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龙:整个七十年代审美的象征——阳刚俊朗、英气逼人的美男子

粉红色的乔治2020-04-2522:33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秋瑾

英雄末路常与美人迟暮并提,令人心生无限感慨。

又道“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肯人间见白头”——名将即为英雄,又与美人连在一起。

读来每每伤感万分。

01

狄龙,这位七十年代银屏上的英雄,他的一生,同时承载了美人和英雄的特质,

他鲜衣怒马的青年时代,是戏里的英雄,也是戏外的美男子,

他和姜大卫是七十年代初直至八十年代中期香港古装武侠电影的重要符号,他的健康俊朗的形象,成为那个时代人们心目中的优质偶像。

然而他却成为整个港星中颜值衰老最快的一位。

年轻时的他阳光帅气,活脱脱从古龙书里走出来的翩翩美少年,谈笑间有着春风化雨的力量:

狄龙:整个七十年代审美的象征——阳刚俊朗、英气逼人的美男子

俊朗阳刚的狄龙演遍了具有侠义之气的英雄,是不折不扣的银屏英雄。

狄龙:整个七十年代审美的象征——阳刚俊朗、英气逼人的美男子

他与姜大卫组成最早的基友“狄姜cp”,他俩共合作过28次,成为当时红极一时的当家小生。

但自《刺马》之后,两人的关系逐渐出现了隔阂,坊间关于两人谁的演技更好开始争论不休,从而也影响到了现实中两个人的关系,直至后来再难见两人同框。

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老东家邵氏公司的没落,出道近15年的狄龙开始走下坡路。

人们从电影院转向电视机,TVB开始渐渐崛起。很多电影演员都转签电视剧,而在电影圈一直春风得意的狄龙认为转投电视圈等同于背叛理想,他依然守着电影圈不肯离去。

狄龙:整个七十年代审美的象征——阳刚俊朗、英气逼人的美男子

到1985年,他与邵氏合约期满未被邵氏续约时,他方才意识到,属于他的高光时刻至此戛然而止。

其实,从古龙钦点的大侠到被邵氏解约的几年间,TVB早已捧红了郑少秋、周润发、梁朝伟、刘德华等男星,而狄龙的名气,依旧停留在电影圈。

他与电视圈几乎没有联系。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狄龙的星路已经开始一路下滑。

就连1986年他与张国荣主演的电影《英雄本色》也被三番配角周润发抢镜,曾经狄龙的影迷不无遗憾地感叹道:40岁的狄龙,看上去太过显老,发际线明显后退,眼袋增大,虽然影迷们依然爱他,但不可否认的是,曾经他身上的彩,几乎被岁月涤荡干净。

而近几年与他相关的最热门消息是他参演《乡村爱情》,有人说狄龙太掉价了。

掉价,也正是这个词误了狄龙的星途,时代在发展,人的思想跟上时代的脚步才不会被抛弃,私以为如果当初狄龙早点转型,他一定不逊色 于今天的周润发。

狄龙演技是有的,尽管他的颜值崩得有些严重,但反观发哥,到英雄本色时已经比他三年前的《上海滩》胖出几十斤,但他靠演技成功抢戏。当时的狄龙疏于身材管理,从气质及各方面都有一种英雄末路之感。

尤其是在剧中的那句台词,像极了他的演艺生涯:我不做大哥很久了。

是剧中人的心酸和无奈,但又何尝不是狄龙的心酸与无奈呢?

狄龙:整个七十年代审美的象征——阳刚俊朗、英气逼人的美男子

02

从七十年代的当红小生,到八十年代末期的末路大哥,狄龙的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心路历程。

一部《英雄本色》将票房毒药周润发变为票房保证,也让狄龙在最低迷的时候似乎又翻红。

甚至于狄龙当年来到北京,有的哥都叫他豪哥,还要给他免单,但生性直爽的狄龙说:那都是在戏里,钱一定要给的。

然而狄龙并没有像周润发一样通过这部电影重回巅峰。

进入九十年代后,香港武侠及黑帮电影盛行,电影银屏被成龙、李连杰、周润发、黎明、刘德华、梁朝伟等人霸屏,狄龙风光不再。

曾经的他与姜大卫、张彻的铁三角,与楚原、古龙组成的铁三角都已成昨日辉煌。

《英雄本色》后,狄龙接到邵氏公司负责人的电话,让他去客串角色,并有意提醒他,不是他翻红了,而是因为他太久没有好作品,观众怀旧而已。

此时的狄龙已不见往日的傲气,只要有戏拍,他都欣然前往。

一代巨星星光逐渐暗淡,令无数粉丝遗憾不已。

现在的年轻人知道他是因《还珠格格3》里的皇阿玛,但相对于张铁林来说,狄龙在年轻人当中的知名度要差很多。

当狄龙参演《乡村爱情》的消息爆出后,人们方再次忆起曾经英气俊朗风光无限的狄龙:

狄龙:整个七十年代审美的象征——阳刚俊朗、英气逼人的美男子

狄龙:整个七十年代审美的象征——阳刚俊朗、英气逼人的美男子

而今,他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但对演戏依旧有着十足的敬业精神。

为了融入内地的影视行业,他苦练绕口令,普通话虽然不算太标准,但比起香港大部分男星,他的普通话算是比较流利的。

他说自己比较笨,笨人就要多花一些时间,苦练勤练,哪怕是一个配角,也要尽力做到让观众看过后记住你。

他正是秉承着这样的职业态度从出道以来红了15年,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演艺事业。

人们都以为样貌富贵俊朗的他一定出身自富庶家庭,其实狄龙的人生充满坎坷,

只不过他所处的时代,存在着无限的可能,只要自己肯去拼搏,就能出人头地。

03

狄龙生于广东的一家普通农户家庭,自幼家庭贫困,经常穿着破底的鞋子,为了讨生活,他稍大一些去到香港谋生。

他当过酒保、旅店服务员、送过货、当过杂工,后来到服装店学徒,成为一名手艺不错的师傅。因为喜欢武侠电影,他特别崇拜当时的大导演张彻,心里生出一个武侠明星梦,因为喜欢武侠,他也喜欢李小龙,工作之余,他喜欢健身,并学习拳脚功夫。

这些经历为他后来的演艺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做了几年裁缝师傅的狄龙,和大多数干久了就想改行的人一样,寻找各种机会想转行。

无意中他看到报纸上有邵氏公司招聘演员的广告,他报着随便试试的心态去面试。

狄龙:整个七十年代审美的象征——阳刚俊朗、英气逼人的美男子

他健硕的身形,俊美英气的脸庞被当时心心念念期盼寻找新人的张彻一眼相中,开始全方位打造狄龙。

张彻对于狄龙来说是贵人,对狄龙有着再造之恩。

在他的全力打造下,狄龙学会了成为一个电影明星所需要的大部分技能。很快,狄龙便成为张彻电影中的御用男主,由他主演的影片深受观众欢迎。

在张彻的倾力打造之下,英气逼人、俊朗有型的狄龙成为整个七十年代最耀眼的华人男

狄龙:整个七十年代审美的象征——阳刚俊朗、英气逼人的美男子

星,除了李小龙,能与狄龙相提并论的,也只有姜大卫了。

“狄姜”被张彻和胡金铨多次打造成为双侠横扫华语电影,狄龙和姜大卫在当时风光无二。

但一山不容二虎,原本亲如兄弟的二人,在名利的纷争面前,最终分道扬镳,将近二十年再未合作,再聚首时都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

狄龙:整个七十年代审美的象征——阳刚俊朗、英气逼人的美男子

此时的他们,早已将名利看淡,不论曾经的他们对彼此的名气有多介怀,如今都已成为一种人生经历,印刻在他们的人生履历中,那些短暂的不快,比起他们在银幕上塑造的一个个侠士和英雄来说,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

人生如流水,生命本就是写在水上的字,不着痕迹,只可见浩浩东去的流水,却不见那些悲欢与得失,至于名利,又值几何?

狄龙,这位曾经的巨星,他可能只是红过一阵子,没有像发哥一样红一辈子,但是对于喜欢他的人来说,他是永远的巨星。

我不做大哥已经很久了——这是时代的选择,也是他的选择。

但在一代人心中,狄龙是楚留香,是封俊杰,是武松,是李寻欢…………

这是他的起点,他的落点似乎停留在了宋子豪身上——一个曾经风光无限但最终落寞的大哥。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代表着整个七十年代人男性审美——俊朗健康、英气逼人,浑身充满阳光和力量感的东方男性之美——狄龙。

在影迷的心中,狄龙是一个时代的精神,他从未老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