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遊戲》:人生就是一場寂寞的遊戲

這是一本無解的書,書中向我們發起一個疑問:

你活在這個煙火氣十足的世界上,你會不會覺得孤獨?

那麼,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知道這本《寂寞的遊戲》是在《但是還有書籍》這檔節目看到的。朱嶽是一個文學編輯,他說這本《寂寞的遊戲》“寫得非常好,不比我讀過的任何一位西方大師遜色。”

《寂寞的遊戲》:人生就是一場寂寞的遊戲

“寫得非常好,不比我讀過的任何一位西方大師遜色。”

可這麼好的作品,卻鮮少人知道,在朱嶽的大力推廣下,賣出了兩萬冊,還獲得了“新京報-騰訊年度十大好書”、“豆瓣2017年度讀書榜單 中國文學(小說類)TOP1”、等獎項。

不得不說推廣的厲害,讓這麼一本優秀的作品展現在我們讀者面前。

《寂寞的遊戲》讓我產生閱讀的興致,是因為書的封面:一個小男孩蹲坐在鐵軌旁,手似乎在摩擦著地面,彷彿是在尋找著什麼?

圖片的下方寫著一句話:人一旦開始躲藏就很難停下來了,這點我始終深信不疑。

《寂寞的遊戲》:人生就是一場寂寞的遊戲

“人天生就喜歡躲藏,渴望消失。”

袁哲生在臺灣文壇有“冷麵笑匠”之稱。1998年出版小說集《寂寞的遊戲》。2004年4月6號,他選擇自殺。像掉落人間的雪花,一點聲響都沒有,孤獨的隕落。

臺大中文系教授梅家玲在《當寂寞成為遊戲》一篇書評裡評曰:“袁哲生開拓出寂寞書寫的另一面向”、“儘管作者苦心孤詣、頻以書寫召喚同道,探索生命的可能出口,但世不我與,知音難覓的慨嘆,仍不免要或隱或顯,化成書寫完成後的唯一幽渺迴音。”

知道袁哲生的名字不多,但喜歡的人會很喜歡。他的小說具有冷色調,有一定的美感,靜靜地流淌在讀者心裡。那不單單是將一顆石頭丟進河裡就會起漣漪的,而是直達人心,最深處的地方。

《寂寞的遊戲》涵蓋了七個短篇,描述了夫妻之情、同學之情、父子之情。每個短篇人物不同,卻有著共同的情緒——「寂寞」。

《寂寞的遊戲》:人生就是一場寂寞的遊戲

“人生就是一場寂寞的遊戲。”

最喜歡,最贊同袁哲生的一句話:“人生就是一場寂寞的遊戲。”

譬如“有的人記起了在一個遙遠的颱風過境後的傍晚,自己一人莫名地走在淹水的巷弄裡,一直走向佈滿紫色雲朵的天際那頭;也有人回想起在某個無聊的冬日午後,自個兒孤零零地坐在池塘邊等待魚兒躍出水面......”

看起來都是很普通的一件事,卻在袁哲生看來有著寂寞而無法與外人言說的“羞澀”。

“靈魂的“若干毫克”,原來人的生命確實有靈魂存在。”

在《靈魂的體重》這篇中得知了人的生命前後相差若干毫克,這若干毫克就是靈魂的體重。

“當週遭的朋友以愈來愈頻繁的次數詢問我有關“生命的意義”,或是“人為什麼而活”的問題時,我便一步一步地踏入了那古老而堅固的迷宮之中了。”

我們人對生命的探索是無止境的,因為好奇,因為尊敬。

若不是人與人之間的話題就只有那麼幾個,也許書中的“我”不會感到寂寞。但人與人之間的不應該只是說話這麼簡單,應該還有一方傾吐,一方聆聽。

“那些圍在他身旁的男男女女似乎很渴望他開口說話,因此,一旦見他嘴上稍有異狀,便探頭探腦地向前推擠起來,待乩童閉口不語之後,接著又是一大段沉默。”

這麼多人聆聽一個人說話,在“我”看來實屬難得,“我”甚至也想加入其中,企圖“透過乩童的口,聽到某個老朋友的聲音;那時候,或許那位乩童的體重會莫名其妙地增加了若干毫克也說不定。”

《寂寞的遊戲》:人生就是一場寂寞的遊戲

靈魂的“若干毫克”。

這是“我”在對某個老朋友表達思念的方式麼?如果是的話,這樣的思念卻有種內斂而又寂寞的意味。

“捉迷藏是一場溫馨且寂寞的遊戲。”

“我想,人天生就喜歡躲藏,渴望消失,這是一點都不奇怪的事;何況,在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之前,我們不就是躲得好好的,好到連我們自己都想不起來曾經藏身何處?也許,我們真的曾經在一根菸囪裡,或是一塊瓦片底下躲了很久,於是,躲藏起來就成了我們最想做的事。”

小時候喜歡玩捉迷藏,那是因為自己喜歡躲起來,喜歡自己窩在那個小角落,等著小夥伴來找我。

至今還能回想起被小夥伴找到的感覺,讓我覺得我是被在乎的。可我從不知道捉迷藏有另外一層的奧義,兒時最喜歡玩的遊戲就是捉迷藏。你躲起來,我四處尋找你。

但袁哲生的感悟讓我驚訝,看似幼稚的遊戲,竟然帶來沉重的發現:經由同伴的“看不見”,“我”所體會到的,卻是“自我的不在”。

“自我的不在”,找尋自我,卻到最終找不到自我,所以自我的不在。

多溫馨且又細思極恐的遊戲,還記得在玩捉迷藏時經常對蒙著紗布的小夥伴說:“來抓我呀,來抓我呀!”看不見,我被蒙著眼睛了,怎麼抓你?我連自己都找不到,如何去找別人?

《寂寞的遊戲》:人生就是一場寂寞的遊戲

“自我的不在”。

至始至終,這場遊戲只有我一人在玩,那些聲音只不過是自己內心的獨白,渴望被找到,渴望活下去。

人的渴望是可以穿透深海,可以穿透宇宙的,但有時這些聲音卻無法被真真切切的聽到。

“死亡就跟對發票一樣,早晚會中獎的。”

《沒有窗戶的房間》是《寂寞的遊戲》的第九章。

沒有窗戶的房間,一個封閉的空間,或者說袁哲生想表達的是一個殯儀館裡的大烤箱的空間。

這裡頭只有我一人,也許有空氣,那是我呼出來的二氧化碳。但還有一種情況,如果我成為了一具冰涼的屍體,沒有溫度,連二氧化碳都沒有,只有焚化爐裡燃燒的聲音。“我”是在殯儀館工作的,半工半讀只為了考上大學,可“我”覺得讀書沒什麼用,反而讓“我”對死亡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原本描寫殯儀館的一章,應該是對死亡有著不一樣的敬畏才是,可這裡頭卻有著諷刺,無所謂的感覺。倒是“我”悟出了一個道理,讓閱讀的我覺得有幾分意思:“死亡就跟對發票一樣,早晚會中獎的。不管你是他媽的吸血蝙蝠、九官鳥,還是什麼死變態,早晚都會賓果的,獎品就是下地獄的入場券一張和孟婆湯一碗。”

《寂寞的遊戲》:人生就是一場寂寞的遊戲

沒有人會覺得自己適合死亡的。

很多人都會畏懼死亡,沒有人會覺得自己適合死亡的,都是遲早的事。可卻有的人的作為令我覺得荒唐至極。活著那就好好活著,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不給他人添麻煩,自己覺得開心就笑,自己覺得不開心,那就自個兒找樂子做,做著做著就開心了。也不知道自己將來死後是否會通往地獄還是天堂,趁著這個時候的自己好好的,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寫寫文章,讀讀書,唱唱歌,最好是嘗試做些自己從未做過的事,挑戰下自己,別給自己留遺憾。

“一輩子很快就過完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一輩子很快就過完了,沒什麼大不了的。”在書的最後一章中出現了幾次,每一次的出現似乎讓人有種在自我麻痺的感覺。

人活在這世上,碰到的事,遇到的人,令自己開心的,令自己不愉快的,估計數不過來,也許都不記得了。

但換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寂寞的遊戲》的文字充滿了低溫,沒有感情的灰色地帶,樸素的色調,反而有種接地氣的樣子,易懂卻又讓人深思。

“一輩子很快就過完了,沒什麼大不了的。”似乎在提醒著人們不必在乎細節,隨心而活的樂觀。

一千個人看《寂寞的遊戲》會有一千種看法,但孤獨是每個人都會有的,而人生這場寂寞的遊戲,我們一直都在玩,玩到老,玩到離開這個世界為止。

《寂寞的遊戲》:人生就是一場寂寞的遊戲

《寂寞的遊戲》

你活在這個煙火氣十足的世界上,你會不會覺得孤獨?

那麼,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你活在這個煙火氣十足的世界上,你會不會覺得孤獨? (單選)
0人
0%
不會,煙火味十足,怎麼會孤獨。
0人
0%
會,諾大的城市,都沒有一個人可以說話。
0人
0%
我不care,一個人才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