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克聯手時空道宇發射雙星,李書福佈局商業衛星背後


領克聯手時空道宇發射雙星,李書福佈局商業衛星背後

吉利在商用衛星領域有了新進展。

4 月 24 日,吉利控股旗下領克汽車與航天科技公司時空道宇共同宣佈啟動兩顆低軌衛星(下稱雙星)發射計劃。

時空道宇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正是與 SpaceX 的老闆 Musk 有著同樣天馬行空性格的李書福。目前,時空道宇用於首次發射的雙星即將轉入衛星裝配後的各項環境試驗,預計將於 2020 年年底正式發射。

在那之前,它們還要完成如模擬火箭上升振動試驗、模擬零下 270℃的太空運行狀況的熱真空試驗等,並將於 6 月進行星箭合體試驗。

完成一系列試驗考核後,衛星便可以在符合質量標準的前提下,搭載航天科工研發製造的快舟火箭,正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入軌。

吉利控股即將啟程征戰太空,人們也會關心它為什麼要涉足這一領域。

1、商人眼中的太空生意

領克聯手時空道宇發射雙星,李書福佈局商業衛星背後

李書福首先是一個商人,他看到的商機很早便擴大到了太空。

早在 2011 年,吉利剛剛完成對沃爾沃轎車的收購。吉利當時還未擠入中國乘用車銷量前十名,這時李書福已經將目光投向了遙遠的太空甚至宇宙。

在當時的第八屆亞歐首腦會議上,他提出,「在紮根一個地球的同時,我們還應該放眼浩瀚的宇宙,那裡有無數個星球。人類應該以更加大膽和科學的態度,不斷探索與加快開發太空世界與宇宙未來,在保護與發展地球經濟的同時,完全可以開拓更加廣闊的宇宙世界。」

李書福不只是在唱高調。

2008 年,SpaceX 便獲得 NASA 16 億美元(含 12 次貨運發射服務)的空間站貨運合同。到 2011 年的時候,SpaceX 憑藉出色的成本控制,已經將獵鷹 9 號火箭的標準發射費用控制在 5400 萬美元以內。

到 2019 年 6 月,SpaceX 的估值已經發展到 333 億美元,一度超過了同時期特斯拉的市值。當然,後來特斯拉由於建上海超級工廠、量產 Model Y 等一系列消息的刺激,現在市值已經破了千億。

商業衛星領域藏著真金白銀。據麥肯錫預測,預計 2025 年前,衛星互聯網產值可達 5600 億美元至 8500 億美元。不過,這個領域同樣也有巨大的風險。

2015 年 6 月,獵鷹 9 號火箭發射不久後在空中爆炸,約 2 噸的運送物資隨之煙消雲散,其中包括針對的科研材料、硬件研究設備等。根據 SpaceX 的財報,這一爆炸事故讓公司直接損失了 2.6 億美元。其間接影響還有,SpaceX 當年計劃發射的 10 枚火箭減少到了 6 枚,因為有客戶因擔心風險轉向了其他公司。

Musk 能同時造車又發射衛星,李書福為什麼不能?

2018 年,吉利對時空道宇進行了戰略投資。

目前,時空道宇自主研發的首發雙星各分系統正樣產品已生產齊套。關鍵載荷完成地面應用驗證,性能指標滿足設計預期。到今年年底兩顆低軌衛星發射成功之後,吉利便邁出了第一步。

2、佈局衛星的價值

領克聯手時空道宇發射雙星,李書福佈局商業衛星背後

由於衛星入軌後可以提供高精度釐米級定位,所以發射低軌衛星,對吉利控股內部而言,最直接的受益方將是吉利的自動駕駛和共享出行業務。

目前,行業裡已經出現能夠實現釐米級定位的商業方案。

比如定位於 IoT 時代基礎服務商的千尋位置,便是通過北斗衛星和地上的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來提供動態釐米級、靜態毫米級的定位服務。到目前為止,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已經擁有 2500 多座北斗地基增強站。

千尋位置還發布了全國首款支持低速自動駕駛車輛規模化商用的高精度定位解決方案,並與菜鳥網絡、新石器、主線科技等公司達成了合作。在乘用車領域,其釐米級定位主要被應用於自動泊車功能,這方面千尋與上汽、長安等車企達成了合作。

當然,目前由於衛星和地基增強站的建設並未覆蓋全國,所以通過衛星和地基增強站來實現高精度定位還不是萬能的。

從已有的行業方案看,吉利與時空道宇合作發射低軌衛星,未來將可以通過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加速自身的自動駕駛進程。

領克聯手時空道宇發射雙星,李書福佈局商業衛星背後

比如,將定位技術應用在高速公路自動巡航(HWA)、車路協同(V2X)、AR 車道級導航解決方案和高級自動駕駛(HAD)等方面。

這些技術與吉利造車的主業可以形成有效協作。

吉利汽車自 2014 年啟動 G-Pilot 戰略後,已經實現了 ACC(自適應巡航)、AEB(自動緊急制動)、LDW(車道偏離預警)等功能。

截至 2019 年 4 月,吉利汽車實現了 45 萬套自動駕駛技術系統前裝量產。按照既定計劃,吉利汽車今年將逐步實現車道變更和自動泊車等功能,明年利用 5G 技術實現正負誤差 10 釐米級別的高精度自動泊車。

在共享出行領域,吉利還可以通過高精度定位技術、人工智能等服務對數據進行分析、對車輛進行監管,提供城市公共車輛監管、網約車監管、共享汽車監管服務。

從長遠來看,低軌衛星佈局形成後,時空道宇除了將打造立體出行生態,還將與汽車製造、大數據等行業融合。

時空道宇計劃推出國內首個航天 AI 數據雲 OmniCloud,將航天 AI 數據、工業互聯網等行業進行融合,以衛星技術(通信、導航、遙感)為核心,以衛星信息服務為內容,提供衛星雲產品、定製化行業解決方案等在線服務。以工業互聯網為例,可以通過在設備上加裝相應的傳感器,使設備廠商遠程隨時隨地對設備進行監控、升級和維護等操作。

可以看到,這些服務方案已經超出自動駕駛和共享出行的範圍,會進一步推動吉利控股向科技公司轉型。

3、鉅額投入的開始

領克聯手時空道宇發射雙星,李書福佈局商業衛星背後

吉利佈局商用衛星領域,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需要和能夠投入多少資金。

就在吉利宣佈雙星發射計劃的兩天前,4 月 22 日,Musk 創辦的 SpaceX 將第七批 60 顆名為「星鏈」的低軌衛星成功升空,讓這家公司的低軌衛星互聯網增至 422 顆。

據 Musk 此前透露,422 顆衛星可以支持衛星提供針對局部地區的衛星互聯網服務。SpaceX 也在聲明中稱,今年開始將在北美和加拿大提供服務。

接下來,SpaceX 還將以每 2 到 3 周發射 60 顆衛星的速度,在今年完成 24 次衛星發射。如果一切順利的話,SpaceX 今年將總計發射 1800 顆衛星。不過,如果要完成整個「星鏈」互聯網網絡的佈局,需要約 12000 顆衛星,預計整體花費將達到 100 億美元。

雖然 SpaceX 與特斯拉的實控人均是 Musk,但兩家公司在股權上並無實際關聯。相比之下,時空道宇與吉利控股的關係更為緊密。

天眼查數據顯示,浙江時空道宇科技公司的董事長為李書福,控股股東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持有股權比例為 70%,而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的股東為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和杭州吉行科技有限公司。時空道宇是一家由吉利控股實際控制的公司。

此外,吉利與 SpaceX 的投入或許並非一個量級。

幾天前,吉利控股放出關於招聘「火箭總師」的信息,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對此回應稱:「火箭是買的,衛星是自己做的。我們招火箭總師是為了星箭融合,不是為了自己做火箭。」

自己造衛星,然後購買火箭服務,一定程度上會減少火箭發射失敗的風險。換句話說,如果吉利覺得 SpaceX 的火箭發射服務性價比更高,還可以與 Musk 進行合作。

即便如此,吉利願意投入多少資金用於低軌衛星發射領域,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李書福曾經說過,吉利控股集團公佈近十年來全集團研發投入累計近 1000 億元,其中,2018 年吉利集團研發投入超過了 210 億元,佔銷售總收入的 6.4%。接下來,吉利是否會像造車一樣,對商用衛星領域進行大規模投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