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縣解讀】涪陵:藺市鎮園林古鎮更宜居


【區縣解讀】涪陵:藺市鎮園林古鎮更宜居

全面提升園林綠地建管水平
涪陵藺市鎮 園林古鎮更宜居

  近年來,藺市鎮聚焦“園林城鎮、宜居藺市”,大力實施城鎮綠化精品工程,著力推進城鎮建設管理、人居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目前,藺市鎮城鎮綠地總面積達到59.6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地率33.5%,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6.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1.11平方米,一座優美、生態、宜居的小城鎮初具雛形。日前,藺市鎮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城鎮”。

  強化綜合創建

  自啟動國家園林城鎮創建工作以來,藺市鎮成立了以鎮黨委、鎮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不斷強化人員、經費保障,成立創園工作小組、落實專項資金、完善工作制度,創建工作穩步推進。

  在創建過程中,藺市鎮堅持城鄉統籌發展思路,注重經濟效益和生態建設效益共贏,不斷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宜居環境。

  近3年來,該鎮不斷提檔升級場鎮公共設施,場鎮環境更為宜居,居民滿意度大幅提升;整治油化濱江路街道4.5公里、升級改造人行道4.5平方米,場鎮道路實現全面優化;率先在全區鄉鎮中建成園林式三級汽車客運站,建成了能同時停靠200個車位的公共停車場和旅遊公廁7座;完成綜合農貿市場整治,杜絕了小攤小販隨意亂擺的現象。

  結合創建國家衛生鎮等專項工作,藺市鎮積極開展市容整治攻堅行動,組建市容市貌秩序集中整治聯合執法隊伍,對各類佔道經營、亂設攤點、亂停亂放、亂搭亂建等違章行為,進行嚴肅查處和糾正;對背街小巷和夜市臨時佔道進行規範整治,確保建成區市容規範整潔有序。

  聚焦項目建設

  在園林創建過程中,藺市鎮以科學規劃為引領,通過系統植綠、主動補綠、見縫插綠、立體增綠等措施大力推進綠化項目建設,藺市場鎮綠地面積大幅提升。

  堅持節約型、生態型、功能完善型園林綠化理念,該鎮編制了《涪陵區藺市鎮綠地系統規劃(2012—2020)》,圍繞藺市鎮“一心、一軸、兩帶、兩片區”的城鎮結構,形成“一心、一帶、兩軸、多點”的綠地系統格局。

【區縣解讀】涪陵:藺市鎮園林古鎮更宜居

▲藺市鎮文化休閒廣場

  同時,藺市鎮還高質量建設了皂角灣公園、濱江公園等綠地和休閒廣場,公園內設施完善,花草樹木品種豐富,成為市民健身休閒的理想選擇。通過拆違補綠、見縫插綠、空地增綠、垂直掛綠等措施,藺市鎮在場鎮零星荒地、背街小巷、衛生死角種植樹木7000餘棵、新增綠地面積100餘畝,實現場鎮四季常綠、色彩繽紛,群眾對綠化滿意度大幅提升。

  結合地勢特點,藺市鎮還在鐵路橋下、道路堡坎、立面牆體等無綠區域採取垂直綠化,種植香樟、桂花、木春菊等鄉土適生植物,培植凌霄、爬山虎等攀緣植物,既起防護作用又能綠化灰色區域。

  彰顯風貌特色

  藺市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積澱了君子文化、古橋文化等具有獨特氣質的文化。已發現文物點46個,有商周至漢代國家珍貴文物2000多件。

  在創建過程中,藺市鎮在全鎮推進特色風貌改造,協調場鎮風貌色調,規整建築立面及天際線,為場鎮建築賦予新生的功能與形象;對雷家院子、雲家大院等市級優秀歷史建築,全部進行了掛牌保護,鳳陽村被評為全國第三批傳統村落。

  藺市鎮自古以橋樑出名,在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開列的古橋名單中,藺市龍門橋、安瀾橋雙雙在列。此外,安陽橋、鳳陽橋、八仙橋、鎖南橋等均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科學價值。對這些古橋,該鎮在創建過程中均加以妥善保護。

  另外,該鎮還完成鎮區了範圍內50年及以上樹齡古樹名木及後備資源普查、建檔、掛牌工作,古樹名木保護率達100%。

  下一步,藺市鎮將重點圍繞“一場多園”、“自然山體”、“道路小區”等建設載體,全面提升城市園林綠地建設與管理水平,持續彰顯藺市鎮生態、宜居、人文、和諧的獨特氣息和魅力。

  鏈接》》

  藺市鎮位於涪陵城區西部,距重慶主城50公里,自古便是涪陵的重要集鎮。沿江高速公路、103省道、429省道、渝懷鐵路複線橫貫全境。全鎮幅員面積163平方公里,轄17個村和7個社區,人口5.2萬人。

  近年來,藺市鎮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先後獲得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全國文明鎮、全國重點鎮、中國特色小鎮等榮譽稱號,古鎮遺址鳳陽社區還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來源 重慶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