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家之墨子篇

中國教育史可以分割為四大時期:先秦時期、秦漢晉魏時期、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國近現代時期,考試中“先秦諸子”、“ 中國近現代“是兩大重點區域,一個代表起源,一個代表現在的狀態,而中間秦漢、唐宋元明清,不前不後除了個別的特點,基本不太考察,偶爾會考察一些特點,如科舉制、察舉制、晚清的洋務、維新運動。因此重點放在這兩大時期的主要人物、主要觀點、主要著作,就能夠快速入門教招考試。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先秦諸子人物之墨子篇。

墨子出身農民,早年師從儒家,但後期看到儒家不足,便創立墨家學派,與儒家對比,墨家代表中下貧農,儒家代表階級階層。墨子重視科技,手工技巧,也是第一個提出量力性原則的人,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墨子提出了人性論-素絲說;同時提出了教育目的是培養兼士和賢士,教育方法上強調主動、創造、實踐和量力。接下來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大家總結墨子的相關考點。

中國教育家之墨子篇

通過思維導圖,可以清楚的看出墨子的教育思想以及相關考點。下面通過兩個題目來鞏固一下。

1.【單選題】提出了著名的“素絲說”,認為“人性素絲說,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來論述教育對人的作用的是( )。

A.韓非子 B.老子 C.墨子 D.荀子

2.【多選題】以下觀點屬於墨子的有( )。

A.“兼愛”“非攻” B.“素絲說”

C.“言必信,行必果” D.“大丈夫”的理想人格

【答案】

1.【答案】C。解析:墨子提出人性素絲說,體現外界環境影響的重要性。

2.【答案】ABC。解析:A項“兼愛”“非攻”是墨子的思想,他主張通過“兼愛”,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與和睦;通過“非攻”,去除“強凌弱、眾暴寡”的非正義征戰。B項“素絲說”是墨子的主張,他以素絲和染絲為喻,來說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變和形成。C項“言必信,行必果”體現了他重視實踐的思想。D項是孟子的思想,他提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大丈夫”的理想人格。故答案為AB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