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懂拒绝

要是生活里你遇到一个做事情不发脾气、不闹情绪,然后各种讨好,在你面前总是如沐春风,这样的人你不是感觉害怕,就是走不近内心,总有一种疏离感。

讨好型人格 | 我从来不懂拒绝

7岁写作,9岁出书,19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的蒋方舟,曾在综艺节目中自爆自己曾是“讨好型人格”。

她不会跟人产生任何冲突,不自信,怕被否定,怕别人不喜欢自己。

在友情中,如果出现矛盾,她习惯放低姿态道歉,却被评价“很敷衍”!

在爱情里,她也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不会吵架,怕对方不高兴。

她很痛恨这样的自己。

讨好型人格 | 我从来不懂拒绝

然而,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么优秀的人,大家眼中的天之骄子,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低姿态。

其实,不管是“别人眼中的孩子”,还是普通的我们,谁不是在期待中长大的呢?

期待被认可、被喜欢。

总是在照顾别人,却唯独忽略了自己。

陈紫嫣在《总是忍不住取悦别人,为什么》一文中提到:

“我们产生‘讨好’行为的根源,是把对自我的认识和价值,建立在了别人身上。”

时不时偷偷地观察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到大家的喜欢,有时候还会在心里窃喜,但是却忘记了自己行为的初衷。

有些人能够意识到:自己讨好别人只会让自己委屈、丧失自我,然后慢慢的改变过来,但是有些人却无法停止这种行为。

讨好型人格 | 我从来不懂拒绝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主角松子是一个重度讨好型人格的人,因为妹妹从小体弱多病,所以松子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被忽视的对象。

在她的印象中,父亲唯一一次对她笑,是她无意中办了个鬼脸。

因此,她为了讨好爸爸,一次又一次的扮成小丑,希望能得到父亲的关注。

松子成年后交往了几任男朋友,有街头混混、有妇之夫等等,即使她每次都是全身心投入,但是仍然得不到真正的爱。

她不断付出,以为足够讨好就能被爱,没想到竟然重复地受伤害,得到的却是悲剧的人生。

讨好型人格 | 我从来不懂拒绝

松子是善良的。

罗素曾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但是善良不是不顾一切地牺牲自己,讨好别人。

有时候过度的讨好别人,不仅得到期待的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比方说:别人的尊重、友情、亲情。

善良是一种智慧,讨好也是,只有巧妙运用,才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讨好型人格 | 我从来不懂拒绝

在电视剧《风平浪静的闲暇》中,

女主角大岛凪是一位善于察言观色的女职员,每天小心翼翼的迎合别人,遇事习惯迁就别人,最大的目标就是让别人舒服。

讨好型人格 | 我从来不懂拒绝

工作收工的时候,自己明明带了便当,却在同事提出聚餐后,说自己没带,默默的跟着去聚餐,期间,大家拍照发朋友圈,合照的时候自己沦为丑角,却也不敢说,还说照的真好看。回到家,为了哄男友开心,每天早起把自己的头发拉直。

她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喜欢。

她错了。

有一天她无意中听到同事在聊天,提到她的时候,都说她傻,平时和她相处,也是为了把工作给她干,反正她也不会拒绝,男朋友还在同事面前嘲讽她的私生活等等。

她忍不了了,决定辞职,离开这个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讨好型人格 | 我从来不懂拒绝

她豪情满怀地去图书馆,打算在笔记本上规划接下去要做的事。

可是,她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当你不断地讨好别人,也在不断地迷失自我,最后,连自己也不认识了。

女主比较幸运,在新的环境中,遇到了真心的朋友,自己乱糟糟的头发也被人肯定。

她才发现,原来自己真实的样子也有人喜欢,不用再去讨好别人。

讨好型人格 | 我从来不懂拒绝

那么,现实中如何走出讨好型人格呢?

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承认自己的缺点。

敢于把自己不完美的以免呈现出来,卸掉伪装,我们也许会快乐些。

2、别太在意别人的关注。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有价值的,不要认为你做什么能得到别人的喜欢,你就要做什么,只要做自己喜欢的就好了,要讨好也要先讨好自己。

3、勇敢说“不”。

学着勇敢对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说“不”,不对别人的情绪产生愧疚的心理,有时候也要表达出自己的不高兴,先取悦自己才会因自信而生出更加真诚的温暖。

最后借用蒋方舟说的一段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在他实现这个价值的过程中,他有可能是张牙舞爪的,他有可能显得很笨拙。

如果你放弃自己的个性和价值,去打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就意味着,你吸引来的,不是真正欣赏你的人。

真正能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讨喜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