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類型知識科普(乾貨)

1、綠色農業:將農業與環境協調起來,促進可持續發展,增加農戶收入,保護環境,同時保證農產品安全性的農業。“綠色農業”是靈活利用生態環境的物質循環系統,實踐農藥安全管理技術(IPM)、營養物綜合管理技術(INM)、生物學技術和輪耕技術等,從而保護農業環境的一種整體性概念。綠色農業大體上分為有機農業和低投入農業。

農業類型知識科普(乾貨)

2、休閒農業:休閒農業是一種綜合性的休閒農業區。遊客不僅可以觀光、採果、體驗農作、瞭解農民生活、享受鄉間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遊樂。休閒農業的基本概念是利用農村的設備與空間、農業生產場地、農業自然環境、農業人文資源等,經過規劃設計,以發揮農業與農村休閒旅遊功能,提升旅遊品質,並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發展的一種新型農業。

農業類型知識科普(乾貨)

3、觀光農業:觀光農業是指廣泛利用城市郊區的空間、農業的自然資源和鄉村民俗風情及鄉村文化等條件,通過合理規劃、設計、施工,建立具有農業生產、生態、生活於一體的農業區域。

農業類型知識科普(乾貨)

4、工廠化農業:工廠化是設計農業的高級層次。綜合運用現代高科技、新設備和管理方法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全面機械化、自動化技術(資金)高度密集型生產,能夠在人工創造的環境中進行全過程的連續作業,從而擺脫自然界的制約。

農業類型知識科普(乾貨)

5、特色農業:特色農業就是將區域內獨特的農業資源(地理、氣候、資源、產業基礎)開發區域內特有的名優產品,轉化為特色商品的現代農業。特色農業的“特色”在於其產品能夠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和傾慕,在本地市場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外地市場上具有絕對優勢,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相對優勢甚至絕對優勢。

農業類型知識科普(乾貨)

6、立體農業:又稱層狀農業。著重於開發利用垂直空間資源的一種農業形式。立體農業的模式是以立體農業定義為出發點,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生物資源和人類生產技能,實現由物種、層次、能量循環、物質轉化和技術等要素組成的立體模式的優化。

農業類型知識科普(乾貨)

7、訂單農業:訂單農業又稱合同農業、契約農業,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所謂訂單農業,是指農戶根據其本身或其所在的鄉村組織同農產品的購買者之間所簽訂的訂單,組織安排農產品生產的一種農業產銷模式。訂單農業很好地適應了市場需要,避免了盲目生產。

農業類型知識科普(乾貨)

8、設施農業:設施農業主要是以智能溫室為主,智能溫室也稱作自動化溫室,是指配備了由計算機控制的可自動開啟天窗、遮陽系統、保溫系統、升溫系統、溼窗簾/風扇降溫系統、噴滴灌系統的高科技“智能”溫室。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在溫室內部提供一個最適宜作物生長的環境。

農業類型知識科普(乾貨)

9、太空農業:太空農業 以航天技術為基礎,開發利用太空環境資源而開闢的一個嶄新的農業領域。其中包括利用衛星或高空氣球攜帶搭載作物種子、微生物菌種、昆蟲等樣品。在太空宇宙射線、高真空、微重力等特殊條件作用下,誘發染色體畸變,進而導致生物遺傳性狀的變異,快速有效地選育新品種的空間誘變育種;利用衛星和空間站在太空環境下直接種養生產農產品,用於解決太空人員的食物來源,甚至返銷地面以補稀缺。

農業類型知識科普(乾貨)

10、光伏農業一體化併網發電項目,將太陽能發電、現代農業種植和養殖、高效 設施農業相結合, 一方面太陽能光伏系統可運用農地直接低成本發電。光伏農業也可運用在林業生產或水利建設上,比如太陽能水情監測報告系統、林業監測報告系統、水利灌溉系統等都需要利用光伏科技和太陽能。

農業類型知識科普(乾貨)

11、智慧農業就是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農業中去,運用傳感器和軟件通過移動平臺或者電腦平臺對農業生產進行控制,使傳統農業更具有“智慧”。除了精準感知、控制與決策管理外,從廣泛意義上講,智慧農業還包括農業電子商務、食品溯源防偽、農業休閒旅遊、農業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內容。

農業類型知識科普(乾貨)

圖文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