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李紈最大的優點是什麼?

餘兒談歷史


李紈最大的優點就是把古代女人應該具備的品質都發揮的淋漓盡致,最大的優點就是教育孩子非常成功。

論待人,他比王夫人善良,論管家,她也未必比王熙鳳差,只是沒有那份潑辣與狠毒。探春理家,讓李紈也顯山露水,好好的表現了一把。

論文才,李紈也是入了詩社的,也會作詩,她有這樣的蘭心蕙質,自然能教育出賈蘭這樣優秀的孩子,後來賈家憑藉“蘭桂齊芳”使得衰敗的家族重新振興,這群后起之秀都是李紈教育的功勞。

李紈幾乎沒有任何的花邊新聞,沒有八卦,沒有惹出什麼出格的事,從很多方面來看,她自身修養一定是非常好的,而且為人低調,該出來撐撐場子從來都不會拖後腿,甘願為大家做綠葉。

教育孩子,沒有趙姨娘的愚蠢,讓賈環處處陷害寶玉,爭寵。讓探春嫌棄,不願意認她做娘,趙姨娘是側室,沒有大家閨秀的背景和文化修養,李紈的背景和家教卻是公認的。

李紈的做人做事的低調,很多時候讓我們覺得王夫人的善良更加虛偽,同樣作為女人,管家管理身邊的人際關係,卻一個低調安分,一個虛偽狠毒。

李紈雖然是紅樓夢裡唯一一個沒有男人依靠的女人,卻憑藉自己的修身處世的原則明哲保身,低調做人,用了最正確最長遠的方法讓賈家的子孫得到了延續,家族得到了振興。

紅樓夢十二金釵,諸多女性都是因果自作,各有輪迴,李紈是難得的一個獲得名利雙收,高瞻遠矚,結局最好的女人。





小林黛玉


在《紅樓夢》中,李紈的身上有著很多的優點,但要是說最大的那個,就應當是她的教子有方了。

賈蘭很聽話。

賈蘭從小就沒有了父親,他是跟著他的母親李紈一起長大的。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的母親都會選擇溺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李紈不同,她不但沒有溺愛賈蘭,反而對他的管教還是比較嚴格的,這一點,在頑童鬧學堂的時候賈蘭的做法中就體現出來了。

小孩子們往往都會有自己的小團體,賈蘭和賈菌就是學堂中的一對好朋友,上學的時候兩人是同桌而坐的。這個賈菌是榮國府的近支的重孫,應該是賈代善的兄弟們的後代之一,他的家庭情況和賈蘭是極其相似的,都是母親少寡,獨守著一個孩子。

這個賈菌就比較“淘氣”,當他看到金榮的朋友幫著金榮打茗煙的時候,就坐不住了,立即就一邊罵著,一邊拿個硯臺要打回去。當時賈蘭是極力地按住硯臺,勸說道:“好兄弟,不與咱們相干。”

誰受氣了?是寶玉。那賈蘭和賈菌比起來,誰和寶玉的關係更親近呢?是賈蘭,寶玉可是他的親叔叔,但是賈蘭卻選擇了息事寧人。我想,一個原因可能是賈蘭見不上寶玉、秦鍾之流的做派,另一個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賈蘭擔心自己在學堂惹了事兒以後,回家不好向自己的母親交代。

只有在李紈平日裡的嚴格管教之下,賈蘭才會有這種不敢惹事兒的心理,也正以為這樣,他才能夠安心的讀書。

你看寶玉就不怕惹事兒,反正到最後實在不行,還有賈母給他撐腰呢。但是寶玉後來的一事無成,也從反面也證明了李紈對賈蘭教育的成功。

賈蘭很有骨氣。

賈蘭是榮國府裡賈政的長子長孫,本來就應該是一個千嬌百寵的角色,可是,他在榮國府卻受到了眾人的無視,因為榮國府裡的風頭,都被他的叔叔寶玉佔去了。

在府裡,賈蘭就找不到像賈菌那樣同病相憐的好朋友了,所以他就轉而求其次,和他的另一個被邊緣化的叔叔賈環成了一對搭檔。

賈蘭是不願意和他的叔叔寶玉在一起玩兒,藉機會“浮上水”而多獲得一些人的寵愛的,所以在很多的場合中,他都是和賈環一起出現的,即使是去問候一下寶玉,也都是兩人一起去,而且還是例行公事的樣子。

元宵節家庭大聚會,賈蘭一上來並沒有出現,原因就是因為沒有人去叫他,這是小孩子的敏感嗎?不,這是賈蘭應有的骨氣。

當時發現賈蘭不再場的人,是賈蘭的爺爺賈政。賈母年紀大了,記不住賈蘭也就罷了,王夫人呢?她可是隻有賈蘭這一個孫子啊,而且還是自己的長子遺留下來的骨血,她居然也忘記了賈蘭的存在,這也就怪賈蘭的“牛心左性”了。

賈蘭不忘根本。

在學堂裡放學的時候,賈蘭就拿著個小弓,在園子裡追的小鹿到處跑,當寶玉問他在幹什麼的時候,賈蘭說是正在練習騎射。這雖然是孩子的玩笑話,但也說明了賈蘭的不忘祖上根本。

賈家的祖上立的是軍功,從焦大的話裡和賈赦、賈珍承襲的將軍的爵位上就可以看的出來。雖然賈珍也曾經聚集賈府的子弟們練過一段時間的射箭,但不久之後就變成了聚眾飲酒賭博,以至於狎妓胡鬧了。

在整個賈府的人中,將來能夠重振賈家的人,也就只有賈蘭了,而這和李紈對賈蘭的教子有方是分不開的。


誰和蒲公英有約定


這樣的人,你會覺得有點木。但實際往往是最後的贏家。這樣的人,懂得守拙,看得清形勢。

第一,李紈的一切都符合當時社會的角色認同。她是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夫亡後,一心教子,絕不會有壞了貞節牌坊的事,也不會整日裡哀哀怨怨。

第二,李紈屬於在當時組織體系裡,會隱忍,會憋內功的人。她不管外面發生什麼,也不管人家怎麼看,她就只過自己的,只做自己的,目標明確,執行給力,拼的就是耐力。

第三,看似與世無爭,實則自有打算,屬於獨立型人格。這樣的人一般都能幹點事出來。



圖騰讀書


李紈這個給人的印象都是很老氣的,但實際上她也才二十出頭的年紀啊!

當我代入這個年紀讀關於她的情節都忍不住為她心疼,她識大體,謙遜,孝順,有才學,忠貞。作為國子監祭酒(中央大學校長)家的女兒才華自然不用說了,只不過礙於封建禮教的束縛她守節在婆家不能出風頭,不能穿過於鮮豔的衣服,生活也自然是不順心的,即便是有兒子傍身但是也是不受寵的,但是她依然內斂淡泊,不爭不搶。

她的性格優點可以說集齊了中國古代女子的傳統優良美德了。而她從賈家生存的最大優勢是她有賈家二房的長子嫡孫!


習人一席茶


我是“布媽生活魔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李紈最大的優點就是“竹籬茅舍自甘心”,守本份。

寡婦的本份是什麼?貞潔守節。

母親的本份是什麼?教兒上進。

媳婦的本份侍奉尊親

嫂子的本份愛護弟妹

她都做到了。

在賈府這個紙醉金迷之所,李紈賈蘭母子兩人就像一股清流,不受外界所惑,一直努力做好自己的事,這與李紈國子監祭酒之女的身份是分不開的。

選兒媳婦,賈政其實是有一套的,賈珠是他的嫡長子,給予重望,所以重德行,選了李紈;寶玉雖是次子,但是剩餘唯一的嫡子,按賈政想法肯定要找書香世家之女,所以薛寶釵絕對不是寶玉妻子首選。


布媽生活魔方


先看李紈判詞“一盆茂蘭,旁有一位鳳冠霞帔的美人”。詞曰“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盒蘭?如冰水好空相妒,狂與他人作笑談。”。論出身和所受的教育,也系官宦世家,自幼便受“女子無才便有德”,熟讀《女四書》《列女傳》《賢媛集》,必然深受封建倫理道德之害,把封建餘毒“三從四德”的“婦道”做人生之本。因此把相夫教子,與世無爭當作行為美德。

可惜青春喪夫,雖於膏粱錦繡之中,卻能“槁木死灰”,身處汙淖之地,卻也“一塵不染”。可謂一個封建社會典型“賢女節婦”,“貞節烈女”。在封建衛道者眼中,既可名能入“烈女傳”,更應該樹“貞節碑”。因此《晚韶華》唱曰“鏡裡恩情,更那堪夢裡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封建毒孽之深,可謂俗世少有。

但就是這樣封建社會的如冰清水潔之完美烈女,也不過是青春寡居,為兒子操持一生,待到兒子榮達時,本以為可享晚年幸福時,卻已“昏慘慘,黃泉路近了”。到頭來,也不過是成為了他人的笑談資料而已。

這既是李紈最大的優點,也是可憐結果


老兵4200


畫著一盆茂蘭,旁有一位鳳冠霞帔的美人, 也有判雲: 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從這判詞來看,李紈的結局比王熙鳳好很多。

李紈青春年少時就守了寡,為人貞靜淡泊、清雅端莊、處事明達,卻又超然物外,沉靜,從容,卻也滄桑。

而她在賈府的生存之道完全把其高情商,看待問題通透的特點彰顯出來了。

固守深閨,用心教子的母親

賈珠死後,李紈把全副精力都投入到對賈蘭的培養上,這是可以理解的。她對賈蘭的培養是全方位的,不僅督促他讀聖賢書,為科舉考試做案頭準備,還安排他習武,算得上是文武全才。

書裡有一筆描寫,在第二十六回,寶玉在大觀園裡閒逛,順著沁芳溪看了一回金魚。這時候,忽然那邊山坡上兩隻小鹿箭也似的跑了過來,打破了詩意,可愛的小鹿為什麼驚慌失措?寶玉不解其意,正自納悶,只見賈蘭在後面拿著一張小弓追了下來,一見寶玉在面前,就站住,跟寶玉打招呼。寶玉就責備他淘氣,問好好的小鹿,射它幹什麼?賈蘭答這會兒不念書,閒著作什麼呀?所以演習演習騎射,可見李紈對賈蘭在武學方面也是有所培養的。

生活中,李紈也以身試教的教導兒子隱忍和不多管事。寶玉捱打,賈蘭的表現足以說明這一點。這複雜的賈府,李紈早已看清現實,更清楚明白其中的生存之道。

培養人才花費自然是不低的,李紈在外人看來對金錢看的很重,也不過是想要自己和兒子過得安穩罷了。

清淨守節,遠離是非的兒媳

守寡的李紈,除了課子讀書,孝順公婆和陪伴小姑子們做針黹女紅讀書以外,別的事情她依然一概不管的,這是李紈聰明自知的地方。作為榮國府的二房長媳,她很知道自己的身份,時刻謹守女子三從四德的道德標準,絕不會越雷池一步,無論是為自己,還是為賈蘭,她都要做一個合格的母親,更要做一個符合封建規範的貞節烈婦。是封建淑女,是標準的節婦,是婦德婦功的化身。

這為她在賈府贏得了好人緣,夫君去世,旁人對她原本就同情,加上好人緣,日子過得也是安靜了些。但凡不牽扯到自身利益的都與自己無關,對待錢財,生存的根本,看得死死的,也是看得長遠的表現,孤兒寡母,無所依靠的男權社會下,無疑是做得很好了。

李紈的高情商,看待問題的通透性,不惹是生非,不爭風吃醋,懂得退讓和隱忍,處處示弱,才能笑到最後。


五秒魚


李紈最大的優點是封建時期典型的賢妻良母型的。李紈是大家閨秀,青年喪夫,賈珠二十歲因病去世,李紈守寡應該是隻有十幾歲,正當青春年華。只留下一遺腹幼子,十多年來在賈府她身為眾人長嫂以慈母般的母性關懷著園中的年輕女子;她作為園中姐妹們詩社掌壇;同時,她更是一位早年喪夫養育幼子的母親,合理培養使得賈蘭成為賈府末世之時唯一一個不因家族破敗而一蹶不振的子孫。

另外有一大優點是不卑不亢、遠見卓識以及隱忍聚財,有從文中可以看出,月例二十兩,府中收租,姐妹們辦詩社也捨不得拿出,分子錢能免則免,應該是聚了不少錢財,在賈府衰敗後也能獨善其身。



霞婉婉


我認為李紈才是賈家最大的功臣,她完成了為賈家傳宗接代的使命,她的一生傾盡全力培養了一位能夠讓家族重新振興的好後人,做為一個女人,她才是賈家寶貴的才富。


明月詩馨


曹雪芹先生筆下的李紈,雖處於紅樓十二釵正冊之中,但歷來並不為紅學家所重視,只是視之為恪守封建禮法的節婦賢母,是封建社會“守節不嫁”的寡婦主義的典型。

若細細品讀會發現,雖然《紅樓夢》中對於李紈的描寫著墨不多,但卻貫穿始終且分量不輕,的確是一個需要我們重新重視的人物。李紈青年喪夫,只一遺腹幼子,十多年來在賈府中只是奉親教子,眾人以為大奶奶木頭一樣的人早已槁木死灰一般。她身為眾人長嫂以慈母般的母性關懷著園中的年輕女子;她作為詩社掌壇品味高雅公正評判使眾姐妹享受著精神的陶冶;同時,她更是一位早年喪夫養育幼子的母親,她的不卑不亢、遠見卓識以及合理培養使得賈蘭成為賈府末世之時唯一一個不因家族破敗而一蹶不振之子孫,更是令這百年大族於呼啦啦傾倒之際仍然死而不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