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升職加薪,讓領導賞識——穿越千年的建議


如何升職加薪,讓領導賞識——穿越千年的建議


改革開放這幾十年來,從高到低,大大小小無數職位的升遷降級,都離不開GDP為代表的經濟數字。


招商引資成功與否,經濟發展是不是高速增長,人民收入有沒有大幅提高;各種平均數、增加額、同比、環比、全國比;還有百強縣評選,城市GDP排行榜……每一個數字都凝結著各地大幹快乾的熱情,都彰顯著施政者的野心。


中國就像一列高速行駛的列車,而車上的每一個乘客都希望跑到前面的車廂去,從二等到一等,再到沒有幾個人的商務車廂。而懂不懂經濟,就成為了你手裡的那張票根,起碼,對很多官員正是如此。


而歷史上,中國的幾千年時間裡,很少採用這樣量化的手段來考核升遷。


和中國歷史上其他很多專題的分類一樣,官員的考核制度,在歷史上也被劃分為三個階段:先秦秦漢至隋隋唐以後


先秦,從西周春秋戰國,考核官員的方法基本上是十六字方針——"天子巡狩諸侯覲見方伯行國諸侯行邑",這與今時今日我們的來京述職加上派出巡察組有點類似。可見那個時候,並沒有具體的官員和部門負責考核官員這個事情,考核是比較籠統和鬆散的。


然後是秦漢時期,這個時期天下一統了,中央集權產生了,就出現了兩個考核系統(當時被稱作"

考課"),一個系統是自下而上的,從縣到郡,再從郡到朝廷,這個彙報過程被稱作"上計"(也像我們現在的上報彙總流程);另一個是自上而下的,朝廷對郡,郡對縣,可以隨時進行檢查。而秦律中,也對具體要多久檢查一次,具體檢查什麼有了形式和內容上的要求。


後面的漢朝,因為延續秦朝的法律和制度(劉邦你這個大騙子,造反時跟農民兄弟們說好的摒棄秦律、約法三章呢),所以官員的考課制度也被延續下來,並且更為細化了。比如將軍政民政財政分別讓三個部門的主管領導——太尉司徒司空分別負責,有點像如今各部委內部的組織系統和一把手負責制。


在之後的魏晉南北朝,則因為王權弱小,所以沒什麼新鮮的,自家管自家吧,官員考核這塊就沒怎麼得到顯著的發展。


到了隋唐,事情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吏治"制度被髮明、確立、發展了,而這套制度,萬變不離其宗,直到現代社會了,我們都可以在細微處看到老祖宗們留下來的"吏治基因"。


首先,隋唐發明了科舉制度,中國開始進入,有組織大規模選拔官員的時代。


其次,隋唐的官階制度(九階三十品

,一品到九品,中間還有從一品、從二品夾雜其中)自發明伊始,就被沿用了上千年,後面的元明清都只是在它的基礎之上進行增補刪減。


再次,唐朝進一步發揚光大了三省六部制,實現了某種意義上的"三方制衡"(偉大的數學啊,穩固的三角形啊),平衡了皇權,同時也明確了六個職能部門官員的職務責任。


這些吏治上的創造,也引發了考核制度的改變,設置了專門考核官員的部門——審官院是負責考核京官的,考官院是負責考核州縣的。


除了這些固定負責考核的職位,唐朝也經常時不時就派出巡察使巡視地方。考核時間是每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也有可能三五年一次大考)。而考核的內容也變為從兩個維度進行——"

四善"和"二十七最"。其中,"四善"考核的是官德,"二十七最"考核的是能力


"四善",顧名思義,作為執政官員你要有德行,具體分為四個方面的考核:


一,德義有聞(德高望重,有沒有德,需要聽大家的);

二,清慎明著(清廉、謹慎,要有敬畏之心);

三、公平可稱(公平與否,不能有私心);

四、恪勤匪懈(勤勞不勤勞,懈怠不懈怠)。


而至於能力方面,唐朝實行的"二十七最"評判標準,更是細化了對於"

能力"二字的評判標準,比如:


其二曰銓衡人物,擢盡才良,為選司之最(碰到勇於上報病情的醫生,提拔否);

其六曰決斷不滯,與奪合理,為判事之最(碰到突發疫情,反應是不是合理、快速);

其二十一曰謹於蓋藏,明於出納,為倉庫之最(倉庫裡的口罩防護服充足嗎)

其二十三曰占候醫卜,效驗居多,為方術之最(檢查結果有沒有用,醫治有效果否)


前前後後二十七項,基本上涵蓋了甄別地方官員、各部門官員能力的各個維度。如果某一個"最"被考核的官員達到了標準,就相當於獲得"一最",因為二十七個最是衡量各種職能的,所以基本上大家都是"一最"或"無最。


然後結合上述的四善進行合計打分,比如"一最以上加四善"就是最高分"上上","一最或無最,但有一善"就是"中中"。評價系統一共九個檔次,"上上"為最高檔,"中中"為第五檔次,"下下"為第九檔。


最後,就是獎懲措施,績優者,來吧來吧,給你升官、賞賜、增秩(也就是提拔的一種);而績差者嗎,罰俸、降級、丟官都還好,一不小心,就要被脫掉褲子,杖責幾十(幸好那會沒有電視直播的"官員懲處記者說明會")。


再接下來的宋朝,與唐朝相比,變化不大,只是礙於情面,自己作,開始考察"

年資",把論資排輩引入了考核。好處是誰都不得罪,體現了某種程度上的"公平",讓大家都滿意沒話說。壞處嗎,就是漸漸地造成公務員體系臃腫龐大,尾大不掉。而這也是造成宋朝財政問題頻出,屢屢戰敗,逐步走向了"涯山之後再無中國"結局的罪魁禍首之一。


而再往後的明清時期,就如同我們在電視中瞭解到的一樣,基本上沒什麼大的突破,封建社會止步不前,吏治和官員考核制度,也如同幾百年間的歷史環境一樣,不停打轉,循環往復,毫無新意。


上千年的吏治歷史中,每一個統治者都會面臨,究竟要如何管理遍佈神州的,龐大的公務員系統這個問題。朝代更迭裡,我們聽說過,有良臣"解靴斷鐙";也多見"貪墨成風"的窩案。


而更多的是我們知道,在基層,有大量默默無聞、勤勤懇懇,幫著中國這列火車沿著歷史的軌道行進起來的"吏胥"。


如今的我們,有了像GDP這種更為量化的手段去評價官員們的好壞優劣。


但是請注意——數字也有兩面性,它的一面是客觀沒錯,但是它的另一面是機械,而機械識別不出來德不配位,識別不出來人心所向,更識別不出來《官場現形記》中的每一篇、每一回。


記得這本書中,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句子——"勿謂言之不預也"。(別怪事先沒警告你!)


我們的外交官們曾經把這句像子彈一樣的話,送給過我們的敵人們。


而今天,這句話是不是,也該送給那些尸位素餐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