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板塊遭遇“組團”減持,投資者是“跑”還是“留”?

4月份以來,公告減持的公司數量持續增多。截至4月26日,共有325家公司的567個重要股東披露減持計劃,合計減持68.78億股。

就行業看,減持主要集中在醫藥、科技等熱門板塊,其中不乏大手筆清倉式減持,讓投資者懷疑大股東趁股價上漲緊急“出貨”。

下一步,踩坑減持的投資者到底是“跑”是“留”?業內專家認為,這要根據股東減持動機和公司基本面決定。

專家建議,投資者需警惕市場中估值過高的個股,關注對未來不確定性整體應對能力較強的行業,以提高投資勝率。

一天近60家公司發佈減持相關公告

據中國財富不完全統計,僅4月25日一天,就有58家公司披露減持相關公告。

其中,萬興科技(300624)持股 5%以上股東華睿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宗佩民、張愚擬通過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不超過307.9萬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79%。

旋極信息(300324)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陳江濤及其一致行動人擬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合計減持不超過3506.0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公司副總經理趙庭榮擬減持不超過64.6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4%。

公告顯示,減持動力大多來自公司股東的個人資金需求。此外,配合企業發展需要、經營投資安排以及被動減持,也是上市公司進行減持的主要原因。

此前在4月8日,愷英網絡(002517)就公告提示,公司股東騏飛投資因質押股票的股價低於平倉線未能履行補倉義務而構成違約,被動減持2149.44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9986%。

4月25日凌晨,愷英網絡再度公告,由於騏飛投資質押回購業務違約,被上海金融法院強制執行,已於22日、23日通過集中競價方式被動減持778.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36%。至此,愷英網絡合計被動減持2928.14萬股,佔總股本比例達1.36%。

根據4月24日的最新收盤價格,萬興科技、旋極信息、愷英網絡股價跌幅均在2.5%以上,分別報收78.48元/股、7.06元/股、2.66元/股。下週開市在即,評論區的投資者大喊“快跑”,紛紛預計上述公司均將迎來暴跌。

石油、醫藥、科技等熱門行業

遭組團減持

行業方面,通過對325家減持公司進行梳理,中國財富發現,共有42家擬減持規模超過5%,其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公司最為矚目,顯示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對公司造成不利影響。

主營工業潤滑油的高科石化(002778)就公告表示,由於自身經營發展需要,上海金融發展投資基金(有限合夥)擬通過大宗交易、集中競價及其他合法方式減持534.66萬股,合計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 6%,近乎清倉。

遭到大舉減持撤退的不止高科石化一家。統計顯示,醫藥類、科技類公司同樣是4月份A股的減持主力。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丁臻宇表示:“對於上市公司股東而言,在漲勢中減持要比在跌勢中減持難度小得多。此次醫藥股、科技股藉助於疫情暴漲,為股東減持創造了條件。”

信達證券研究開發中心高級策略分析師谷永濤同樣告訴中國財富,由於疫情影響,市場活躍板塊有限,因此醫藥、科技板塊的擁擠度不斷攀升,估值提高,致使大股東減持動力出現,儲備現金意願加強。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一季報業績透露出醫藥、科技行業的上漲潛力較大外,機構調倉路線也顯示上述行業仍存在股價上漲空間。

基金一季報數據顯示,公募基金總體倉位下調1.45個百分點至73.43%,但仍對醫藥、科技、農業等板塊進行了加倉。其中,醫藥業屢獲增持,已超越食品飲料成公募第一重倉行業。

伺機出逃or繼續持有?

投資者該怎麼辦?

就在股東們減持套利的同時,普通投資者“心態已崩”,紛紛表示“大雷暴出”,將整頓倉位,伺機出逃。業內專家則建議,投資者可根據股東減持的動機及公司基本面區別對待,不必一味逃跑。

“對於業績下滑、純粹藉助於概念炒作而大漲的公司,一定要謹慎。但是對於創投退出的公司,如果業績穩定、前景向好,則仍可繼續關注。”丁臻宇說。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投資者在選股時一定要首先考慮基本面。對於那些基本面不佳,且涉及清倉減持的上市公司,其短期內股價承壓,投資者可暫時規避。

谷永濤認為,雖然當前市場的整體估值不高,但部分短期市場表現較好的高估值板塊仍值得警惕,投資者需關注上市公司的基本財務狀況。以現金流儲備為例,如果這一指標不足,意味著公司對於後期的不確定性應對或不夠充分,公司未來的持續經營也會產生風險。

“提醒投資者一定要關注行業整體表現。如果行業整體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應對概率較高,那麼這一行業的投資勝率也會整體較高,值得進一步關注。”谷永濤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