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過度友善正在扼殺你的人際關係!不能再做“老好人”

有些人在社交場合裡的舉止堪稱災難,他們的行為過於友善,這可能出於善意的動機,但總是讓人覺得不愉快,或極沒有禮貌。我們會在辦公場合遇到那些人——放聲取笑領導,希望在餐桌上取悅面前的先生或女士,或者在第一次見面時,就大加讚賞對方對於近期書刊電影的看法。過分友好的人犯了三個大錯:

第一,他們認為必須認同一切

如果別人說這個世界就要完蛋了,他們馬上就會點頭同意;如果一秒後,有人提出一個烏托邦式的未來預測,他們又會一樣表示同意。我們說出一些智慧的簡介,他們會顯得很興奮;我們說出一些蠢話時,他們仍然表現出興趣,他們的認同似乎是慣例性的,事實上根本沒有在聽。

你的過度友善正在扼殺你的人際關係!不能再做“老好人”

第二,他們是在亂誇一氣

他們誇讚我們所說的一切,但那些恰巧不是我們看重的東西。他們表示喜歡我們的傘,或信用卡是他們最喜歡的銀行辦的,或者椅子非常好看,使用筷子的姿勢好看極了......但如果這些與我們的意義感和成就感毫無關係的話,那麼就都不是重要的。每個人都快樂與被誇讚,但不走心的諂媚缺是一種侮辱。

第三,他們友善到近乎沒有人情味

指出我們的穿著多麼得體、工作多麼體面、家庭多麼完美。他們希望取悅我們,但也抬高了我們,使我們不能暴露出性格中的孤獨、憂鬱的背面。

你的過度友善正在扼殺你的人際關係!不能再做“老好人”

相比之下,不那麼熱情友好,但懂得分寸的人會牢記以下三點:

第一,意見不同不是件糟糕的事

交換觀點會讓氣氛熱烈,當我們沒覺得自己的尊嚴受到威脅時,就能從對手那裡學到有價值的東西。

第二,人們只想在他們真正驕傲的地方得到讚揚

貨幣之所以受人讚譽,是因為它能被自由消費,而真正討人喜歡的人知道,很多尷尬是必經的過程,所以當被這些人給予肯定,就會在我們心中引起強烈的共鳴。

第三,讓我們雀躍的並不是那些取悅我們的人,而是懂我們的人

他們同情我們的悲傷,願意在焦慮和遲疑的時候,陪伴在我們身邊。討人喜歡的人之所以討人喜歡,是因為在各種社會場景中保持自我,甚至在面對看起來相當可怕和水火不容的人時,也知道如何表現才能得體。他們本能地用自己的經歷來和他人共情。

你的過度友善正在扼殺你的人際關係!不能再做“老好人”

相比之下,過分友好的人忘記自己的好惡,迫於壓力過度謙卑,這樣的人不可能表現出內心的真實想法。使人舒心的魅力在於,對他人有一種非凡的洞察。因此,從核心的角度來說,一個人對自己的瞭解,是理解處世之道的關鍵,雖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但足以拉開差距。過度友善並不僅表現在一對一的交流中,這在現代消費社會中是一種普遍的、根深蒂固的觀念。

你的過度友善正在扼殺你的人際關係!不能再做“老好人”

過度友好的人犯的錯在於,他們想表現出一種真摯的謙遜,問題在於,對自己能不能照搬過去的做法取悅別人感到沒有信心。過度友好型的人告訴我們,想要成功地取悅他人,我們必須要先冒著惹他不高興的風險,坦率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吸引人的魅力來源於一種內在的安全感:我們可以承擔得起社交失敗,無論有什麼樣的結果都欣然接受。用這樣的心態去接近他人,也許是吸引人的最有效方式,我們必須冒著失去朋友的風險,才能為自己爭取到各種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