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貴州傳統苗族武術,立足實戰,傳承世間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10月30日,武俠小說泰斗金庸逝世,他一生創建了15部經典的小說,小說中的人物也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功夫。而這些蓋世武功,除去一些絕世神功,大多數還是依託在中國傳統武術的基礎上加以潤色。我國武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具有極其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積累和豐富起來的一項寶貴的文化遺產。在這個歷史進程中,盛行於中原地區的漢族武術,與苗族傳統武術相互融合,形成了具備了鮮明的苗族傳統文化特徵武術運動方式。

獨特的貴州傳統苗族武術,立足實戰,傳承世間

苗族傳統武術內容十分豐富。不同風格和結構的苗族拳種套路有100餘種,如:苗族拳、四門拳、楊家拳、張家拳、花拳、矮拳、猴兒拳、貓兒拳、犟子拳、八門拳、六合拳、小令、五虎闖優僧、八步趕蟬、八門擒打、八路連環、娃崽拳、養身拳等等;器械套路有苗族棍、牛尾棍、四門棍、三步棍、八方棍、排棍、橋棍、苗刀、苗族雙刀、環首刀、雙環刀、環鉤刀、竹刀、苗族钂鈀、三解陰叉、苗族刀矛、苗族雙錘、竹條鏢、煙桿、棒棒煙、苗族刺、苗族斧、苗族鞭、苗族戈等等。

獨特的貴州傳統苗族武術,立足實戰,傳承世間

不論是拳術套路還是器械套路,總體上說來,苗族傳統武術的主要風格如下:一是動作小巧多變,注重實戰和交手,動作藝術化處理和誇張程度相對於現代武術說來不強,多數套路精短;手法多講究短手短打,追求寸勁,手法和器械使用方法多而腿法相對較少;步法注重閃躲多變,遊走四方捕捉戰機,講究一攻、二防、三變、四合。從運動量、套路結構與內容上看,有動作較多、內容更為豐富、難度較大的武術套路,又有內容相對較少、難度也不大的武術套路運動。

獨特的貴州傳統苗族武術,立足實戰,傳承世間

貴州苗族傳統武術流行較為普遍,安順、紫雲、鎮寧、興義、貞豐、望謨、安龍、威寧、平壩、松桃、思南、銅仁、都勻、凱里、鎮遠、黎平、榕江、從江等廣大苗族居住區,大都有開展。尤其是松桃苗族自治縣坪塊鄉麻旦村,凱里市鴨塘鄉青虎寨、青曼鄉青岡林,麻江縣龍山鄉秧塘寨,安順市七眼橋鎮小關口和涼水井及三股水苗族鄉,普定縣補郎區以及臺江縣五里河鄉等,都是開展得較好的地方。

獨特的貴州傳統苗族武術,立足實戰,傳承世間

苗族歷史上不乏有名的武林高手,如柳鄧、楊嶽斌、張秀眉等。近年也湧現了一些優秀的苗族武術人才。貴州苗族武術有著自己獨特的特點,更加註重實戰,追求寸勁。在如今,苗族武術有著極其縱深的價值,希望它能傳承的更加久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