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漢字」"示"字從甲骨文到楷書碑帖的字形,您最喜歡哪個?

本文梳理了"示"字從甲骨文到楷書碑帖的字形,旨在與諸君分享漢字之美。每個漢字就像一位久經滄桑與風霜的老者,這位老者穿越數千年只為與我們相約。這位老者又像一位過客,匆匆從我們身邊走過,又走向更久遠的將來。

一、古老的甲骨文字形

甲骨文一期"示"字字形如下圖,多數學者以為這是"示"字本義"神主"的象形。

「醉美漢字」

(《甲骨文合集》第22062片,正)

與我們現代楷書字形最接近的字形在甲骨文中也有,比如下圖是甲骨文三期字形。

「醉美漢字」

(《甲骨文合集》第36182片)

甲骨文中的"示"字還有比上述字形更簡略的,甚至只剩下一豎筆和一橫筆,這樣的字形出現得也比較早,如下圖出自甲骨文一期。

「醉美漢字」

(《甲骨文合集》第00021片,反)

二、古樸的金文字形

下圖是商代晚期的一個金文字形,與上述最後一個甲骨文字形相近。比甲骨文肥厚,更顯古樸。

「醉美漢字」

(商晚期·丁示觚)

三、小篆

下圖出自《說文解字》小篆。字形瘦削但遒勁有力。

「醉美漢字」

四、隸書

下圖出自《西狹頌》,端莊大方,古樸蒼勁。

「醉美漢字」

下圖隸書出自《張遷碑》,沉穩中透著靈氣,莊重中又透著典雅。

「醉美漢字」

五、草書

下圖兩字皆出自王羲之的草書作品《十七帖》。從字形上看下面第一個不是草書。但兩個字形對比著欣賞更易感受到其中的韻味。第一個筆斷意不斷,第二個筆不斷意也不斷,如輕盈的舞者,流暢自然但氣韻貫通又不失身姿的矯健。

「醉美漢字」

「醉美漢字」

六、行書

下圖出自王羲之《得示帖》。

「醉美漢字」

下圖出自《三希堂法帖》,宋代文及書寫的行書"示"字。

「醉美漢字」

七、楷書

先來欣賞楷書鼻祖三國魏時鐘繇的楷書"示"字。下圖出自《宣示表》,平正整肅,隸意殆盡。

「醉美漢字」

下圖是唐代楷書大家顏真卿早期代表作《多寶塔感應碑》中的"示"字,用筆清勁腴潤,結體勻稱謹嚴。

「醉美漢字」

下圖是晚唐柳公權《神策軍碑》中的"示"字,遒勁豐潤。

「醉美漢字」

下圖趙孟頫《膽巴碑》中的"示"字飄逸自然,已近行楷。

「醉美漢字」

一直覺得,相識漢字也是一種緣分,我們現代人也當珍惜這種緣分,珍惜漢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