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父母學不會和孩子好好溝通

小時候攢了很久的零花錢,在母親節給媽媽買了一束花,媽媽收下花之後一直對著我念叨著:你哪來的錢啊?盡搞這些不實在的,攢起來多好,讓爸媽少操心,看你以後肯定會亂花錢……

原本應該是很開心地慶祝母親節,被這樣一說心裡委屈了,之後也沒再想過給媽媽搞驚喜。

長大後發現她應該是很喜歡那束花,因為那時候她特意把花瓶洗了又仔細地把花插上去,後面枯了還一直修剪捨不得扔……

我想媽媽其實是明白那時候女兒的心意,也很開心,只不過她不懂得怎麼說,不僅沒有將自己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甚至用了錯誤的表達方式。

太多的父母學不會和孩子好好溝通

因為後來我發現自己基本也是用著和媽媽一樣的方式去對待孩子。

當他學了一首新歌很高興在唱時,我脫口而出:唱這麼多也不會做歌手的,這麼吵等下隔壁要來投訴了。

當他出門很歡脫的時候我很不耐煩地就說:怎麼就不能像別的孩子一樣安靜點呢?跑跑鬧鬧那麼熊,還很危險的……

而且幾乎身邊的父母都是這樣和孩子講話。

你看誰誰家的孩子怎麼那麼聰明,你有他一半聰明我就安心咯。

怎麼你就那麼熊,以後怎麼和人相處,會被人嫌棄的……

這麼簡單的事都做不好,你還有什麼用?

我們不是不想為孩子好,只是錯以為說點讓孩子大受刺激的話,就可以讓孩子變得上進。

國內綜藝《少年說》裡其中有一期,一個女孩哭著大聲控訴自己的媽媽:

“你能不能別總是拿我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你為什麼不看一下?”

她的媽媽解釋到:“你的性格需要打擊,要不你會飄。”

太多的父母學不會和孩子好好溝通

女孩說著就哭了,她說自己的性格不適合打擊,但媽媽仍舊堅持自己的想法,說道:“當你很強的時候,我覺得我要拍一下你;而你很弱的時候,我要推一把。”

太多的父母學不會和孩子好好溝通

我們和我們的父母,一直以來受的教育都是驕傲使人落後,不能讓他自滿,打擊孩子,他們心裡就會有一股勁,就會更加奮發向上。

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有一本繪本把這個現象講得很生動。

《大嗓門媽媽》

太多的父母學不會和孩子好好溝通

早上,企鵝媽媽突然就對著寶寶生氣大叫。(想想早上媽媽們確實會很容易發煩躁,早上很忙,孩子又很磨蹭和折騰,這個時候很容易就會對孩發脾氣。)

太多的父母學不會和孩子好好溝通

結果,嚇得企鵝寶寶全身都散開飛去了不同的地方……

太多的父母學不會和孩子好好溝通

腦袋飄到了宇宙;

太多的父母學不會和孩子好好溝通

肚子掉落到大海中;

太多的父母學不會和孩子好好溝通

翅膀飛到了叢林中;

太多的父母學不會和孩子好好溝通

嘴巴掉到了高山中;

太多的父母學不會和孩子好好溝通

尾巴謎一般地出現在鬧市的街道上;

太多的父母學不會和孩子好好溝通

沒有了身體、腦袋、眼睛、嘴巴,一雙腿不停地走,走到沙漠中,也累了。

太多的父母學不會和孩子好好溝通

早上發脾氣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來接企鵝寶寶,她收集了企鵝寶寶散落的身體部位,將它們縫起來。

太多的父母學不會和孩子好好溝通

也對自己的孩子說了一句“對不起”。

太多的父母學不會和孩子好好溝通

之後便開著大船一起回家了。

太多的父母學不會和孩子好好溝通

雖然最後企鵝媽媽找回了孩子,幫他修補了身體,還跟孩子道歉了。故事的最後我們也看到小企鵝和媽媽一起愉快地回家,企鵝寶寶應該是原諒了媽媽,將之前的不愉快拋諸腦後。

不過即使他變高興了,但他還是很疼,身體是縫起來的,責罵帶來的傷口還在。

生活中也是這樣,父母無意中的一句話語,很可能就給孩子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我們可能聽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最高的教養,是不對親近的人發脾氣。”其實這也是告訴了我們:越重要的人,越愛的人對自己造成的傷害越深。

太多的父母學不會和孩子好好溝通

有關機構在全國範圍內對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進行了調查分析,

在家裡被“經常打罵”的孩子不良性格特點最為明顯,有25.7%的孩子“自卑”,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暴躁”。

我們自己也是在這種“打擊式教育”下成長的,也很清楚這種形式不僅沒有給孩子帶來前進的動力,長久下去,孩子甚至會在在父母的否定中變得自卑、自我厭惡,自我否定,造成性格上的缺陷,給孩子帶來永久的傷口。

其實以後在和孩子講話的時候,不妨試著注意以下幾點:

重視孩子的成長過程

我們在孩子的教育上大多時時候都只看重成功和結果,一旦結果不符合預期,對孩子就會表現出煩躁和失望,說出一些指責的話語。卻沒有去了解孩子是否付出了努力。要知道,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他能夠享受這個過程才是努力獲得快樂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去隨意否決他門的努力成果呢?

​不要和孩子較勁

當孩子自我意識覺醒之後,他們很快就會進入我們所說的“叛逆期”,開始會對父母說“不”,和父母對著幹。

這時候我們很容易就會埋怨孩子不聽話,一味責罵,不好好溝通的話,問題就會越來越嚴重。

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雖然他的心智還不算很成熟,但是他同樣希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和理解。他的想法,值得我們去傾聽。

​學會鼓勵孩子

有研究表明,生活在積極暗示下的孩子,會越來越優秀;而成長環境充滿負面信息的孩子,則會變得怯弱、抑鬱,甚至產生厭世情緒。

不要吝嗇我們對孩子的欣賞和稱讚,在他做得很好的時候,一句“你真棒”並不會讓他變得自滿。多鼓勵孩子,相信他會變得更加優秀。

沒有誰天生就能成為完美的父母,都是在慢慢學習,慢慢成長。想要孩子獲得幸福,不如先學會好好說話,用真誠言語,來表達我們的耐心和對孩子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