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科技:如何利用建造大數據進行逆向全過程設計

大家都知道,傳統建造模式的順序是規劃→設計→施工→運維→拆除

,現實中,施工遵照設計結果,運維遵照施工結果,成為了不二的法則!但是,從業者們都知道,設計到施工、施工到運維存在很大的數據、信息的鴻溝,也就造成了設計結果滿足不了施工的需要,施工的結果要投入大量的二次改造,才能滿足運維的需要。那麼,如何有效避免因信息、數據割裂造成的建築物精度偏差、二次改造、臨時設施拆改等巨大浪費呢?那就需要一種新的建造管理思維:從運維結果逆向推導施工、設計結果。


一尺科技:如何利用建造大數據進行逆向全過程設計


那麼,為什麼要逆向推導?大家都知道,在建築物的全生命週期中,時間最長的就是運維管理,80%建築物的設計+施工週期不超過5年(包含拿地後的等待時間),而運維時間長達35-65年(普及一下法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居住用地70年;工業、倉儲、教科文衛體、綜合或其他用地年限為5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去分析,如果你使用一個“花了高價錢得到的”“有問題的產品”,而且還要在未來35-65年的時間裡,每年花費更大量的成本來為之前的“生產質量問題”埋單,你會滿意嘛?


一尺科技:如何利用建造大數據進行逆向全過程設計


對於產品,不論是房子、汽車、手機,還是方法論、數據、信息,最終使用者都是人!如何讓使用人滿意,一直都是產品生產者追求的目的!同樣,如何讓建築物的使用者滿意,也是設計者、建造者追求的目的!既然這樣,那就得從使用者的角度去設計、建造建築物這樣的“大產品”!

對於建築物本身,使用者考慮的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使用的便利性和舒適性、成本的最低化。對於使用便利性和舒適性,就是讓建築物更智能、更綠色環保、更節能、更安全,所以,智慧城市、森林城市、數字資產、智慧樓宇等越來越受到歡迎。對於成本來說,要對建築物全生命週期做整體成本的考量,不能單獨考慮運維成本或是設計建造成本,而是要結合設計建造成本、運維成本、資金成本等進行綜合考量,總成本才可能最低!特別是自己投資建設、自己使用的建築物,像商業綜合體、旅遊園區、科教文衛體園區和場館、工廠、自營物業管理的房產等,使用時間越長,越要做全生命週期綜合成本考量!

有了逆向思維和綜合成本考量的前提,我們來探討一下技術的實現方式:如何利用建造大數據進行逆向全過程設計!

首先申明一下:這個全過程設計,跟我們傳統的建築設計概念不同,要逆向通盤考慮運維、施工、設計三個階段的需要。舉個例子,運維需要安防、監控,施工需要安防、監控,所用的都是攝像頭,如何設計一個方案,保障施工階段的攝像頭型號、位置也滿足運維的需要,同時數據、信號可通過雲存儲從施工階段延續到運維階段,就可以提前一次性布點佈線安裝到位,避免二次改造的成本,也提前檢驗了設備的可靠性。再舉個例子,一個園區有很多通有型功能用房,像門衛室、物業管理用房、售樓處等,而施工階段也需要門衛室、項目管理用房、工人宿舍等臨時用房,如何設計建造順序、施工場地佈置、工序工藝,使得部分交付用房和全部施工階段用房為同一建築,那麼,施工階段就不用建造大量的臨時房舍,也就大大減少了臨建搭設費用。


一尺科技:如何利用建造大數據進行逆向全過程設計


現在來正式探討如何利用建造大數據進行逆向全過程設計!

先來了解一下常見的運維管理幾大需求:能源管理、設備設施管理(FM)、安防監控、資產管理、檢修巡查、來訪管理(客人、車輛)、固件安全(幕牆、大型懸吊物等)、舒適度(通風、光照、溼度、溫度)自動調節。看著數據信息很多,但是,都可以分類集合在數個基礎數據單元中,也就是一尺科技研發的“參數化構件集”。一尺科技一直在研究如何將運維階段、施工階段所需要的數據信息指標反饋到設計階段,從“未來使用效果”和“生產便利性”驗證設計成果的合理性、精確度,減少了錯誤修正的時間和成本浪費,最大化地降低總投資成本,這也是如何利用建造大數據為建設工程提質、降本、增效的重要方面!


一尺科技:如何利用建造大數據進行逆向全過程設計


其次,來了解一下施工階段所需要的設計結果:詳細幾何尺寸、施工組織設計方案(進度計劃、場地佈置、人材機階段用量、施工工序工法、三通一平、臨建臨舍、安全環保勞務監管等)。先說詳細幾何尺寸,對於大多數工程管理人員來說,可謂是頭疼萬分!設計院出圖紙,並要求施工方按圖施工,但是設計圖紙的錯誤率,竟然高達20-30%!另外,施工方還要花費大量的人力、時間進行額外的施工深化設計!而這些錯誤導致的結果就是變更、簽證數量很多,造成了大量人材機及時間浪費,建安成本攀升至少5%!


一尺科技:如何利用建造大數據進行逆向全過程設計


再來說說施工組織設計,上文已經舉例說明了如何通過合理設計建造順序、工序來節約臨建臨舍成本,現在舉例說說施工組織設計對建築設計的反饋:一尺科技在好幾個項目顧問中發現了同一個問題,某構件集按照設計規範配置的鋼筋量、排布密度只滿足了受力等設計要求,但是鋼筋密集到很多處碰撞交錯,現場無法進行鋼筋綁紮和混凝土密合澆築,這樣的設計結果如何“按圖施工”?如果利用數字化建造技術,提前找到碰撞原因,並根據受力指標,重新進行鋼筋型號組合、排佈設計,這樣的施工圖必將更加精準、有效!通過調整“參數化構件集”,將這樣的解決方案內嵌入數據模型中,就可以在設計圖紙的時候避免出現這類“不方便施工”的狀況,另外還方便了數字化的生產加工。這就是從生產便利性和降低生產成本的指標來逆向推導設計的結果,同時檢測設計的合理性、精準度,減少生產成本和後期運維的問題風險!當然,關於施工組織方面的數據,需要精準、高效、自動化的採集方式,而不是大量繁複的人工採錄!一尺科技正在研發的“工程進度雲監管系統(PPSS)”集成了大數據、雲計算、AI、物聯網技術,快速精準獲取施工進度數據,通過數據分析,給局總部、項目管理部、項目部、業主、政府監管部門提供了工程進度的三個管理方案:最省時、最省錢、省時省錢,幫助項目管理者高效決策、高效執行。

以上為一尺科技對於建造大數據逆向應用的研究成果。相信不遠的將來,一尺科技很快就會實現利用“參數化構件集”快速組裝設計一個充分考慮了設計規範、施工便利性、運維指標的完整項目,同時通過數據優化分析,最大化地降低投資總成本,真正實現“利用建造大數據,幫助項目管理提質、降本、增效”!

一尺科技:數字建造增效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