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早前,“寒門學子北大博士後王永強出國深造20年不與家人聯繫,常州病危老母親盼望見兒子最後一面”的消息在網絡上得到廣泛的關注。

當時有不少網友幫忙轉發擴散,希望王永強能聽到聲聲呼喚回家一趟。

還不乏有許多聲討王永強的聲音:斥其不孝至極,令人心寒至冰坨一塊!

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王永強的母親郭巧娣


“失聯”20年?

消息剛開始在微博醞釀時,很多人認為20年都沒有和家裡聯繫,在那個消息閉塞的年代,人恐怕是在境外遇害了。

剛開始猜測還都集中在“遇害”上面,因為從家屬的表達中,王永強並未與家人產生過什麼巨大矛盾,很多人都不會往“絕情”上想。

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而最終,事情進展傳來了好消息,通過廣大網友,王永強證實已被找到,他早已在美國亞特蘭大定居20年之久。

對於家人迫切通過媒體找尋他一事,只簡單地回應了一句:勿擾!

乍一看,著實令人唏噓,心底一涼。

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那麼,歲月的長河裡,這對看似不合常理的父母與子女的關係背後,究竟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

也許通過近日某位知情人士的透露,可以為我們解開些許謎題。

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1969年,王永強出生於常州新北區春江鎮新華村。

家中還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家境貧寒,是那個年代典型的農村家庭。

作為家中最小的兒子,王永強也很爭氣,從小就是個學霸。

並且憑藉自己的聰明才華,一路讀書,考到了中科院的博士,申請了北大的博士後。

很快,在北大工作期間,王永強結識了教授的女兒,並且結婚。

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王永強

一切,似乎都很順理成章,寒門學子通過知識改變了命運。

然而,在耀眼的成績光芒背後,知情人士透露了令人極為驚愕的一面。

原來,在父母培養王永強的這18年裡,曾一次次要求其輟學,在他的心上留下了疤痕。

四年大學裡,家人一分錢都不願出,幸虧1987年的大學還是免費的,還給學生髮飯票。此外,每個月有4元助學金。

王永強的家裡就在這個時候,開始了追債式的要錢,加大了他和城市青年之間的差距。為了穩住父母,不戳破天,王永強每個月都把省下的4元錢寄回家,當時匯款費最低1毛錢。

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王永強小時候照片


王永強後來在蘇州大學讀碩士期間,父母要錢的胃口更大了,雖然攻讀碩士工資72元/月,超過本科畢業就工作的工資。

但他並沒有告訴父母事情,否則自己一分錢也落不下。也就是因為這樣,王永強攻讀碩士的這三年,引來了父母持續的不滿。

父母多次要求王永強幫家人和親戚的忙,這些要求逐漸升級,最後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能力。

比如幫他小兒麻痺症的哥哥在蘇州找工作,幫二大爺家的堂哥的孩子到蘇州上大學。幫不上忙的時候,父母就到蘇州大學找他,讓他在同學面前丟臉,抬不起頭。

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王永強舅舅


後來,王永強攻讀博士的時候選擇了逃離蘇州,到了位於北京的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但是父母經常來信表示家裡窮,雙親生病,哥哥殘疾,他應當承擔起責任來。博士生雖然月薪有120元,但是王永強有了自己的女友,也在談婚論嫁。

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後來,王永強在婚後準備帶老婆去日本,父母非要他帶著父母、兄長一起去日本。

他無奈地說:“我去日本掙錢,不是去享福。我一年掙18萬,回來給你們蓋房子,享清福。你們都去了,48萬就沒了。”

父母再三考量,王永強堅決不從,導致父母留在常州,他帶著老婆跑了。

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王永強給家裡的信

王永強去了日本後,父母還是隔三差五給他來電話,來電話的主題不外乎就是要錢,兒子的錢根本填不滿老家和七大姑八大姨親情勒索造成的天大窟窿。

王永強在這樣的壓迫下,實在受不了,終於丟下一句話:“以後不要再來找我了!”

他用行動證明自己的話,在日本和妻子離婚,並且匆匆結束日本的職業生涯,獨自一人逃往美國打拼,留下前妻在日本打拼。

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父母找不到兒子,終於設法在北京找到親家,才發現兒子已經被自己壓迫到離婚。

親家丟下一句話:“以後別再來煩我們!”

但是,前親家的警告並沒能阻止這對常州老夫妻騷擾親家的腳步,前親家不堪其擾,不勝其煩,最後無奈賣房換工作。

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到現在,王永強過往人生圖景似乎緩緩展現在眼前,生在60年代末的他,在貧寒的家庭,從大山溝走到美國,一定不會太容易。

但是,他做到了。箇中艱辛,旁人怕是難以體會。

作家龍應臺在《目送》中寫道,父母子女一場,就是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王永強託小舅轉述給家裡的話


言語間,盡是溫情,能說出這樣的話的父母,大概也是開明又溫暖的人吧。如果可以選擇,誰不想在這樣的家庭長大呢?

可是,這世間,很多事物你都可以選擇,唯獨父母不能。

我們不能,王永強也不能。

在得知躺在病床上的母親恐怕時日無多,臨死之前就想要看一眼兒子後,

王永強通過小舅轉告家人:

“不要再通過媒體找他,清官難斷家務事。”

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在正常人的眼中,這恐怕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在王永強看來,多年積攢的矛盾已經沖淡了一切“親情”,都回不去了。

母親一直在說:“我生前要見他一面,不管他走多遠,他是我的兒子。”

在王永強決定去美國工作的時候,他已經“死”了,和過去完全的切斷了,他的回答“清官難斷家務事”給了所有人一個交代。

他成長中所經歷的東西,別人無法置評的事情太多了。

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生命走到盡頭母親的控訴和思念,將事情置於黑白之間的往往是灰色地帶,王永強今日的所作所為,能用道德去判斷嗎?

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而網友們在瞭解過知情人士的講述之後,紛紛表示如若真相屬實,則非常能理解王永強拼命逃離原生家庭的做法。

“他沒有瘋掉,沒有走上絕路,已經很不容易了,這已經是他力所能及做到的最好的結果了。我很佩服他。”

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表示對王永強的讚賞,欣賞他面對如此家庭,毅然決然,勇氣可嘉:

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恭喜他逃離了原生家庭:

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也有網友表示,當時看到王家人的救助視頻時,就感覺事情不太對勁:

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百行孝為先”,孝順贍養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可是卻沒有人教過我們,當遇到“吸血鬼父母”

,被無下限地榨取、打壓的時候,又該怎麼辦?

當有一天,親情和理智對峙,回憶和現實交錯時,又該何去何從?

2018年,同樣是北大的畢業生,給父母留下了長達一萬字的信,信中表明,斷絕親屬關係,死生不復相見。

信中強烈控訴了從小到大,父母對自己的傷害,以至於留下了一輩子的陰影。

他的文字裡,滿是父母的“肆意操控”“衝突”和“炫耀”,父母的過度關愛以及缺乏親情,讓他沒能樹立足夠的信心。

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2005年春節成了王猛在家度過的最後一個春節。當時,小時候取笑他不會剝雞蛋的親戚來到家裡,“她看我正在做一件塑料模型就瞟了我一眼,訕笑道‘原來你只有玩模型時,動手能力才不那麼差’。”

因為剝雞蛋的事,多年來頻繁遭到嘲笑,這次便沒有忍住,猛地站起來怒視相對。“這次,父母依然沒保護我,也沒對親戚說不”。

留學12年,從來沒有回過家,美國心理醫生都說,他幾乎有了創傷應激綜合症的全部症狀,但是父母對此依舊不以為然。

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老兩口還很奇怪,好好的一個孩子怎麼就變成了這樣,為什麼總揪著過去的一點小事兒不放。

這位北大學子選擇了斬斷親情的關係,逃離家庭,即便如此,真的可以擺脫自己心中的“夢魘”嗎?

北大博士後赴美失聯20年另有“隱情”:他想要逃離“吸血鬼”父母

拋出他們狀元、博士、學霸的身份,他們只是生活在我們世界的普通人。從他們放棄家庭的那一刻起,他們都“死了”,放棄兒子的身份,一生與自己的良心抗衡逃避。

當初做這樣的選擇,又是經過多少個日夜的煎熬

王永強在媒體緊追下,得知病危的母親想見他一面時,只道了這一句:清官難斷家務事。

中國式家庭的剪不斷理還亂,沒有界限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