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奧園,負債率之謎…


中國奧園,負債率之謎…

如果沒有做空事件,奧園在這個年報季算是風光的。

2019年營業收入增長63%,毛利潤增長56%,淨利潤增長78%。以1180.6億元的合同銷售額首次挺進千億房企俱樂部。

本月初,中國奧園以11.6億元收購京漢股份29.99%股份,增加一二線土儲佔比。


近日,奧園健康以2.479億元收購京漢旗下樂生活服務80%股份。


行政總裁的限高消迅速澄清是烏龍事件,1999萬的未給付款成了強龍遇見地頭蛇。


爭議大一些的是負債率。增幅76.6%的短期借貸或許無甚大礙;增長近千億的綜合負債可壓力不小;若按做空報告所指“明股實債”,那問題可就大了。

3月3日,有自稱“一個有良知的地產人”匿名發佈了一份奧園做空報告,揭露其“明股實債、涉嫌自融、虛增銷售額”三大罪名。

中國奧園,負債率之謎…


該報告質疑:


奧園通過“明股實債”的方式,將數百億借款通過信託和旗下基金公司,注入到子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中,並存在隱瞞和低報歸屬少數股東利潤等行為;


過去三年虛報合約銷售和回款金額約20%;


違規引入信託貸款,並利用旗下金融平臺為母公司項目融資(自融)。

同時,還把相關資料,上報給了銀保監會和人民銀行。 當天,奧園股價應聲下跌2.43%。

面對指控,奧園3月5日夜間發佈公告澄清:

中國奧園,負債率之謎…


奧園在項目層面引入少數股東,能充分利用當地資源,且與股東風險共擔;

奧園絕大部分項目都並表,過去幾年歸母淨利潤佔比在80%以上;

由於項目從拿地到竣工交付約需2至3年,少數股東權益在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中的體現存在時間差。

“對這種做空的行為,我們認為是市場上的一些商業行為,一個健康的股票市場有做多也有做空。”


總之,“我懷疑你在無中生有、羨慕嫉妒、憑空想象、肆意捏造、無可救藥”。

真真假假,孰是孰非?

洪波大視野對奧園2019年業績進行評級,供投資者參考。


評級形式為100分制,分為營收(25分)+利潤(25分)+負債率(25分)+土儲(25分)。


連續四年複合增長率達66%,2020年急踩剎車

銷售評級:20分


2019年,奧園超額完成全年1140億元的業績目標,實現全口徑銷售金額1180.6億元,同比增長29.3%。


全口徑銷售面積1168.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1%。

全年業績增速優於Top30 房企14.37%的平均銷售金額增速,2016年至2019年4年的複合年增長率達66%。

2019年奧園銷售金額權益比83%,較2018年有效提升5.1%。


同時,已籤未結轉的合同銷售約人民幣1705億元,未來2年歸屬於公司的利潤空間或將進一步擴大。

郭梓文在業績會上稱,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奧園業績目標1320億,目標增幅為12%,相對保守穩健。


預計2020年不含舊改的可售貨值2200億元,全年去化率達到60%即可完成目標,而去年實際完成去化率在65%左右。


評級理由:

奧園近幾年連續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且增速快。


2016—2019年,銷售額分別是256億、455.9億、912.8億、1180.6億。

資本市場對於奧園的基本面也非常認可。

2017年上漲141%;2018年在貿易戰影響下仍上漲18%;2019年再漲156%。


淨利潤增長78%,但利潤分配十分弔詭

利潤評級:15分


中國奧園,負債率之謎…


中國奧園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為505.3億元,同比增長63%;


毛利潤為150.2億元,同比增長56%;毛利潤率較2018年同期微降1.3個百分點至29.7%,但仍處於行業較高水平。


淨利潤為52.2億元,同比增長78%;核心淨利潤為人民幣51.2億元,同比增長67%。核心歸母淨利率和核心淨利率分別為8.3%和10.1%。


歸屬股東淨利潤42.01億元,同比增長74.%。


數據很亮眼對不對?可是做空報告指控“明股實債”卻也並非空穴來風。

2014年,奧園歸母股東權益為77.19億元,到2019年上半年,增長仍不足兩倍。


與之相比,奧園的少數股東權益從13.15億元長到219.7億元,較2014年漲幅16.7倍。


小股東權益在2017年超過母股東權益,成為中國奧園最主要的股東權益來源。而通過增加非控股小股東投入,奧園把負債率降了下去。

非控股股東股東方在過去兩年投入了近兩百億資金,貢獻了奧園上市公司超過60%的淨資產,根據管理層的公開指引卻只貢獻了15%左右的權益銷售,分享著不到20%的報表利潤,其差距之大令人震驚。


中國奧園,負債率之謎…


同時,這數百億資金長期的年投資回報率平均僅有3.4%,不僅嚴重低於奧園自身的地產項目回報,甚至僅和銀行存款利率水平相若,只佔行業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中國奧園,負債率之謎…


評級理由:


非控股股東與奧園母公司股東超過20%的投資回報率形成強烈對比。


奧園回應的“由於項目從拿地到竣工交付約需2至3年,少數股東權益在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中的體現存在時間差。”說服力顯然是不夠的。

奧園全資開發的樓盤能快速獲得利潤,而有少數股東參與的項目卻結轉緩慢,這在邏輯上也不太能說得通。


淨負債率上升15%,綜合負債增加近千億

負債評級:13分


2019年末,奧園債務約為958億元,負債率為87.24%,在房企之中,不算太高。

不過衡量房企財務風險最重要的指標淨負債率,卻從2016——2018年的50.7%、51.0%、59.8%,上升至74.9%。

根據業績公告披露:

截至2019年末,奧園的銀行及其他借款為689.61億元;2018年未407.52億元,增幅69%。


2019年末,優先票據及公司債券約為268.03億元,2018年末為169.7億元,增幅58%。

958億元的債務中,有419億元是短期借貸,佔比43.7%。而2018年末時,這個數字還只有237.32億元,增幅76.6%。

中國奧園,負債率之謎…


短債的佔比和增幅,在Top30的房企中是壓力比較大的。要知道2019年末,奧園擁有不受限制的現金及銀行存款、結構性存款約588億元。

另外需要在一年內撥付的還有:已簽訂未撥備的建築成本、土地款、收購款項約355.32億元;已簽訂未撥備的建築成本約34.8億元;新一年的買地預算400多億;1850萬平米的新開工建築預算支出……

2019年末,奧園的綜合負債,從2018年末的1581億元,增長到2529億元。


綜合負債增長近1000億元!


中國奧園,負債率之謎…


評級理由:

負債總額上漲近千億元,意味著償債壓力及利息成本的增加。


另外,如果按做空報告所說“明股實債”,將少數股權權益重新歸類為債務,那麼中國奧園的淨負債率將高達:300%。


總貨值約4585億,拿地有方

土儲評級:18分


2019年,奧園新增87個項目,新增可開發建築面積約1609萬平米,新增可售貨值約1861億元。


截至2019年末,奧園擁有280個項目,分佈85個境內外城市,土地儲備總建築面積達4503萬平米(權益比79%),總貨值約4585億元。


截至2019年底,擁有超過30個城市更新項目,總規劃建築面積1425萬平米,規劃可售面積約845萬平米,可售貨值約2260億元,其中粵港澳大灣區佔89%。


計入城市更新項目後的總貨值約6845億元。

中國奧園,負債率之謎…


另外,本月7日,奧園發佈公告稱將以約人民幣11.6億元的總代價,收購京漢股份29.99%股份。這次收購完成後,京漢股份將成為中國奧園的子公司。

資料顯示,京漢股份擁有已確權的總可售建築面積約123.7萬平方米,持有的18個項目中很多均位於國內核心城市。

在北京及環京區域的土儲則尤為突出,自此,奧園的華北更為雄壯。


評級理由:

2019年,奧園的新增土地中,79%是併購,2%是舊改,19%是招拍掛。


奧園60%的土儲在華南與華東,近三年拿地均價為2446、2418、3199元,說明拿地有方。


高增長與高負債並存,2020年得穩住

整合評級:66分


合約銷售額從2015年的150億增長至2019年的1180億,歸母利潤從2015年的不到10億增長至2019年51.2億;


同時綜合負債增長近千億;非控股股東以3.4%的平均回報率在同行中墊底。


4月24日,董事會主席郭梓文增持中國奧園100萬股股份。郭主席的上一次增持是2019年7月有投資人發文質疑奧園銷售數據造假之後。


一出好戲啊。


2020年1月,郭梓文表示,要繼續保持高質量可持續穩健發展,實現不低於20%的業績增長。

然而在3月25日的業績發佈會上,奧園調低了業績目標,郭梓文表示,2020年奧園的銷售目標是在2019年的基礎上增長12%,保持適度穩健增長。

剛剛邁進千億就踩急剎車,受疫情影響是個很好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