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大運河”造就了隋唐盛世!

洛陽是我國建都時間最早,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建都跨度最大的城市,先後有十三個正統王朝,七個大一統王朝建都洛陽,在建城史和建都史上都位居中國前列!同時洛陽又是《周禮》,道學和玄學的誕生地,是中國佛教釋源和祖庭,是儒家溯源地,程朱理學發源地,在我國的文化傳承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位置!

為什麼說“大運河”造就了隋唐盛世!


2014年中國有兩項世界遺產申遺成功,一個是絲綢之路,另一個就是大運河。絲綢之路是中國對外交流的通道,而大運河則是中國南北文化經濟交流的大道,其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毫不低於絲綢之路!

為什麼說“大運河”造就了隋唐盛世!


隋煬帝用短短14年的時間做出了影響後世幾百上千年的輝煌功績,其一是開創科舉制度、其二是營建東都洛陽成、其三就是開鑿大運河。隋唐大運河以隋唐東都洛陽城為中心,南達餘杭,北達幽燕,西連絲綢之路,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一千五百年間長期影響著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

一條運河影響了千年中國史!

中國八大古都中的“洛陽、開封、南京、杭州、鄭州、安陽、北京”七個位於大運河沿岸,可以說一條運河連接著中國曆朝歷代的政治中心。其中洛陽,開封,北京和南京的繁榮和興盛更是直接來源於運河。

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脂膏是此河

洛陽,開封,北京三座古都佔盡了大運河的“便宜”。晉室南渡之後東南地區逐漸取代中原地區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而洛陽開封北京三座古都都位於北方。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的分離對於國家的繁榮是最大的阻礙,特別是在古代交通極度不發達時期。但是有了這條大運河,有了水路的連接就打通了國家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之間的阻礙,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隋唐時期洛陽城、北宋開封城和明清北京城都可以稱得上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

為什麼說“大運河”造就了隋唐盛世!


一條運河促進中國文化發展!

南北朝兩百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南北大分裂時期,南方和北方在幾百年的分裂時期造成了巨大的文化差異,以至於當隋朝統一天下時,為了照顧南北文化差異而採取以南京洛下音和北方洛陽話為基礎的“普通話”。而武力統一下的南北,如果想要長期一統就必須促進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大運河的出現則為文化的傳播和融合提供了便利。當時處於大運河中心的東都洛陽成為了南北文化融合的首要地區。比如當時北方建築主要以“夯土”建造(隋唐長安城)為主,南方則出現了磚砌建築,隋唐洛陽成在修建時就吸收南北文化使用了外包磚的建築格局。所以我們今天看西安復建的隋唐長安城丹鳳門和洛陽復建的隋唐洛陽城定鼎門就完全是兩個風格!

為什麼說“大運河”造就了隋唐盛世!


為什麼說“大運河”造就了隋唐盛世!


一條大運河造就了中國經濟的巨大繁榮!

隋唐時期中國的海運有了長足發展,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成為當時中國對外交流的主要通道,而連接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的就是這條大運河。

為什麼說“大運河”造就了隋唐盛世!


隋唐時期西域諸國的使者和商人沿著陸上絲綢之路,朝鮮日本東南亞等國的使者商人則沿著海上絲綢之路來到長安洛陽。中國的洛陽長安兩座城市成為當時世界上主要的商貿中心,特別是洛陽作為當時國家物資儲存地和商品交易市場更是首屈一指的世界都會。舉個例子,隋朝修建的兩座都城長安城和洛陽城的規劃都是隻有兩個市場,長安為東西兩市,洛陽為南北兩市。但是隨著洛陽經濟的繁榮在洛陽城內自發形成了第三個市場“洛陽西市”,洛陽西市緊鄰大運河成為當時最著名的市場!

為什麼說“大運河”造就了隋唐盛世!


隋唐大運河不僅僅是地理上溝通南北東西,更溝通了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促進了中國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的繁盛,促進了中國南北文化的融合與發展。正是中國經濟的發達和文化的繁盛才促成了“萬國朝天中”的隋唐盛世,才讓世界知道遙遠的東方有一座“神都”!

也正是這條運河,從隋唐開始中國“治多亂少”,再也沒有春秋戰國或者魏晉南北朝這樣幾百年的大分裂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