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巴黎圣母院失火”,我们看到了什么?

随着“巴黎圣母院失火”在大众中的热度逐渐散去,我决定把这几天遇到的事情写下来,单纯作为一个记录也好吧。算是我对一直向往的这个地方的一点缅怀。

2019年4月16日,北京时间0点,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下午17点,法国著名建筑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火势熊熊。

透过“巴黎圣母院失火”,我们看到了什么?

(网图侵删)

灾情迅速传遍网络。

等我从睡梦中醒来之后,朋友圈已经哭声一片。上次是什么时候发生这样的“群体性”事件的呢?我已想不起来。

事件一:假文青,装逼失败

透过“巴黎圣母院失火”,我们看到了什么?

(拼接自网络)

不能说大家没有读过《巴黎圣母院》就是错误的,其实我也没有读过。但既然没有读过,大家感慨一下失火这件事情就可以作罢了,为什么非要拉上“阿西莫多”,还打脸的给这个钟楼怪人起了这么多读起来还挺顺口的名字。而莎士比亚的躺枪,更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

世界文豪你不知道,名著主人公你不知道,作罢。

身为一个中国人,颐和园和圆明园都分不清,是不是有些不应该。对于“颐和园它曾经也是那么的美丽”,颐和园有话说:“人家现在明明也还很美丽啊!”

透过“巴黎圣母院失火”,我们看到了什么?

(网图侵删:颐和园近照)

事件二:如何看待“民粹主义”

天道好轮回,苍天绕过谁。

烧得好,大快人心!

几乎是同时的,网上开始有了这样的论调。

诚然,不忘国耻,不忘国殇,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做到的。但是,对着这样一个世界性的艺术瑰宝,说出这样的话,还是很令人难过。

有人把这叫“民粹主义的狭隘”,但正如圆明园的官微“圆明园遗址公园”发布的文章中所说:

159年前,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后,谴责最深的是个法国人,而这个人就是《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

透过“巴黎圣母院失火”,我们看到了什么?

(微博截图)

透过“巴黎圣母院失火”,我们看到了什么?

(摘自《文明 不能承受之殇》)

事件三:谁给了你辱骂的权利

有人想起圆明园,就有人反过来当喷子,说什么不懂艺术,说什么夜郎自大,说什么不配,甚而开始辱骂网友,对这样的人,我只想问一句,谁给了你辱骂同胞的权利?

透过“巴黎圣母院失火”,我们看到了什么?

因为巴黎圣母院而想到圆明园,有什么错么?

两者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最终都毁灭于火灾,虽然说一个是“自杀”,一个是“他杀”,但不能否认,两者都具有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事件四:道德绑架

在大量明星纷纷转发哀悼巴黎圣母院的时候,低下的评论又出现了诸如“凉山大火那么多人牺牲,怎么没见你哀悼一下?”“中国的事儿咋没见你操心的?”

我发现,每每出现这种大规模事件,总会有人开始上纲上线的进行道德绑架。

非得在大众媒体上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才叫做的对么?

有些人是没有发声,但是他们或许默默捐了钱,或许默默出了力,或许已经身体力行到达了一线。那些背后你没有看到的事情,并不代表就都没有发生。

写在最后

祈愿所有的艺术瑰宝,都能代代相传。

希望所有善良的人们,都能安康喜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