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川區榮獲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典型單位

近日

農業農村部從中央確定的試點單位中選擇工作紮實、成效明顯、具有引領作用的北京市大興區等60個縣(市、區)作為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經驗交流典型單位,予以全國推廣學習,匯川區榜上有名

針對“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集體統一經營相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呈現出的“分得太散、統得不夠”的問題,為探索農村集體所有制有效實現形式,創新農村集體經濟運行機制,中央於2016年底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中發〔2016〕37號),2018年6月中央農辦明確遵義為全國50個市級試點單位之一,市委深改領導小組專題研究並於同年出臺《遵義市委、市政府穩定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遵委〔2018〕52號),拉開了遵義市全面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序幕。全市強化組織保障、強化宣傳培訓、強化探索創新、強化督促指導、強化成果轉化,按時完成整市試點改革任務。1853個應開展股份合作制改革村居已全面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成員界定和股份量化,100%組建成立村級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

在試點工作推進中,我市立足實際銳意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及領導的高度肯定。

一是出臺十條工作措施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工作重點、工作保障、工作要求進行明確和規範,有效指導了全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順利推進;二是在安排部署、示範創建、組織模式、服務發展方面融合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三變改革,得到省廳認可,並在全省農村改革會議上作經驗交流;三是圍繞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的定義、職責職能定位、與村支兩委的關係等重大問題,我市出臺了“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十條指導意見”,具備一定的立法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四是“遵義市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授牌啟動儀式”進入“新中國成立70週年成就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政策性成果在市委2020年1號文件中得以充分的體現。

當前,各地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正在按照“村社合一”的要求,通過“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三變’+N”的模式,履行管理集體資產、開發集體資源、發展集體經濟、服務集體成員的職責,漸趨走上規範化發展軌道,朝著完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的大道上奮勇前行。

2019年11月,遵義匯川、貴陽息烽代表貴州接受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第七督查組的督查。督查對我市和匯川區的工作給予高度肯定,匯川區被推薦成為全國先進典型之一。在印發省委、省政府的督查報告中指出“遵義市拿出1000萬元保障改革全過程,致信3個工作相對滯後的縣的縣委書記提醒履職盡責,有力保障改革各項試點任務穩步推進”,“匯川區改革工作程序規範、相關制度建立完善、資產管理網絡平臺建設有效、改革成果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