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戊戌变法”若没有这“外人”,历史也许就永远地改变了

1898年9月20日,整个北京城里暗涛汹涌。才刚施行百天的维新变法命在旦夕。

手无实权的光绪皇帝,本想拉拢握有兵权的袁世凯,但想不到袁世凯两相权衡后,还是决定投靠到太后那边、背叛光绪。袁世凯连夜会见了亲慈禧派的北洋大臣荣禄,告诉荣禄:手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准备兵围颐和园,以武力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取权力。荣禄在得知此事后便立刻进宫,前往颐和园汇报太后。

据说在那一晚,太后哭了。慈禧怎样也不相信,自己亲手拉扯大、唯唯诺诺的光绪皇帝竟会这样做,但是她仍然果断地采取了行动。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回到紫禁城,将光绪痛骂一番之后,把他囚禁在瀛台后、自己宣布训政。同时派遣3000名士兵大肆在北京城里搜罗维新党人,历史上有名的“戊戌政变”即告发生。

讽刺的是,当慈禧在整个城市里大肆搜捕时,这些维新党人唯一的希望,就是那些不受中国法律约束的外国人。其中又以一名英国人最为重要,他的名字叫李提摩太。

清朝的“戊戌变法”若没有这“外人”,历史也许就永远地改变了

早在鸦片战争后不久,便有许多外国人如林乐知、威妥玛等在中国境内鼓吹变法,其中又以英国人李提摩太的“广学会”影响最为深远。在这群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走向维新自强之道,康有为、梁启超的“强学会”很大一部分便是对“广学会”的致敬之作。在“戊戌政变”后,守旧派人士大肆搜捕维新党人,许多维新志士在外国人的帮助下,最终得已逃出国境。

李提摩太生于1845年的英国威尔士。身为一个外国传教士,他相当支持中国变法革新。事实上,不只李提摩太,当时许多英美人士都鼓吹中国变法,乍听之下似乎有点令人匪夷所思,因为衰弱的中国不是应该对列强更有利吗?

然而,当中国发展之际,所需要的铁路、矿冶、实业、金融都需要向外国借贷,这才是真正的利益所在。而变法的中国有利于基督教的传播,也是外国传教士极力宣扬维新的原因。

基于这个目的,外国传教士们成立了“广学会”,并请李提摩太担任总干事长达25年。“广学会”出版的《万国公报》更是近代中国介绍西学内容最多、影响最大的刊物之一。虽然外国传教士宣扬变法的动机不纯,但总体而言,仍然是有益中国的一件事。

清朝的“戊戌变法”若没有这“外人”,历史也许就永远地改变了

凭着李提摩太的人格魅力、流利的中文,几个晚清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身边都曾出现过他的身影。他会面过李鸿章、孙家鼐、翁同龢(光绪帝师)、刚毅,最后甚至见到了恭亲王。他曾经探问过:是否可以亲自觐见光绪皇帝?只无奈当时受托的刚毅摇了摇头,宣称光绪没有影响力便作罢。

早在政变爆发之前,整个北京城就开始谣传光绪即将被废,9月19日,政变前2天,康有为在早上9点就跑到李提摩太的家中,向李提摩太提出一个巨大的请求:救出光绪皇帝!

李提摩太回应康有为,他会去向英国政府求援、取得英国政府支持,同时也要康有为立刻离开京城。康有为于是留下康广仁、梁启超准备拯救光绪事宜后,便启程离开北京,就在康有为刚过塘沽之时,“戊戌政变”就已经爆发了。

上海道道台蔡钧,布下天罗地网来搜索康有为,他大量散发康有为的照片、分派给所有缉捕人员,还请税务司在吴淞口守候以防康潜逃出境,最后还不忘堵住上海租界这块巨大缺口。9月23日,蔡钧便知会上海英国领事白利南,向他撒了一个弥天大谎:他对英国领事说康有为毒死了光绪皇帝,现今正遭受通缉,希望英国领事可以与中国合作搜捕乱党。

清朝的“戊戌变法”若没有这“外人”,历史也许就永远地改变了

英国领事对上海道虚与委蛇,因为他早就已经接到李提摩太的电报,决定拯救康有为。讽刺的是,藉由上海道送来的照片,英国人很快就找到了康有为,并且把他藏在一艘英国轮船内。上海道蔡钧很快就得知此事,前往港口与英国人交涉,可想而知,英国人当然一口拒绝。

当时英国人还很担心中国官员会不会强行搜索船舰,因此派遣武装警察日夜看守着。不料在交涉未果后,中国人便轻易离开了。

英国人万万没想到交涉竟然会如此顺利,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切背后和两江总督刘坤一有关。刘坤一对搜捕康有为这事并不太热衷,如果抓到了康有为,他还得自掏腰包付出3000两赏银;但如果是向英国交涉被拒,那也代表他们已经尽力、可以向慈禧太后交差了。

6天后,康有为终于平安抵达了香港。

清朝的“戊戌变法”若没有这“外人”,历史也许就永远地改变了

同一时间,日本人也救了当时被困在北京的梁启超。梁启超受康有为之命留在北京,就是为了救光绪皇帝。可是当时谁也没想到,两天之后竟然就发生了“戊戌政变”,光绪皇帝被囚禁于瀛台,这下梁启超不但没法救光绪,连自己的人身安全都不确定。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央求军机四章京之一的谭嗣同和他一起逃亡。

谭嗣同拒绝了,他对梁启超说:“昔日我想救皇上,但是救不了;今日我想救康先生,但是也救不了。我已经没有事情要办,只剩下一死而已。但是在这最后,我还是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去日本大使馆、找伊藤博文阁下吧。”

伊藤博文是日本前首相,甲午战争的最大功臣。然而此时的他已经赋闲于日本驻华大使馆内。梁启超跑到了日本大使馆,将政变的事告诉了日本大使,他请求日本大使两件事:一是保大清皇帝性命、二是保康有为的性命。

日本大使立刻将这件事告知了退休首相伊藤博文。伊藤博文听完后大受感动。不但应允梁启超的要求,更要拯救这个年轻人。他说:“这是做了好事。救他吧!而且,让他逃到日本去吧!到了日本,我帮助他。”因此,梁启超也在日本的保护之下得救了。

清朝的“戊戌变法”若没有这“外人”,历史也许就永远地改变了

但是现在仍有一个问题:光绪皇帝被囚禁、被废在即,列强要如何保光绪皇帝一命、甚至让他继续稳坐帝位呢?

慈禧虽然早有废帝的想法,但因为光绪深受列强欢迎,顾虑列强干涉而迟迟未下手。为了断列强之口,清廷开始散播光绪患病的消息,为的就是必要时可将皇帝偷偷处死。

从1898年开始,整个北京已经传遍光绪染上淋症、腹泻、咳嗽……什么都有。起初这些谣言都只是太医院传出来的,但是9月25日这次却不太一样:官方谕旨自己公布了光绪的病讯,列强立刻明白:这是发表皇帝死亡前的预备步骤。熟悉东方宫廷的人,都相信光绪死期不远,甚至有人说光绪已经死了。

这个消息立刻引起列强的巨大反应。英国公使立刻告知清廷:假如光绪帝在这政局变化之际突然死去,他本人坚决相信这将在西洋各国之间,产生非常不利于中国的后果;日本公使也劝清廷,不要对光绪采取过激的手段。

列强的反应吓到了清廷。主管外交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赶快出来安抚:光绪皇帝身体已经逐渐好转,并常与太后一同听政;庆亲王也顺水推舟地请教英国公使,怎样才可以使目前的乱局恢复平静。

清朝的“戊戌变法”若没有这“外人”,历史也许就永远地改变了

这本来大概就只是一句客气话,想不到英国公使立刻顺坡下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请大家推派一位西医入诊、确定光绪的真实身体状况。

这一下弄得清廷骑虎难下,庆亲王向慈禧力陈利害关系之后,终于获得慈禧点头首肯。

在各国推派下,一位法籍医生得以入宫诊视皇帝情形。一走进宫殿后,医生便看见太后与皇帝分坐左右。太后穿着玫红色的绣袍、前面放着一张铺着黄缎的桌子;皇帝则穿着朝服、头戴红绒顶暖帽。

接着医生便开始替皇上诊断,几天后,各国外交团便送来诊断书一份,上面的结论与清廷自己的诊断大相径庭——皇上身无大碍,只有一些气虚而已。如此一来,皇帝病重的谣言就不攻自破了,慈禧在得知诊断报告后,气得浑身发抖。

虽然各国使节团并未如电视剧《走向共和》里直说:“从此以后,在外交事务上我们只认光绪二字。”但这份诊断书仍然为清廷造成了莫大的压力,光绪的帝位和生命获得了保全,但慈禧与守旧派对洋人的怨恨也就更为加重了。

之后没过多久,天津就出现了一群自号为“义和团”的奇特团体,打着扶植清廷的名号到处抢杀洋人。也许是这点正好对了慈禧仇视洋人的脾气,慈禧不但宣布对这群人“弛禁”,最后甚至把他们召进北京,将他们当成抵御洋人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最后却引发了清朝开朝以来赔款最多、伤害最重的战败,也敲响了清朝的丧钟:八国联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