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釀酒八十多年,80歲高齡創立品牌,現被譽為茅臺鎮醬酒活化石

匠心精神,歷來為國人所崇尚。可又有誰知道?在中國醬香型白酒行業,也有一位執著於大國工匠傳承的奉獻者,這個人就是“茅酒之源”成義燒坊的正統傳人,現年94的醬香泰斗——張支雲。

2011年,年過80歲高齡的張支雲欣然出山,開創以自己名字“張支雲”命名的醬酒品牌,以畢身“只釀一款醬香好酒”之堅持,打造質量為先、普惠萬家的醬酒品牌——張支雲酒!

專注釀酒八十多年,80歲高齡創立品牌,現被譽為茅臺鎮醬酒活化石

▲張支雲在茅臺鎮張支雲酒廠

傳承匠心立精神

釀好一杯醬酒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張支雲憑藉八十餘年的堅守,為中國酒業人樹立了工匠標杆,也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傳奇!

八十年裡,他13歲學釀酒,從民國成義燒坊到茅臺六大開創酒師之一,到國家“六五”重點工程——茅臺易地實驗項目,再到張支雲酒開基立業——他始終匠心堅守,很多人感嘆歲月如梭,得意之時且盡歡時,他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把醬香型白酒釀到極致。

八十年裡,他用心傳承,以關門弟子加義子的身份習得鄭應才回沙釀酒之道,在茅臺的20餘年時光,率先打破醬酒工藝家族相傳的教條古法,參與制定了茅臺酒首本生產教科書——《茅臺酒生產十四要點》,並教授了一大批醬酒大師,併成為日後茅臺酒廠的中堅力量。

專注釀酒八十多年,80歲高齡創立品牌,現被譽為茅臺鎮醬酒活化石

▲茅臺酒廠初創時期的張支雲(中間提桶者)

八十年裡,他精益求精,在年復一年的親身踐行中日積月累,通過眼睛看、鼻子聞、嘴巴嘗,將所有古法技藝融入自己的血液裡。

2011年,以“張支雲”命名的商標得以註冊,這位不識字卻一身本領的醬酒泰斗,隨著張支雲酒大步向前推向市場,逐漸走出行業圈子,讓更多人瞭解他用一生書寫的匠心。

而對於“張支雲”這個品牌,自然也賦予了傳承匠心的使命!

專注釀酒八十多年,80歲高齡創立品牌,現被譽為茅臺鎮醬酒活化石

▲張支雲把關以自己命名的張支雲酒

苦練內功保質量

遵循天地的造化,感受歲月的飄香,張支雲酒堅守傳統工藝,用心釀酒。

古人云鍾靈毓秀,在山川秀美之處,凝聚了天地間之靈氣,自然會孕育了出優秀的人才。其實,醬香美酒的釀造同樣要遵循天地之造化,這即是傳統,更是科學。

專注釀酒八十多年,80歲高齡創立品牌,現被譽為茅臺鎮醬酒活化石

▲易地實驗項目建設場景

1979年,張支雲作為技術支撐,參與茅臺酒易地實驗項目,儘管釀造環節與茅臺一模一樣,甚至酒麴、高粱、窖泥等原料都從茅臺酒廠拉到實驗基地,但結果仍達不到預期,這讓張支雲更加堅定,只有茅臺鎮這個小氣候環境,才能釀出純正的醬酒。

為達到純正醬酒的口感風格,張支雲品牌在茅臺鎮7.5公里核心產區建廠,充分利用優勢自然環境、水源和微生物,結合張支雲傳承的古法工藝,再造品質傳奇。

專注釀酒八十多年,80歲高齡創立品牌,現被譽為茅臺鎮醬酒活化石

▲點擊查看詳情

張支雲酒嚴格遵循“12987”釀造工藝,端午制曲、重陽下沙,每一瓶張支雲酒釀造週期都需要一年的生產週期,經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加曲,七次取酒,每一批張支雲酒比普通醬酒多存放一年,讓醬香的經典味道更佳醇厚。

對於一個白酒品牌來說,品質就是生命,張支雲,只做一款好酒。

專注釀酒八十多年,80歲高齡創立品牌,現被譽為茅臺鎮醬酒活化石

▲把控品質,傳承泰斗匠心

深耕文化做體驗

每一位喝張支雲酒的人,都有不一樣的故事。

隨著消費升級的推進,國民的精神文化追求越來越豐富,飲酒風氣也在發生改變。探尋美酒背後的故事、追溯傳統酒文化經典、感受美酒產地的風土人情,成為消費者喜聞樂見的酒文化談資。

張支雲酒,不僅僅提供一款優質的醬酒,從成立至今始終與客戶高度互聯,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綜合式酒文化體驗服務。

2019年6月,張支雲酒全國經銷商與VIP客戶齊聚一堂,開展中國白酒品鑑之道文化傳播的同時,執行總裁申潔萍現場分享了張支雲酒業傾力打造的“沉降式服務”:

通過張支雲醬酒文化體驗館、酒道館、品鑑學院、酒文化朝聖之旅,打造從酒文化傳播、消費場景體驗、知識普及、茅臺鎮釀造文化相結合的酒文化傳播生態體系,為新時代消費者提供全新的醬酒文化沉降式體驗服務。

專注釀酒八十多年,80歲高齡創立品牌,現被譽為茅臺鎮醬酒活化石

▲張支雲酒業開展中國白酒品鑑之道

專注釀酒八十多年,80歲高齡創立品牌,現被譽為茅臺鎮醬酒活化石

▲張支雲酒業亮相2019春季糖酒會

普惠萬家合時代

新時代、新氣象,作為名副其實的傳統行業,張支雲酒志在從消費者內在需求上普惠萬家。

中國白酒尤其是新銳醬酒品牌,應該擺脫教育者的姿態,從與消費者互動中,滿足消費者對探索各地區白酒文化、各香型質量評定、全程釀造工藝的內在需求,讓消費者知酒、懂酒,擺脫假酒鑑別的困擾,選最適合自己風格的美酒。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中國白酒是一個龐大的產業,2018年產值規模已高達8122億元,儘管如此,但消費者依然飽受假酒氾濫、劣質酒以次充好的困擾,這是整個行業所面臨的現實問題。

古人云:“倉稟實而知禮節”,糧倉充足了,就需要精神和文化的昇華,而倉實之餘美酒,不僅僅是喝的滿足,更應“知禮節”,知酒文化、知品酒品人生、知工匠精神、知健康酒、知健康飲用。這是時代需求,更是行業方向。

在實際踐行中,張支雲酒自成立之初,始終堅定紮根於消費者終端,在打造優質產品的同時,做優質酒文化體驗與服務,合時代普惠萬家。

注:鄭應才,民國時期茅臺鎮醬酒大師,回沙茅酒工藝集大成者,茅臺酒廠開創總工程師。培養了鄭義興、張支雲等一批醬酒泰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