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弗勒品牌侵權案勝訴,盤點機床工具行業“盜版與山寨”的那些事

幾天前,舍弗勒的品牌侵權案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舍弗勒是全球範圍內生產滾動軸承和直線運動產品的領導企業,也是汽車製造業中極富聲譽的供應商之一。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江蘇舍弗勒軸承有限公司、德國弗勒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兩家公司擅自使用了“舍弗勒”的企業名號開展媒體宣傳以及廣告宣傳。

2018年3月,舍弗勒正式向法院提起訴訟,經法院判決兩家被告公司的行為構成侵權。兩家被告公司停止使用“舍弗勒”字號,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企業名稱變更,不得含有“舍弗勒”字樣,並刊登聲明,消除給公司帶來的負面影響,連帶賠償300萬元人民幣。

近期,舍弗勒收到了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兩家公司侵犯舍弗勒知識產權案件的終審判決書。法院駁回兩家被告公司上訴,維持一審原判,舍弗勒獲得勝訴。

舍弗勒品牌侵權案勝訴,盤點機床工具行業“盜版與山寨”的那些事

其實,類似於舍弗勒的侵權案件,在機床工具行業同樣也是時有發生。一些企業的經營者總是為了利潤不惜觸犯法律的邊線,這種行為不僅對被侵權者造成了嚴重的損失,也讓自己喪失了信譽,最終不免落入法網。讓我們一起看看機床行業那些“盜版與山寨”的侵權案件吧。

1、千萬元研發機床被前員工山寨

廣東商鼎智能設備有限公司坐落於深圳市龍崗區平湖街道新木社區新園工業區,是一家擁有二十年的機械設備研發經驗,一直致力於專業製造電火花加工機床的優勢企業。

近年來,商鼎智能投入千萬元巨資組織專業研發人員攻克了鏡面電火花機床製造的關鍵難題,製造出了具有自主軟硬件產權的產品。新產品一投入市場,得到了不俗的銷量和良好的口碑。

誰知好景不長,在這款新產品銷售正火爆之際,有一位長期合作的老客戶向商鼎智能反映,一款無論外觀或是性能均與商鼎智能的電火花機高度相似的產品突然神秘的出現在了市場上,而且,價格還比商鼎的機器便宜不少,這使商鼎智能的負責人廖先生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之中。

舍弗勒品牌侵權案勝訴,盤點機床工具行業“盜版與山寨”的那些事

廖先生表示,商鼎智能的這款產品售價在25、6萬之間,而這款神秘的同類產品售價僅僅17、8萬,差價竟達8、9萬左右。

廖先生思前想後,認為自己的產品很有可能被“山寨”了。理出頭緒之後,廖先生花了近20萬元從這個廠家在公正人員的參與下訂購了一臺機器,封存後送到了廣東司法廳下屬的鑑定所進行鑑定。鑑定報告一出來,果不其然,此款電火花機床無論是外觀、硬件或是配備的軟件,均與商鼎智能的同款機床高度相似,確屬剽竊無疑。廖先生這才向公安局報了警,警方在商鼎智能的全力配合下,刑拘了該廠負責人。

原來,該廠的負責人就是廖先生多年前的一名員工,這名前員工一年前找到廖先生,以生意不景氣,想購買商鼎智能的電火花機床做中間商賺個差價為由向商鼎智能購買了一臺機床,之後其通過五個月時間破解了商鼎智能的相關技術。隨後,山寨機床就此出現在市場之上。

2、擅破軟件密鑰盜版 因侵權將被判3年

李某是一名軟件工程師,2006年其自主研發完成了用於數控機床加工高精密零件的線切割控制軟件系統(AutoCutV1.0),經過一系列測試和完善,於2007年12月研發成熟並取得國家版權局製作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擁有全部該軟件的知識產權。

舍弗勒品牌侵權案勝訴,盤點機床工具行業“盜版與山寨”的那些事

之後,該系統正式面向市場銷售。馮某所經營的蘇州某機電科技公司主要產品控制櫃就需要用到這套軟件控制系統,後來經過一番協商,李某、馮某兩人於2008月1月簽訂了經銷代理協議,馮某成為該套系統蘇州地區銷售代理商,雙方約定在2008年2月至2013年1月間合夥生產銷售這套數控控制卡,同時約定李某對控制卡內程序及密碼擁有所有權和知識產權,馮某不得對該套產品和系統進行篡改或修改,在經銷中不得對產品進行仿製或複製。

剛開始雙方合作情況較好,然而自2011年起馮某公司對軟件銷售不是很理想,雙方於是想終止合同。2012年5月雙方最後一起協商由馮某再銷售200個電路板,隨後終止了合同但沒有簽署協議。後來李某也自行成立了公司專門銷售其研發的軟件。2013年下半年開始,陸續有陌生人打電話給李某諮詢軟件故障維修問題,李某一問發現自己並沒有將軟件產品賣給對方,他隱隱感覺到自己研發的軟件可能被人盜版了。後來一查竟然發現是馮某偷偷揹著自己非法破解了控制系統密鑰,並大量盜版拷貝複製並付諸實際生產銷售,對其及所屬公司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由於對方嚴重侵犯了其享有的軟件著作權,2014年6月,李某決定向公安機關報警。

公安機關經過6個多月的縝密偵查,終於掌握了犯罪嫌疑人馮某違法犯罪行為的相關證據,並依法將其抓獲並對其採取取保候審的刑事強制措施。馮某到案後,對其侵犯李某著作權的供認不諱,並交代了自己為何要破解對方軟件並銷售的緣由。

原來,馮某在合約期間,自認為李某揹著他偷偷賣控制卡,但由於李某掌握了該軟件技術,馮某也一直未和李某溝通攤牌。一年下來,馮某始終心有不甘,於是產生了自己單幹的想法,於是他開始在電子論壇上自學軟件開發。2013年底,他偶然間看到了一篇關於芯片破解的帖子,裡面詳細介紹了十幾種芯片的破解方法,帖主最後還留下了聯繫方式。此時一個想法“找人破譯軟件”從馮某腦子裡閃過,他明知這麼做是違法的,但想到一來可以報復一下對方,二來也可暫時用來度過一下過渡期。他毫不猶豫聯繫了對方,最終花了3萬5千元成功請高手破譯這款數控軟件密匙,再自行將軟件燒錄至芯片中後,找加工廠將芯片和其他部件焊接起來做出成品控制卡,調試後即可安裝到設備中正常使用。

浙江省長興縣工商局根據舉報線索,會同公安部門破獲一起侵犯廣西壯族自治區著名商標——廣陸商標專用權的特大製售假冒電子數顯卡尺案,現場查獲涉嫌假冒的電子數顯卡尺1013把,標“廣陸”字樣的外包裝紙盒2萬餘個,顯數塊、電池蓋、尺條等配件上萬件,初步估計涉案金額在百萬元以上。

該局根據桂林廣陸數字測控股份有限公司打假人員舉報的線索,對轄區鄉鎮一家量具企業進行了檢查。執法人員現場發現廠房內有2名工人正用機床加工生產,廠房及倉庫內存有大量標有“廣陸”、“GUANGLU”字樣及圖案的電子數顯卡尺,以及大量該電子數顯卡尺的組件、外包裝紙盒和銷售單據等相關材料。經企業打假人員現場初步鑑定,該批產品均為侵犯該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產品。現場執法人員對相關產品進行了查封,並將企業負責人陳某帶回調查。

除了廣陸牌電子數顯卡尺以外,執法人員還在現場發現標有上工、上量、深量、創金、威海、桂量、哈量、三豐等各類國內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遊標卡尺商標的外包裝盒和卡尺配件近萬件(只)。當事人不能提供任何有效的商標使用許可證明。經初步認定,這批產品涉嫌侵犯上述商標專用權。

據悉,長興的這家量具企業主要生產半成品的量具及尺胚,以及部分成品量具。2012年以來,為擴大產品銷量,該企業開始專門製售假冒廣陸、上工等多個國內知名度較高的尺類品牌產品。其中,量具的尺胚部分由企業自行生產,外包裝及配件則委託外地企業加工而成,成品由廠內後期組裝。產品主要銷往本省的溫嶺、寧波及江蘇揚州、廣東深圳等地區。

4、前員工兩次洩露技術機密 企業經濟損失百萬

明明是自家獨有技術才能生產的刃具,卻在市場上發現了大量“李鬼”。哈爾濱正德科技開發公司是一家從事木工、紙張工業刃具研發、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在該領域銷售額排名國內第一。直到有一天,正德公司發現市場上突然出現了與自家產品工藝相似的仿製刃具且價格更低,導致正品銷量銳減。

2014年1月14日,正德公司通過上級主管部門——哈爾濱市商務局向市公安局報案。經排查,最終查實市場上的“李鬼刃具”系由浙江省金華市從事木工刃具行業的翁某生產。在突擊檢查時,專家現場鑑定,翁某工廠的焊接專用設備、硬質合金刨刀片焊後側面變形碾壓校直方法及專用設備,與正德公司已申請“非公知技術”保護的方法、專用設備實質相同,屬侵權行為。

據翁某某交代,2010年左右他與正德公司前技術人員韓某結識,二人協商後,翁某支付給韓某5萬元,委託其製作正德公司專有的生產硬質合金木工刨刀機床,並由韓某負責指導工人生產出成品硬質合金木工刨刀。2月,警方在哈市一出租屋內將涉案嫌疑人韓某抓獲。經審理,韓某承認將正德公司商業機密出售給翁某某。

據正德公司負責人介紹,韓某於2003年進入正德公司擔任技術員,與公司簽署過技術保密協議,後主動離職。韓某離職後,曾與朋友創辦過一家生產刃具的公司,被正德公司以侵犯技術秘密起訴,法院於2008年判處韓某所在公司停止侵權行為,並承擔案件受理費。這次把技術轉賣給浙江工廠,已是韓某第二次通過洩露技術機密牟利。

經查證,翁某某、韓某生產的“李鬼刃具”共實現銷售收入453萬餘元,實現利潤185萬餘元,為正德公司造成經濟損失近500萬元。目前,翁某某、韓某因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製造業要發展,需要的是一個健康、穩定的市場環境,而盜版、山寨、抄襲、剽竊他人專利,違規侵權以及“傍名牌”等行為則是“行業毒瘤”,不僅擾亂了市場,而且打擊其他企業創新的動力,對我國急需做強做大做精的製造業沒有任何好處。

二十年前,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深謀遠慮,重視企業的自主研發與創新,耗巨資打造了一支科研“軍團”,才有了今天的華為。試想一下,如果任正非從一開始選擇了“盜版與山寨”,還會有之後的成果嗎?所以,作為企業經營者,一定要需要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努力弘揚創新精神,走自主研發之路,創立自己的品牌,發展壯大自己。

點擊“瞭解更多”,幫您輕鬆買賣機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