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士子的背後:貧窮不是資本,本就不值得感謝

寒門士子的背後:貧窮不是資本,本就不值得感謝

伏案調琴,清茶一杯;金經三看,何不陋室發聲。

寒門士子的背後:貧窮不是資本,本就不值得感謝


寒門士子的背後:貧窮不是資本,本就不值得感謝

伴隨著高考的落幕,又一批莘莘學子即將踏上奔往大學校園的康莊大道。各省的狀元、三甲紛紛脫穎而出,留給世人茶餘飯後祝福、羨慕的談資。近日,一名707分的北大高分女生的一番心路感言如一瓢清水置入油鍋,在社會上引起了沸沸揚揚的討論。

“儘管它(貧窮)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簡介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

這看似情感真摯的言語,細細想來卻有些令人不是那麼舒服。

寒門士子的背後:貧窮不是資本,本就不值得感謝

獲得成就,懂得感恩,這是高尚的品質,當然應該為之讚頌,但是感謝貧窮,放在10年前,可能這是一個勵志故事的典型,也是一種激勵年輕人的說辭,但放在當下的大環境裡,確實有一些本質上的扭曲。

寒門士子的背後:貧窮不是資本,本就不值得感謝

人人都喜歡富足,討厭貧窮,沒有人天生喜歡吃苦,既然人人都厭之,為何還有感謝?這是邏輯上的順序,再者,貧窮之所以能讓人脫穎而出,是因為貧窮的無奈與苦難讓人們從中獲得了一種動力,一種把改變貧窮,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都以改變它為目標,這種壓迫下的動力讓你先人一步獲得了人生的成就,這其中,你應該感謝的不是貧窮,而是自己在貧窮逆境中激發出的奮進的力量,你感謝的應該是自己的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老話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棍棒下面出孝子。話雖有理,但我相信,沒有人為了讓孩子早當家就故意散盡家財,將自己家庭降低到一個窘迫的困境,言語間透露的多數還是一種無可奈何,能富裕的生活,誰想貧窮捱餓,都是現實的困境讓自己無力施展。

寒門士子的背後:貧窮不是資本,本就不值得感謝

往前十年,社會的病態讓人仇視富,推崇窮。人們喜歡看見窮人一夜暴富和一夜成名,歌頌並讚揚;人們更喜歡看見富人醜態百出和跌落谷底的反轉,嘲諷和摒棄。但事實上,上層社會人員的整體素質和學識比底層社會人員要高的多得多,獲得的成就和為社會的貢獻也多得多,長此以來這些好像都成為了理所應當,人們總是喜歡抓住社會的突出矛盾來試圖改變整個社會的性質,但是往往適得其反。

從古至今,人們總是喜歡在貧窮的偉大,安貧樂道、窮且益堅,彷彿只有窮的越純粹才能成就更高尚的人生,一貧窮就能獲得前進的動力。然而對這個社會來說,貧窮是一種枷鎖,是一種阻礙,它縮小了人們施展的舞臺,讓人們錯過了更多。

寒門士子的背後:貧窮不是資本,本就不值得感謝

如果說我們要感謝,那應該感謝身處困境中的自己,能不迷失,不消沉,堅定心性。這種精神是我們立足社會,學業有成的資本,也是我們為這個社會填充一絲精神,儘管貧窮,我們不抱怨、不自棄,珍惜每一個對自己的機會,為成功夯實基礎。

寒門士子的背後:貧窮不是資本,本就不值得感謝

願這個社會沒有貧窮和疾苦,每個人都能成為像這麼高分女生一樣面對困境卻更加自立自強,當有一天,我們會坦然接受每一個人的成功,而不再拿貧窮當成資本,那才是開闊的人生,

因為,貧窮,本就不值得感謝!


​點擊"關注"私信陋室說出你的故事,心誠自然有驚喜

陋室有事,發生有聲。

小二,給諸位奉茶。

寒門士子的背後:貧窮不是資本,本就不值得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