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戊戌變法”若沒有這“外人”,歷史也許就永遠地改變了

1898年9月20日,整個北京城裡暗濤洶湧。才剛施行百天的維新變法命在旦夕。

手無實權的光緒皇帝,本想拉攏握有兵權的袁世凱,但想不到袁世凱兩相權衡後,還是決定投靠到太后那邊、背叛光緒。袁世凱連夜會見了親慈禧派的北洋大臣榮祿,告訴榮祿:手無實權的光緒皇帝準備兵圍頤和園,以武力從慈禧太后手中奪取權力。榮祿在得知此事後便立刻進宮,前往頤和園彙報太后。

據說在那一晚,太后哭了。慈禧怎樣也不相信,自己親手拉扯大、唯唯諾諾的光緒皇帝竟會這樣做,但是她仍然果斷地採取了行動。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回到紫禁城,將光緒痛罵一番之後,把他囚禁在瀛臺後、自己宣佈訓政。同時派遣3000名士兵大肆在北京城裡蒐羅維新黨人,歷史上有名的“戊戌政變”即告發生。

諷刺的是,當慈禧在整個城市裡大肆搜捕時,這些維新黨人唯一的希望,就是那些不受中國法律約束的外國人。其中又以一名英國人最為重要,他的名字叫李提摩太。

清朝的“戊戌變法”若沒有這“外人”,歷史也許就永遠地改變了

早在鴉片戰爭後不久,便有許多外國人如林樂知、威妥瑪等在中國境內鼓吹變法,其中又以英國人李提摩太的“廣學會”影響最為深遠。在這群人的影響下,越來越多中國人開始走向維新自強之道,康有為、梁啟超的“強學會”很大一部分便是對“廣學會”的致敬之作。在“戊戌政變”後,守舊派人士大肆搜捕維新黨人,許多維新志士在外國人的幫助下,最終得已逃出國境。

李提摩太生於1845年的英國威爾士。身為一個外國傳教士,他相當支持中國變法革新。事實上,不只李提摩太,當時許多英美人士都鼓吹中國變法,乍聽之下似乎有點令人匪夷所思,因為衰弱的中國不是應該對列強更有利嗎?

然而,當中國發展之際,所需要的鐵路、礦冶、實業、金融都需要向外國借貸,這才是真正的利益所在。而變法的中國有利於基督教的傳播,也是外國傳教士極力宣揚維新的原因。

基於這個目的,外國傳教士們成立了“廣學會”,並請李提摩太擔任總幹事長達25年。“廣學會”出版的《萬國公報》更是近代中國介紹西學內容最多、影響最大的刊物之一。雖然外國傳教士宣揚變法的動機不純,但總體而言,仍然是有益中國的一件事。

清朝的“戊戌變法”若沒有這“外人”,歷史也許就永遠地改變了

憑著李提摩太的人格魅力、流利的中文,幾個晚清最有影響力的人物身邊都曾出現過他的身影。他會面過李鴻章、孫家鼐、翁同龢(光緒帝師)、剛毅,最後甚至見到了恭親王。他曾經探問過:是否可以親自覲見光緒皇帝?只無奈當時受託的剛毅搖了搖頭,宣稱光緒沒有影響力便作罷。

早在政變爆發之前,整個北京城就開始謠傳光緒即將被廢,9月19日,政變前2天,康有為在早上9點就跑到李提摩太的家中,向李提摩太提出一個巨大的請求:救出光緒皇帝!

李提摩太回應康有為,他會去向英國政府求援、取得英國政府支持,同時也要康有為立刻離開京城。康有為於是留下康廣仁、梁啟超準備拯救光緒事宜後,便啟程離開北京,就在康有為剛過塘沽之時,“戊戌政變”就已經爆發了。

上海道道臺蔡鈞,佈下天羅地網來搜索康有為,他大量散發康有為的照片、分派給所有緝捕人員,還請稅務司在吳淞口守候以防康潛逃出境,最後還不忘堵住上海租界這塊巨大缺口。9月23日,蔡鈞便知會上海英國領事白利南,向他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他對英國領事說康有為毒死了光緒皇帝,現今正遭受通緝,希望英國領事可以與中國合作搜捕亂黨。

清朝的“戊戌變法”若沒有這“外人”,歷史也許就永遠地改變了

英國領事對上海道虛與委蛇,因為他早就已經接到李提摩太的電報,決定拯救康有為。諷刺的是,藉由上海道送來的照片,英國人很快就找到了康有為,並且把他藏在一艘英國輪船內。上海道蔡鈞很快就得知此事,前往港口與英國人交涉,可想而知,英國人當然一口拒絕。

當時英國人還很擔心中國官員會不會強行搜索船艦,因此派遣武裝警察日夜看守著。不料在交涉未果後,中國人便輕易離開了。

英國人萬萬沒想到交涉竟然會如此順利,他們並不知道這一切背後和兩江總督劉坤一有關。劉坤一對搜捕康有為這事並不太熱衷,如果抓到了康有為,他還得自掏腰包付出3000兩賞銀;但如果是向英國交涉被拒,那也代表他們已經盡力、可以向慈禧太后交差了。

6天后,康有為終於平安抵達了香港。

清朝的“戊戌變法”若沒有這“外人”,歷史也許就永遠地改變了

同一時間,日本人也救了當時被困在北京的梁啟超。梁啟超受康有為之命留在北京,就是為了救光緒皇帝。可是當時誰也沒想到,兩天之後竟然就發生了“戊戌政變”,光緒皇帝被囚禁於瀛臺,這下樑啟超不但沒法救光緒,連自己的人身安全都不確定。但儘管如此,他還是央求軍機四章京之一的譚嗣同和他一起逃亡。

譚嗣同拒絕了,他對梁啟超說:“昔日我想救皇上,但是救不了;今日我想救康先生,但是也救不了。我已經沒有事情要辦,只剩下一死而已。但是在這最後,我還是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去日本大使館、找伊藤博文閣下吧。”

伊藤博文是日本前首相,甲午戰爭的最大功臣。然而此時的他已經賦閒於日本駐華大使館內。梁啟超跑到了日本大使館,將政變的事告訴了日本大使,他請求日本大使兩件事:一是保大清皇帝性命、二是保康有為的性命。

日本大使立刻將這件事告知了退休首相伊藤博文。伊藤博文聽完後大受感動。不但應允梁啟超的要求,更要拯救這個年輕人。他說:“這是做了好事。救他吧!而且,讓他逃到日本去吧!到了日本,我幫助他。”因此,梁啟超也在日本的保護之下得救了。

清朝的“戊戌變法”若沒有這“外人”,歷史也許就永遠地改變了

但是現在仍有一個問題:光緒皇帝被囚禁、被廢在即,列強要如何保光緒皇帝一命、甚至讓他繼續穩坐帝位呢?

慈禧雖然早有廢帝的想法,但因為光緒深受列強歡迎,顧慮列強幹涉而遲遲未下手。為了斷列強之口,清廷開始散播光緒患病的消息,為的就是必要時可將皇帝偷偷處死。

從1898年開始,整個北京已經傳遍光緒染上淋症、腹瀉、咳嗽……什麼都有。起初這些謠言都只是太醫院傳出來的,但是9月25日這次卻不太一樣:官方諭旨自己公佈了光緒的病訊,列強立刻明白:這是發表皇帝死亡前的預備步驟。熟悉東方宮廷的人,都相信光緒死期不遠,甚至有人說光緒已經死了。

這個消息立刻引起列強的巨大反應。英國公使立刻告知清廷:假如光緒帝在這政局變化之際突然死去,他本人堅決相信這將在西洋各國之間,產生非常不利於中國的後果;日本公使也勸清廷,不要對光緒採取過激的手段。

列強的反應嚇到了清廷。主管外交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趕快出來安撫:光緒皇帝身體已經逐漸好轉,並常與太后一同聽政;慶親王也順水推舟地請教英國公使,怎樣才可以使目前的亂局恢復平靜。

清朝的“戊戌變法”若沒有這“外人”,歷史也許就永遠地改變了

這本來大概就只是一句客氣話,想不到英國公使立刻順坡下驢: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請大家推派一位西醫入診、確定光緒的真實身體狀況。

這一下弄得清廷騎虎難下,慶親王向慈禧力陳利害關係之後,終於獲得慈禧點頭首肯。

在各國推派下,一位法籍醫生得以入宮診視皇帝情形。一走進宮殿後,醫生便看見太后與皇帝分坐左右。太后穿著玫紅色的繡袍、前面放著一張鋪著黃緞的桌子;皇帝則穿著朝服、頭戴紅絨頂暖帽。

接著醫生便開始替皇上診斷,幾天後,各國外交團便送來診斷書一份,上面的結論與清廷自己的診斷大相徑庭——皇上身無大礙,只有一些氣虛而已。如此一來,皇帝病重的謠言就不攻自破了,慈禧在得知診斷報告後,氣得渾身發抖。

雖然各國使節團並未如電視劇《走向共和》裡直說:“從此以後,在外交事務上我們只認光緒二字。”但這份診斷書仍然為清廷造成了莫大的壓力,光緒的帝位和生命獲得了保全,但慈禧與守舊派對洋人的怨恨也就更為加重了。

之後沒過多久,天津就出現了一群自號為“義和團”的奇特團體,打著扶植清廷的名號到處搶殺洋人。也許是這點正好對了慈禧仇視洋人的脾氣,慈禧不但宣佈對這群人“弛禁”,最後甚至把他們召進北京,將他們當成抵禦洋人的最後一道防線。但是最後卻引發了清朝開朝以來賠款最多、傷害最重的戰敗,也敲響了清朝的喪鐘:八國聯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