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和司馬遷究竟誰“閹割”了誰?

漢武帝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中國文化史上最黑暗、最醜惡的一幕發生:司馬遷被漢武帝下令施以“宮刑”。說實在的,歷代皇帝在收拾文人的時候大都不會手軟,什麼殘忍毒辣的法子都使用過,但把一個整天埋頭於簡牘中,忙於閱讀、整理歷史文獻的文人的生殖器連根端掉者,漢武帝劉徹卻是獨一份。這種世所罕見的無恥行徑,無不讓人覺得惡毒、陰損和卑鄙下流。那麼,漢武帝為何會突發奇想、挖空心思的這樣對待司馬遷呢?

漢武帝和司馬遷究竟誰“閹割”了誰?

司馬遷出生在黃河岸邊的龍門,是一個典型的關西硬漢,身上帶有明顯的剛強正直氣息。他只不過是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上,為被迫投降匈奴的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就引起了漢武帝的惱羞成怒。其他官員趁機彈劾司馬遷,說他執意為叛徒李陵開脫,又有誣罔皇親李廣利之嫌,按照漢朝律令,罪當至死。可漢武帝卻不想讓司馬遷這麼痛快淋漓的死去,尤其是看到他被判死刑的瞬間竟然面無懼色時,在一種強烈變態心理的支配下,決定對司馬遷施以“宮刑”。

為了能讓司馬遷順利接受“宮刑”,漢武帝提醒負責此案的酷吏杜周說:“這人性烈,不要讓他在受刑前死掉。”他還特意讓杜周把可以免除“宮刑”的贖金提高到50萬兩這樣一個天文數字,並派人密切注視那些準備掏錢為司馬遷贖罪的人的動向,看誰敢與皇命抗衡,看誰敢與自己叫勁。有錢的人不肯相救,肯救的人卻沒有錢,況且皇帝也不願意、不希望、不同意有人來救司馬遷。在這種嚴酷的政治高壓下,司馬遷也只有聽天由命、任人宰割了。那年,漢武帝劉徹59歲,司馬遷47歲。

漢武帝和司馬遷究竟誰“閹割”了誰?

一個“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無婦人”的荒淫老男人,毫不留情的剝奪了另一個身體強健的中年男人做愛的權利;一個年近花甲、日薄西山、性能力逐漸衰退的皇帝,用這種歹毒的手段制裁一個血氣方剛、如日中天且敢於講真話、說實話的文人,每一個生理正常的男人都能真切的感受到漢武帝對司馬遷的妒嫉心理。你司馬遷不是自視正直無私嗎?不是自視血性男兒嗎?那我就把你的男根拿掉,把你的銳氣掃平,讓你失去作為一個男人的尊嚴,讓你在屈辱中苟活,看你以後還有沒有這份剛強和倔犟。

不能否認,漢武帝在“宮”司馬遷的時候,心情確實很糟糕。李廣利的兵敗,李陵的投敵,大漢朝顏面的掃地,匈奴軍得勝後的歡呼,都讓漢武帝感到窩火。最重要的是,由於歷年窮兵黷武,造成民不聊生、國庫空虛,使大漢朝表面上看起來風光依舊、轟轟烈烈,但“內囊卻也盡上來了”。而那一年,齊、楚、燕、趙和南陽等地相繼爆發的來勢兇猛的農民起義,更讓漢武帝心情鬱悶、心理扭曲。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臉上無光的漢武帝最需要的是同情、支持和順從,不需要別人指責他的武略方針,更不願意看到別人懷疑他的雄才大略。這個時候,不懂軍事的文人司馬遷跳出來口無遮攔的針砭時弊,也只有找“宮”的份了。

漢武帝和司馬遷究竟誰“閹割”了誰?

真正促使漢武帝把司馬遷推上斷根“手術檯”的,還是那句“文人相輕”的千古至理名言。漢武帝雖是馬上皇帝,但他能吟的了詩、唱的了賦,在很大程度上,漢武帝是以文人自居的。毛澤東《沁園春》詞中就曾寫到“秦皇漢武,略輸文采”。試想,一個傑出的拔尖文人是不屑於同一個水平比自己低的文人叫勁的,但問題就出現在了“略輸文采”上。詩詞歌賦都能來兩下子的漢武帝,儘管在“文采”上“略輸”,但他動輒以文人自居,自詡文采不凡。各個階層的文人之間大都會較真,會叫板,會妒嫉,會詆譭,上流社會更是如此。對於司馬遷這樣一位足以淹沒皇帝“文采”的西漢文壇領袖,手握生殺予奪大權的文人漢武帝,如果發起狠來,更是不擇手段。

司馬遷被“宮”了以後,漢武帝還是覺得不夠解恨。他把身體殘缺的司馬遷安排到太史令的位置上,可謂用心險惡。因為太史令一職自創立以來,皆由太監擔任,司馬遷的男根沒了,幹這個差事正合適。漢武帝對司馬遷這種刻意的職務安排,既有知人善任的自我標榜,同時也有不言而喻的羞辱意圖。司馬遷坐在太史令的辦公室裡,就等於向世人宣佈:我司馬遷是太監,我沒有那話兒。我相信,這份天大的羞辱,這種無形的折磨,只有當時身臨其境的司馬遷才能孤獨的感受到。

漢武帝和司馬遷究竟誰“閹割”了誰?

一部被後人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學鉅著,足以司馬遷他名垂青史,流芳萬古。《史記》的文風雖然被公認為求真務實、嚴謹不苟,但司馬遷在對漢武帝劉徹以及他老爸漢景帝劉啟的記述中,還是紮紮實實的摻雜進去了自己的恩怨情仇,這是不能否認的。在做漢景帝本紀時,司馬遷所用的筆墨極少,篇幅也極短,寥寥數語便輕而易舉的打發了這位在歷史上名號響噹噹的著名皇帝。在做漢武帝本紀時,司馬遷則濃墨重彩的記錄了漢武帝“信奉鬼神”、“求仙問丹”、“封禪祭禮”、“蠱惑之亂”等不光彩的事情,且篇幅巨大,而像“遠征匈奴”、“廣開三邊”等一生偉業,反倒成了陪襯。

“士可殺不可辱!”文人的身體可以被閹割,但文人的思想、骨氣以及手中的筆卻不那麼容易被閹割。在曾飽受屈辱的司馬遷的筆下,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一落千丈的成了一個不務正業、不折不扣的腐朽昏君,英明神武的漢景帝成為一代無能之輩,他們的形象被人們從古讀到今,並且還要一直讀下去。這樣看來,與其說是漢武帝閹割了司馬遷,倒不如說是司馬遷閹割了漢武帝,閹割了他的豐功偉績,還有他那可憐的老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