只能吃蟲子、吃戰俘、吃自己人了。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大家好,我是詩涵果果解史。

瓜島戰役的爆發,推進了同盟國在太平洋和東南亞戰區的反攻速度,並且一舉摧毀了日本在南太平洋的島嶼鏈部署,粉碎了帝國主義向澳大利亞建立海上基地包括海上運輸路線的企圖,嚴重削弱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海軍力量,打擊了法西斯囂張氣焰!


瓜島戰役從1942年8月持續到1943年2月,歷時6個月之久,美日雙方圍繞瓜島展開了激烈爭奪。雙方僅在所羅門群島海域就進行了30餘次規模不等的海戰,空戰和陸戰,也讓美國首次嘗試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殘忍。其中,同盟國總計60000人參戰,傷亡6000人,日本參戰45000人,死亡25000人。瓜島戰役對於日本以及整個軸心國來說,是一個十分強烈的衰敗的信號!

雙方的傷亡如此慘重,日軍甚至在瓜島以啃樹皮為生,難道海軍就沒有為他們運輸補給嗎?

這個黑鍋其實是日本海軍和陸軍的失誤造成的,在瓜島戰役開始之前,日本參謀部已經決定由海軍在瓜島修建軍事基地,機場,雷達站包括士兵營地等,僅有海軍的少數警備部隊負責監視勞工。但是美國一早就發現了日本的企圖,秘密抽調部隊,集結兵力,夜襲了瓜島,日本海上警備隊看到美軍登陸以後,連夜逃走,將基本完工的軍事基地拱手讓人。日本陸軍由於判斷失誤,以小規模軍隊登陸作戰,結果遭到了美軍的絕對優勢的殲滅。



美軍的以逸待勞和日軍的添油戰術就這麼開始了!

日本海軍和陸軍歷來就是互不服輸的兩個作戰單位,海軍的地位高於陸軍,對日本陸軍的作戰能力時常嘲笑諷刺,發生這件事情之後,兩方互相指責,推卸責任,沒有在第一時間引起重視,失去了趕走美軍的最佳時機。

1942年9月,預感到不妙的日軍開始大規模派遣師團登陸瓜島,同時美軍的增援部隊也做好了戰鬥準備。躲在瓜島原始樹林的日軍沒有食物和武器的增援,只能以啃樹皮為生,熱帶雨林的惡劣環境引起了日軍小規模的傳染病的發生,只能一邊躲避美軍的搜索,一邊痛罵海軍的不作為!


他們不知道的是,為了給他們運輸補給和增援兵力,日本海軍和美國海軍已經進行了多次海戰,軍艦處於弱勢的日本海軍只能勉強保持登陸海岸線的領域,對於島上快要餓死的陸軍,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兩方的交戰趨於白熱化,日本方面是拼了命的要將美軍趕下海,美軍則依靠著海軍的支持以及大口徑武器的威力穩紮穩打,逼迫日本退卻。擁有絕對後勤保障的美軍在瓜島戰役期間,得到了很好的藥品,食物和彈藥的保證,反觀日本,沒有補給,沒有炮火支援,只能依靠自身條件艱難生存,甚至有人說日本被餓死和病死的人數超過了被美軍殺死的人數,環境的惡劣可見一斑。


總結:對於工業產出不如美國的日本,海軍在瓜島戰役所遭受的失敗是一個無法彌補的重大創傷。日本如果失去了海軍的掩護,也就離滅亡不遠了。所以日本海軍不是不想為島上殘存的陸軍送去食物,而是美國軍艦的數量遠超日本,密集的炮火封鎖了日本物資的運輸線,用有心無力形容日本海軍,再適合不過了!


詩涵果果解史


在偷襲珍珠港之前,山本五十六、南雲忠一這些有足夠資源信息的人,是非常反對跟美國開戰的,但日本最高決策層的政治考量是美國會和一戰一樣,在一個適當的時候參戰,而且事態格局是站在日本對立面,已經無法挽回。同時美國已經開始從經濟上開始對純資源進口國的日本進行絞殺,終止了石油和廢舊鋼鐵對日本出口,這樣日本與其等美國準備好了開戰,還不如先下手為強,一如幾十年來一樣,壓上皇國命運賭一把,或者就又單車變摩托呢?!在這個基調下,海軍高層反戰派還是盡力為戰事作了努力,山本五十六的意思是這事還是他來幹最有把握,他設想是在他手上,他有把握為日本爭取三年為期的戰略優勢,這期間,日本要努力借優勢與美國達成媾和。



可惜,在偷襲珍珠港後半年,中途島一戰,美國就在自己工業產能還沒開始完全爆發,已經在太平洋地區與日本戰到戰略均衡,而稍後的瓜島戰役,是42年八月到43年二月間發生的一場戰役,盟軍方面稱“瞭望臺行動”。正是這一場戰役,美軍確立了自己在太平洋戰區的戰略優勢,而日本,從這一場戰役開始,徹底失去了太平洋戰場上的制海權、制空權!而實際上,瓜島戰役裡,最先失去勝利信念的,就是日本陸軍,在基本還是農業封建社會的東亞,仗著率先進入工業化,現代化的日本陸軍,拿著一戰水平的武器,就已經習慣各種橫掃戰場的姿態,到太平洋戰區,面對真正工業流的軍隊彈藥傾瀉,心態瞬間崩潰,日本為該戰區建立的陸軍第十七軍,軍長百武晴吉中將,是天皇侍衛長的弟弟,竟然有七、八次推諉山本五十六的地面進攻命令,浪費了戰役初期,海軍勉強還能與美軍僵持時,好不容易爭取來的進攻時機,讓美軍插進所羅門群島,修建起陸基機場,導致海軍和海航損失慘重,已經失去與美軍僵持的資格,而瓜達爾卡納爾島上,陸軍到這時候都沒有認真防備,美軍匆匆投入了訓練不足的新部隊登陸,原本自己都沒什麼信心,結果瓜島主要就是朝鮮勞工,和少量工兵與警戒部隊,哪怕美軍沒什麼像樣的地形圖,直到第二天才摸到日本人修了80%的機場邊上,但是從登陸起到佔領機場,都沒遇到抵抗,日本陸軍丟下所有東西,逃進了叢林。


然後陸軍自然開始自食惡果—— 島嶼爭奪戰裡,陸軍沒有海空軍的掩護和支援,能幹什麼?瓜島上已經建好塔臺和發電廠的機場落入美軍手裡,原本通過海軍運來的大量糧食,食品,包括幾百箱啤酒,甚至需要建一個冷凍廠保存,這下全便宜美軍。所以說瓜島的日本陸軍,連司令都落到啃芭蕉樹根,真怪不到海軍頭上,這個機場的失守,讓美軍空軍得以輕鬆幹翻拉包爾方向的日軍飛機,掌握這一地區往後的制空權,又藉助空中優勢,幫開戰之初,還處艦船劣勢的海軍迅速扳回局面,日本人連這一地區的海權也逐步喪失,對於島上的日本陸軍,再也沒有海軍幫他們拉啤酒了,因為沒有運輸船,只能用驅逐艦和潛艇運輸,來保證陸軍五分之一的物資供應,到後期,隨著第八艦隊損失過大,連這五分之一都保證不了,司令官閣下只得去啃芭蕉樹根了。


李三萬的三萬裡


1942年11月,日本陸軍今村均中將擔任第8方面軍司令,指揮整個南太平洋戰場,當他趕到拉包爾基地時,遇到的卻是前所未有的難題,島上幾萬日軍陷入斷糧的絕境,而被打怕了的山本五十六,全然不顧島上日軍死活,就是不派護航艦隊。

按照日本大本營的計劃,在島上的第17軍團堅決守住防線,為下一次總攻建立登陸場。可是,守沒有問題,但沒有糧食,如何守?今村一面給百武保證“糧食很快就到”,一面親自找到山本做工作,但他以艦隊需要休整為由,拒絕派兵。

其實,山本真正的拒絕理由是生氣和失望。要知道,為了報中途島海戰的仇,他首次與陸軍合作,與美國海軍進行捉對廝殺,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一度掌握了瓜島的制空、制海權,為瓜島上的陸軍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然而,不爭氣的陸軍,不僅三番五次的推遲進攻時間,而且連攻7次都未能突破美軍防線,致使反應過來的美軍頻頻出擊,給聯合艦隊帶來了無法彌補的損失。在山本看來,日本海軍的優勢漸失,都是無能的“陸軍”造成的,難怪他要拒絕。

更讓今村失望的是,就連“東京快車”也停止了夜間運輸,這預示著維持島上日軍1/5的補給量也沒有了。說白了,第17軍團將得不到一粒糧食。今村不得不派出陸軍空軍進行空投,但大多是有去無回,島上的日軍陷入了滅頂之災。

身強力壯些的人靠著野菜、草根充飢,四腳蛇成為唯一的佳餚;受傷的、染瘧疾的人只能躺在那裡慢慢等死。成批的日軍餓死,因為沒有人有氣力去掩埋屍體,很快成為島上動物的“美味”。此時的日軍更希望美軍進攻,寧肯戰死也不願餓死。

但美軍似乎並不願意“乘人之危”。他們一邊嚴防死守,不許一粒糧食運給日軍,一邊將大量的兵員和裝備運抵瓜島,不僅有可口、非富的食物,而且連士兵的生日蛋糕都能運來。在他們看來,更願意看到日軍“自生自滅”,根本不用進攻。

今村不得不向大本營反映,但大多“泥牛入海”。

瓜島上的日軍已經餓得昏天黑地,每天一大早就有許多士兵在睡夢中餓死。百武晴吉的求救電報一封接一封,今村一次次地向日本大本營反映情況。在他看來,必須一次性將37萬噸物資運抵瓜島,否則,日軍將不戰自垮。

經過大本營做工作,陸、海軍雙方同意了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法——“鐵桶運輸”。就是將糧食等物資裝入鐵桶,但不裝滿,可以使其在水中能夠浮起來;並將這些鐵桶穿成串,由驅逐艦運抵瓜島附近投入海中,再由島上部隊派出汽艇拉回。

這麼做的好處是,一方面能夠快速通過美軍的封鎖,將物資運往瓜島,另一方面不需要停留卸貨,從而避免遭受美軍的襲擊。也就是說,用“東京快車”的方式快進快出,利用美軍的反應時間差,既可以運送補給,又能做到自保,一舉兩得。

於是,日軍準備了1100個鐵桶,用6艘驅逐艦實施援助計劃。但和以往一樣,美軍獲悉了日軍的大規模增援行動,哈爾西命令包括5艘巡洋艦、6艘驅逐艦,組成的第67特混編隊前往截擊。從實力看,美軍力壓日軍。

這天深夜,美軍通過雷達發現了日軍的“東京快車”,首先發起了進攻。遭到攻擊的日本艦隊,慌忙扔下“鐵桶”邊打邊撤。“送到嘴邊的肉,豈能不吃”,美軍“快馬加鞭”、奮起直追,突然,前方發現大量“水雷”,艦隊緊急剎車。

讓美國人大惑不解的是,日本人為什麼在開闊的海域“佈雷”?於是,小心翼翼的靠近開始“排雷”,但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根本不是水雷,而是日軍裝糧食的鐵桶。眼看著日軍逃走,美軍將怨氣全部撒在鐵桶上,日軍的補給全部沉入大海。

至此,日軍的“鐵桶運輸”計劃破產。美軍的“封島”戰術初見成效,島上日軍徹底處於坐以待斃的境地,就連第17軍團司令部都斷了糧,百武也只能以香蕉、樹根維持生命,更不要說普通士兵了。對日軍而言,瓜島真正成了“餓島”。

在美軍作戰綱要中有這樣一句表述:後勤制勝。在瓜島爭奪戰中,暫且不談雙方的軍隊實力誰更強,但就後勤保障來說,美軍已遠遠超過了日軍,成為最終贏得勝利的根本。當然,美軍的“封島”,以及日軍內部矛盾,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凡用兵之法,帶甲十萬,千里饋糧……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兩千多年前的孫子,早就告誡後人,戰爭的消耗巨大,必須準備好物資糧草,才可以發兵。大家熟知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是這個道理。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白楊樹下談歷史


因為1942年10月和11月的聖克魯斯群島戰役和瓜達爾卡納爾海戰中,日本和美國海軍都玩了一波消耗,而尤其是聖克魯斯群島戰役中日軍的海航損失慘重,日本兩航母也都受損,因此喪失了制空權,然後在瓜達爾卡納爾海戰中,掌握制空權的美軍直接一棍子抽死了日本海軍。

接下來美軍能靠強大的產能迅速恢復戰損消耗,但日本不行。然後瓜島那塊地兒的制空制海權全在美國人手裡,日本人只能靠潛艇偷偷摸摸運點少得可憐的補給。


就這麼想,此時瓜島上的日軍撤也撤不了,補給也運不進來,那隻能是島上有啥就吃啥


瘋狗的輕武


題主這問題提的,誰有頭髮願意當禿子?

日本海陸軍是有矛盾,但內部矛盾再大,也不至於到了成千上萬陸軍餓死,而海軍隔岸觀火,不管不顧的成度吧?

但日本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根本就不在一個擋次上,日本也只能偷雞摸狗的襲擊珍珠港佔一時的便宜。

中途島海戰之後,美國強大的艦船生產能力,便使美國海軍完全碾壓日本海軍。

到瓜島之戰時,美國海軍規模,如熊熊燃燒的火把,而日本海軍規模,則如撲火的飛蛾。

如果日本海軍要管顧瓜島的陸軍,那就勢必要與美國海軍來一場決戰,這對日本海軍而言,無異於飛蛾撲火,這是美國海軍求之不得的事情。

所以日本海軍也只能搞搞小偷小摸的東京快遞,來儘儘自己的本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