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学习不操心 家长就不要只盯着学习

最近,在孙杨事件中,很多人都在质疑作为经纪人的孙妈妈,对孙杨的教育是太溺爱还是不懂规则。

还有杭州一位爸爸陪娃写作业起了冲突,15岁的儿子拿起了水果刀。

更有甚者,在厦门警方通报的一中学生砍伤父亲、砍死母亲,据说也是因为辅导作业的问题。

这几则新闻在引起人们关注的同时,揭露了一个共同的教育现象:家长对孩子和学业和事业操心得太多,未必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想要孩子学习不操心  家长就不要只盯着学习

作为家长,不是不要管,而是要寻求管教孩子的合理方法。让孩子明确学习的意义,能够体会学习的快乐,在教育孩子方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再次明确学习的意义

孩子不懂学习的意义,家长也不知怎么引导,是学习路上的第一障碍。

有些家长抱怨,孩子不知为什么学习、学习不自觉,就像盲目的青蛙一样,督促一下,跳一下,学习仿佛是家长的事情。

还有的孩子没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家长怎么要求,自己就怎么做,做不做得到不重要。

作家龙应台有一段经典的名言:“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想要孩子学习不操心  家长就不要只盯着学习

学习的意义远的来说,在于战胜困难、催人进步,是决定人生的先决条件。近的来说,是解决某个问题、获得知识技能的方法。

在孩子的学习道路上,需要亲子齐心协力来明确概念,扫除障碍,共同制定学习计划,才能有效执行。

活到老、学到老。要懂得学习的意义,还要从小给孩子树立终身学习的概念。但是有些家长却陷入了阶段性努力学习的误区:

孩子学习不用功,家长说,等你考上大学就好了,我就不会管你了。

孩子觉得作业多,他们说,你就只管学习就好。

这些都是误以为学习是阶段性的任务,没有把学习当成是终身的、长远的事情,以为学习就是青少年时期唯一且最重要的事情,也就不能有效激发出孩子的求知欲望。只有树立了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概念,学习才不会是青少年时期最沉重的话题。

在明确学习意义这件事情上,家长不必只关注当下的高压学习,而要引导孩子进行长远规划;不必拘泥于学校学科的学习,而要看到孩子靠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多元化兴趣的探索。

2、不批评也不表扬

批评虽然有时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长期的批评,会让孩子变得消沉、懦弱或者叛逆等严重后果。

听说过不打骂、不批评孩子,可是不表扬孩子这是为什么呢?

想要孩子学习不操心  家长就不要只盯着学习

因为过多的表扬可能使孩子依赖表扬。家长不表扬,孩子就不想做或者不好好做事。同时,也需要让孩子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对自己好言相向。

也不是不能表扬孩子。

一方面要注意在表扬孩子做好了某件事情的时候,家长可以表扬孩子的具体努力过程或者某个好习惯,而不要一味地表扬孩子太聪明、太棒了;

一方面注重精神表扬而不是物质表扬,比如孩子学习努力,考了一百分,本来就是一件让大家都很开心的事情,而不用刻意对孩子进行言语夸奖或者物质奖励。

在《不管教的勇气》一书中还提到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可以用“谢谢”替代“表扬”。当孩子做出了良好的行为的时候,家长可以就像朋友一样,对他说声“谢谢”。比如家长下班回到家,看到孩子提前完成作业,你可以跟孩子说:“谢谢你效率这么高”,看到孩子懂得体谅他人,把电视声音关小,家长也可以说声“谢谢”。简单的一句谢谢,远比说“孩子,你真棒”来得更自然。

不批评、不表扬,平等对待孩子,像朋友一样尊重孩子、善待孩子,才能获得孩子的尊重和善待。

3、不要落井下石,而是推波助澜

许多家长,对于各种状元学习偏方迷之信服,和孩子的交流也三句不离学习,恨不得把孩子变成一个学习的机器。

有些家长对于考生,更是紧张得不行,尽可能创造一切为孩子铺垫学习道路,进而规划人生。

殊不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学习机器有比自家孩子更智能的,学习和人生的道路也是铺垫不完的。更多的时候,还得靠孩子自己领悟。

想要孩子学习不操心  家长就不要只盯着学习
  • 学习有快有慢,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发展节奏,过多、过早地让孩子尝试各种“学习偏方”,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只怕是拔苗助长。
  • 学习也是一个综合的内容,除了学校学习、书本学习,还有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等,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也可以不同。
  • 学习还是一个战胜困难的过程,偶尔的滑坡,不能全盘否定。面对挫折,家长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落井下石还是推波助澜?

学习上,家长不能一味包办也不可能一直包办,更多的是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战胜困难需要自己想办法,美好人生需要终身学习。

家庭中,家长要懂得示弱,合理表达自身需求,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家庭重要的一份子,也理应从家务劳动、孝老爱亲中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和贡献。

孩子没有老过,但家长曾经小过,不要把自己的遗憾强加于孩子,多尊重孩子、启发孩子,跟孩子“共情”,维护良好的亲子氛围才能为孩子的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欢迎关注 我是二宝妈妈,育儿育己、终身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