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游戏》:人生就是一场寂寞的游戏

这是一本无解的书,书中向我们发起一个疑问:

你活在这个烟火气十足的世界上,你会不会觉得孤独?

那么,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知道这本《寂寞的游戏》是在《但是还有书籍》这档节目看到的。朱岳是一个文学编辑,他说这本《寂寞的游戏》“写得非常好,不比我读过的任何一位西方大师逊色。”

《寂寞的游戏》:人生就是一场寂寞的游戏

“写得非常好,不比我读过的任何一位西方大师逊色。”

可这么好的作品,却鲜少人知道,在朱岳的大力推广下,卖出了两万册,还获得了“新京报-腾讯年度十大好书”、“豆瓣2017年度读书榜单 中国文学(小说类)TOP1”、等奖项。

不得不说推广的厉害,让这么一本优秀的作品展现在我们读者面前。

《寂寞的游戏》让我产生阅读的兴致,是因为书的封面:一个小男孩蹲坐在铁轨旁,手似乎在摩擦着地面,仿佛是在寻找着什么?

图片的下方写着一句话:人一旦开始躲藏就很难停下来了,这点我始终深信不疑。

《寂寞的游戏》:人生就是一场寂寞的游戏

“人天生就喜欢躲藏,渴望消失。”

袁哲生在台湾文坛有“冷面笑匠”之称。1998年出版小说集《寂寞的游戏》。2004年4月6号,他选择自杀。像掉落人间的雪花,一点声响都没有,孤独的陨落。

台大中文系教授梅家玲在《当寂寞成为游戏》一篇书评里评曰:“袁哲生开拓出寂寞书写的另一面向”、“尽管作者苦心孤诣、频以书写召唤同道,探索生命的可能出口,但世不我与,知音难觅的慨叹,仍不免要或隐或显,化成书写完成后的唯一幽渺回音。”

知道袁哲生的名字不多,但喜欢的人会很喜欢。他的小说具有冷色调,有一定的美感,静静地流淌在读者心里。那不单单是将一颗石头丢进河里就会起涟漪的,而是直达人心,最深处的地方。

《寂寞的游戏》涵盖了七个短篇,描述了夫妻之情、同学之情、父子之情。每个短篇人物不同,却有着共同的情绪——「寂寞」。

《寂寞的游戏》:人生就是一场寂寞的游戏

“人生就是一场寂寞的游戏。”

最喜欢,最赞同袁哲生的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场寂寞的游戏。”

譬如“有的人记起了在一个遥远的台风过境后的傍晚,自己一人莫名地走在淹水的巷弄里,一直走向布满紫色云朵的天际那头;也有人回想起在某个无聊的冬日午后,自个儿孤零零地坐在池塘边等待鱼儿跃出水面......”

看起来都是很普通的一件事,却在袁哲生看来有着寂寞而无法与外人言说的“羞涩”。

“灵魂的“若干毫克”,原来人的生命确实有灵魂存在。”

在《灵魂的体重》这篇中得知了人的生命前后相差若干毫克,这若干毫克就是灵魂的体重。

“当周遭的朋友以愈来愈频繁的次数询问我有关“生命的意义”,或是“人为什么而活”的问题时,我便一步一步地踏入了那古老而坚固的迷宫之中了。”

我们人对生命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因为好奇,因为尊敬。

若不是人与人之间的话题就只有那么几个,也许书中的“我”不会感到寂寞。但人与人之间的不应该只是说话这么简单,应该还有一方倾吐,一方聆听。

“那些围在他身旁的男男女女似乎很渴望他开口说话,因此,一旦见他嘴上稍有异状,便探头探脑地向前推挤起来,待乩童闭口不语之后,接着又是一大段沉默。”

这么多人聆听一个人说话,在“我”看来实属难得,“我”甚至也想加入其中,企图“透过乩童的口,听到某个老朋友的声音;那时候,或许那位乩童的体重会莫名其妙地增加了若干毫克也说不定。”

《寂寞的游戏》:人生就是一场寂寞的游戏

灵魂的“若干毫克”。

这是“我”在对某个老朋友表达思念的方式么?如果是的话,这样的思念却有种内敛而又寂寞的意味。

“捉迷藏是一场温馨且寂寞的游戏。”

“我想,人天生就喜欢躲藏,渴望消失,这是一点都不奇怪的事;何况,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我们不就是躲得好好的,好到连我们自己都想不起来曾经藏身何处?也许,我们真的曾经在一根烟囱里,或是一块瓦片底下躲了很久,于是,躲藏起来就成了我们最想做的事。”

小时候喜欢玩捉迷藏,那是因为自己喜欢躲起来,喜欢自己窝在那个小角落,等着小伙伴来找我。

至今还能回想起被小伙伴找到的感觉,让我觉得我是被在乎的。可我从不知道捉迷藏有另外一层的奥义,儿时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捉迷藏。你躲起来,我四处寻找你。

但袁哲生的感悟让我惊讶,看似幼稚的游戏,竟然带来沉重的发现:经由同伴的“看不见”,“我”所体会到的,却是“自我的不在”。

“自我的不在”,找寻自我,却到最终找不到自我,所以自我的不在。

多温馨且又细思极恐的游戏,还记得在玩捉迷藏时经常对蒙着纱布的小伙伴说:“来抓我呀,来抓我呀!”看不见,我被蒙着眼睛了,怎么抓你?我连自己都找不到,如何去找别人?

《寂寞的游戏》:人生就是一场寂寞的游戏

“自我的不在”。

至始至终,这场游戏只有我一人在玩,那些声音只不过是自己内心的独白,渴望被找到,渴望活下去。

人的渴望是可以穿透深海,可以穿透宇宙的,但有时这些声音却无法被真真切切的听到。

“死亡就跟对发票一样,早晚会中奖的。”

《没有窗户的房间》是《寂寞的游戏》的第九章。

没有窗户的房间,一个封闭的空间,或者说袁哲生想表达的是一个殡仪馆里的大烤箱的空间。

这里头只有我一人,也许有空气,那是我呼出来的二氧化碳。但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我成为了一具冰凉的尸体,没有温度,连二氧化碳都没有,只有焚化炉里燃烧的声音。“我”是在殡仪馆工作的,半工半读只为了考上大学,可“我”觉得读书没什么用,反而让“我”对死亡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原本描写殡仪馆的一章,应该是对死亡有着不一样的敬畏才是,可这里头却有着讽刺,无所谓的感觉。倒是“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让阅读的我觉得有几分意思:“死亡就跟对发票一样,早晚会中奖的。不管你是他妈的吸血蝙蝠、九官鸟,还是什么死变态,早晚都会宾果的,奖品就是下地狱的入场券一张和孟婆汤一碗。”

《寂寞的游戏》:人生就是一场寂寞的游戏

没有人会觉得自己适合死亡的。

很多人都会畏惧死亡,没有人会觉得自己适合死亡的,都是迟早的事。可却有的人的作为令我觉得荒唐至极。活着那就好好活着,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不给他人添麻烦,自己觉得开心就笑,自己觉得不开心,那就自个儿找乐子做,做着做着就开心了。也不知道自己将来死后是否会通往地狱还是天堂,趁着这个时候的自己好好的,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写写文章,读读书,唱唱歌,最好是尝试做些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挑战下自己,别给自己留遗憾。

“一辈子很快就过完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辈子很快就过完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在书的最后一章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似乎让人有种在自我麻痹的感觉。

人活在这世上,碰到的事,遇到的人,令自己开心的,令自己不愉快的,估计数不过来,也许都不记得了。

但换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寂寞的游戏》的文字充满了低温,没有感情的灰色地带,朴素的色调,反而有种接地气的样子,易懂却又让人深思。

“一辈子很快就过完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似乎在提醒着人们不必在乎细节,随心而活的乐观。

一千个人看《寂寞的游戏》会有一千种看法,但孤独是每个人都会有的,而人生这场寂寞的游戏,我们一直都在玩,玩到老,玩到离开这个世界为止。

《寂寞的游戏》:人生就是一场寂寞的游戏

《寂寞的游戏》

你活在这个烟火气十足的世界上,你会不会觉得孤独?

那么,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你活在这个烟火气十足的世界上,你会不会觉得孤独? (单选)
0人
0%
不会,烟火味十足,怎么会孤独。
0人
0%
会,诺大的城市,都没有一个人可以说话。
0人
0%
我不care,一个人才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