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不懂拒絕

要是生活裡你遇到一個做事情不發脾氣、不鬧情緒,然後各種討好,在你面前總是如沐春風,這樣的人你不是感覺害怕,就是走不近內心,總有一種疏離感。

討好型人格 | 我從來不懂拒絕

7歲寫作,9歲出書,19歲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的蔣方舟,曾在綜藝節目中自爆自己曾是“討好型人格”。

她不會跟人產生任何衝突,不自信,怕被否定,怕別人不喜歡自己。

在友情中,如果出現矛盾,她習慣放低姿態道歉,卻被評價“很敷衍”!

在愛情裡,她也從來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不會吵架,怕對方不高興。

她很痛恨這樣的自己。

討好型人格 | 我從來不懂拒絕

然而,很多人都不相信,這麼優秀的人,大家眼中的天之驕子,怎麼可能會有這種低姿態。

其實,不管是“別人眼中的孩子”,還是普通的我們,誰不是在期待中長大的呢?

期待被認可、被喜歡。

總是在照顧別人,卻唯獨忽略了自己。

陳紫嫣在《總是忍不住取悅別人,為什麼》一文中提到:

“我們產生‘討好’行為的根源,是把對自我的認識和價值,建立在了別人身上。”

時不時偷偷地觀察自己的行為是否得到大家的喜歡,有時候還會在心裡竊喜,但是卻忘記了自己行為的初衷。

有些人能夠意識到:自己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委屈、喪失自我,然後慢慢的改變過來,但是有些人卻無法停止這種行為。

討好型人格 | 我從來不懂拒絕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主角松子是一個重度討好型人格的人,因為妹妹從小體弱多病,所以松子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被忽視的對象。

在她的印象中,父親唯一一次對她笑,是她無意中辦了個鬼臉。

因此,她為了討好爸爸,一次又一次的扮成小丑,希望能得到父親的關注。

松子成年後交往了幾任男朋友,有街頭混混、有婦之夫等等,即使她每次都是全身心投入,但是仍然得不到真正的愛。

她不斷付出,以為足夠討好就能被愛,沒想到竟然重複地受傷害,得到的卻是悲劇的人生。

討好型人格 | 我從來不懂拒絕

松子是善良的。

羅素曾說: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但是善良不是不顧一切地犧牲自己,討好別人。

有時候過度的討好別人,不僅得到期待的結果,反而會適得其反,比方說:別人的尊重、友情、親情。

善良是一種智慧,討好也是,只有巧妙運用,才能“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討好型人格 | 我從來不懂拒絕

在電視劇《風平浪靜的閒暇》中,

女主角大島凪是一位善於察言觀色的女職員,每天小心翼翼的迎合別人,遇事習慣遷就別人,最大的目標就是讓別人舒服。

討好型人格 | 我從來不懂拒絕

工作收工的時候,自己明明帶了便當,卻在同事提出聚餐後,說自己沒帶,默默的跟著去聚餐,期間,大家拍照發朋友圈,合照的時候自己淪為丑角,卻也不敢說,還說照的真好看。回到家,為了哄男友開心,每天早起把自己的頭髮拉直。

她以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可以得到大家的認可、喜歡。

她錯了。

有一天她無意中聽到同事在聊天,提到她的時候,都說她傻,平時和她相處,也是為了把工作給她幹,反正她也不會拒絕,男朋友還在同事面前嘲諷她的私生活等等。

她忍不了了,決定辭職,離開這個地方,開始新的生活。

討好型人格 | 我從來不懂拒絕

她豪情滿懷地去圖書館,打算在筆記本上規劃接下去要做的事。

可是,她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當你不斷地討好別人,也在不斷地迷失自我,最後,連自己也不認識了。

女主比較幸運,在新的環境中,遇到了真心的朋友,自己亂糟糟的頭髮也被人肯定。

她才發現,原來自己真實的樣子也有人喜歡,不用再去討好別人。

討好型人格 | 我從來不懂拒絕

那麼,現實中如何走出討好型人格呢?

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承認自己的缺點。

敢於把自己不完美的以免呈現出來,卸掉偽裝,我們也許會快樂些。

2、別太在意別人的關注。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有價值的,不要認為你做什麼能得到別人的喜歡,你就要做什麼,只要做自己喜歡的就好了,要討好也要先討好自己。

3、勇敢說“不”。

學著勇敢對違背自己原則的事情說“不”,不對別人的情緒產生愧疚的心理,有時候也要表達出自己的不高興,先取悅自己才會因自信而生出更加真誠的溫暖。

最後借用蔣方舟說的一段話: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在他實現這個價值的過程中,他有可能是張牙舞爪的,他有可能顯得很笨拙。

如果你放棄自己的個性和價值,去打造一個被人喜歡的人設,就意味著,你吸引來的,不是真正欣賞你的人。

真正能欣賞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和討喜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