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溫室花朵,適當的“挫折教育”,讓孩子更加堅韌

文|小寶

在漫長的人生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挑戰,甚至是挫折。

作為家長的我們,呵護孩子長大,但是沒有辦法能一直為他們解決所有問題,替他走完所有的路。因此,我們不僅僅是需要陪伴他們成長,更需要培養他們面對挫折的能力,也稱為高逆商。

不做溫室花朵,適當的“挫折教育”,讓孩子更加堅韌

挫折是凜冽的寒風,是洶湧的驚濤,經過挫折教育長大的孩子,他們具備處理挫折的能力。

具有消化挫折帶來負面情緒的高逆商。他們能越戰越勇,能從中獲取能量,能化為內驅力,讓自己走得更遠。

經過挫折教育的孩子,他們擁有堅強的意志,能更好控制自己的情緒。對人生有更強的把控力。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再大,如果不能化為內驅力,那麼成功的動力會減半。從挫折裡面學會長大的孩子,他們對自己有所期望,這些能成為內驅力,那麼成功的動力會加倍。

也許孩子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他們不會被失敗打敗,不會因此喪失意志力,不會一蹶不振,不會懦弱。

不做溫室花朵,適當的“挫折教育”,讓孩子更加堅韌

不做溫室花朵,適當的“挫折教育”,讓孩子更加堅韌

那麼什麼是挫折?

挫折,是指人們在為做成功某件事情的時候,遇到一些障礙,阻擋這件事的發展和成功。

挫折包含三個方面的含義:

一是挫折情境,什麼事情,什麼困難導致失敗。

二是挫折認知,人們對這件事遇到的挫折的認知,知覺,想法。

三是挫折反應,人們對這件事遇到挫折的態度,消極、煩惱、憤怒等以及解決能力。

心理學書上說,挫折是一種負性的情緒體驗,在人們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的時候發生。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進行某樣活動而發生困難時的感覺體驗,負面感覺。

挫折,它不一定是一件很重大的事件,它滲透在我們生活中的各種小事。

例如:某次考試不及格,某次面試失敗,某次失戀。

所以挫折無處不在,這些家長都可以作為挫折教育,引導孩子有正確的應對能力,積極的態度消化挫折。

不做溫室花朵,適當的“挫折教育”,讓孩子更加堅韌

不做溫室花朵,適當的“挫折教育”,讓孩子更加堅韌

家長如何進行挫折教育?

1.體能上的鍛鍊

日本的小孩在寒冷的冬天,都是穿短裙或短褲上學。在日本家長的眼裡,這也是對孩子的挫折教育,寒冷可以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提高孩子的毅力。而我們中國的家長,怕孩子吃不飽穿不暖,恨不得包辦孩子的一切。

孩子從襁褓待哺,到學習各項技能,都是由一個小小的挫折中積累能量產生質變。

在學習翻身中,一次又一次使勁用力,終於能翻過來,由昂視變成正視世界。

在學習吃東西的時候,沒有孩子能第一次就把食物準確送到口中,如果這時候家長直接搶著動手,喂孩子吃飯,那麼孩子還能學會吃飯嗎?還能享受美食的樂趣嗎?

所以,這些身體上的技能學習就是生活中的小挫折,家長何不順勢而為,引導孩子學習,幫助孩子長大。不經風雨,不見彩虹。

而在學校教育中,為什麼會設立中學生開學軍訓?

因為從小學到中學,孩子已經長成青少年。一方面是身體上的發育,一個是意識的逐漸增強。軍訓的教育,一些體能上的挫折,幫助孩子更好適應中學生活。體能上更強壯,思想上更堅強。對以後繁重的學業,也更能遊刃有餘。

不做溫室花朵,適當的“挫折教育”,讓孩子更加堅韌

2.引導孩子對挫折的態度

在嬰幼兒時期,尤其是幼兒2~6歲,自我意識萌芽開始。家長可以通過繪本引導孩子,教育孩子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怎麼積極面對,不言放棄。

在生活中,孩子每一次摔倒時,家長不必第一時間扶起他,可以鼓勵他自己站起來。

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無論他摔倒多少次,父母都在身邊,守護他,給他信心。建立起面對挫折的積極態度,不怕難,不怕苦,不消極,不懈怠,不懦弱。這些挫折,都是對孩子建立堅強的意志都是有幫助的。

不做溫室花朵,適當的“挫折教育”,讓孩子更加堅韌

3.挫折教育不是一味的批評

中國教育中尤為突出的點——謙虛,奉承“謙虛使人進步”,“驕兵必敗”。

例如孩子考試90分,家長第一反應就是:“怎麼才90分,為什麼不是100分。”因為家長希望能通過言語刺激,使孩子更加謙虛,不會驕傲自滿,不會洋洋得意。

但是一味的批評,會暗示孩子產生負能量,孩子並不會分辨也許爸媽內心真正的衷心。他會

以為沒有達到爸媽的期望,他們很失望,間接使孩子產生負能量,沒有信心,懦弱逃避。

而所謂的挫折教育,就是讓孩子在他自然而然遇到的挫折中,獲得教益,而不是累計挫敗。

挫折教育,不是一味地批評,而是通過挫折,教會孩子正確積極的面對,有信心去化解挫折。

愛迪生髮明電燈,創造了萬家燈火。他做了1600多次耐熱材料和600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經過日以繼夜的努力才終於發明燈泡。如果他在某一次的挫折中,就放棄了繼續嘗試,那麼將錯過一次偉大的發明,將不再名垂千史。

“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如果趙王勾踐被俘虜後,被吳王夫差羞辱便放棄,甘心淪為階下囚,那麼歷史上就損失一位偉大的國王。

不做溫室花朵,適當的“挫折教育”,讓孩子更加堅韌

蔡康永曾經說過一句話:“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因此,如果我們面對挫折,就想放棄,那麼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會錯過很多風景。

不經風雨,不見彩虹。滴水可穿石。挫折,磨難,是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但它不是一座安不可攀的山。只有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堅韌的意志,墊起腳尖,我們總能離陽光更近。

作為家長,就算留給孩子金山銀山,如果孩子肆意揮霍,總有用完的一天。

那麼我們能留給孩子什麼奪不走的財富?

何不適當讓孩子吃點苦?挫折教育,教會孩子面對挫折的能力,積極的態度,就算孩子沒有成功,但他能夠積極面對,從中分析問題,把經驗積累沉澱在心,每一次的積累,何不是人生的財富?

不做溫室花朵,適當的“挫折教育”,讓孩子更加堅韌

作為家長,你認為挫折教育,值得實行嗎?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說出你的想法~

----------------------

關注【小寶育兒課堂】,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