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富蘭克林到查理.芒格:高效能人士好好學習的三種思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看過了很多書卻發現這知識它怎麼都不進腦子。

我記得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我們窮極一生懂得很多道理,但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很多人對這句話都特別有共鳴,於是他們選擇把這句話摘抄在筆記本上,然後被被遺忘在牆角的書架上。卻很少有人思考為什麼我們過不好這一生?

今天要給分享給大家這三種從芒格先生身上汲取的對你的一生極為重要的思維方式。

從富蘭克林到查理.芒格:高效能人士好好學習的三種思維


1.逆向思維--抓住事件背後的本質

巴菲特說他一生遇人無數,從來沒有遇見過像查理.芒格這樣的人。

有句諺語是這樣說的:“我只想知道將來我會死在什麼地方,這樣我就不會去那。”

這句諺語的背後其實暗含了一種逆向思維。

從富蘭克林到查理.芒格:高效能人士好好學習的三種思維


查理.芒格思考問題總是從逆向開始。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才能夠得到幸福,查理首先是研究人生如何才能變得痛苦:要研究企業如何做大做強,查理首先是研究企業是如何衰敗的;大部分人更關心如何在股市投資上成功,查理最關心的是為什麼在股市投資上大部分人都失敗了。

那麼這種思維模式該如何指導我們實踐生活呢?當然根據每個人所需不同,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舉個例子比如在學習上如何才能成為全班第一呢?我們可以先觀察那些學習不好的同學他們是怎樣做的。你觀察到如:上課不好好聽講,自習課總是在玩手機,很少看書等等。

把自己觀察的結果進行分類歸納總結,如:環境方面;心態方面;自制力等綜合起來進行歸納,挑出最關鍵因素,然後自己嘗試著去避免。這種思維模式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都大有裨益。

從富蘭克林到查理.芒格:高效能人士好好學習的三種思維


2.知識思維--構建融會貫通的知識框架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讀了很多本書,但我卻不記得我到底讀到了什麼?

從富蘭克林到查理.芒格:高效能人士好好學習的三種思維


有人告訴我說:讀書就好像吃飯,雖然你不記得過去吃了什麼,但吃下去的食物早就已經成為你的骨頭和肉。一開始,我也是非常信奉這句話,但是現在細細想來,只是用來敷衍自己的藉口罷了。讀的內容都不記得,又怎麼能內化成知識呢?

說到知識那麼我們就來談談什麼是知識?又該如何獲得真正的知識?

我關注了很多公眾號,收藏了很多文章,也聽了不少講座。當時的我以為看到了和聽到了就是學到了知識。現在想想自己未免有些過於天真,真正把知識融會貫通其實並不是這麼簡單。

在奇葩說中,詹青雲和陳銘討論過類似的問題,能改變行動的知識才是知識,否則只是未經調用的信息而已。

所以能夠改變你行動的信息才是知識。


從富蘭克林到查理.芒格:高效能人士好好學習的三種思維


自己每天不停的在搜索引擎搜索,查閱的都只是信息,自己成了一個積極地信息收集器。而這些事情都沒有被用於指導行動,所以只能稱之為信息,而不是你內心竊喜自得的知識。

《娛樂至死》裡提到一個概念叫“信息行動比”,也就是你獲得信息和你的行動之間的比例,用來衡量信息是否具有有效性,用來強調無用的信息對人生的無意義。

例如當你看完一篇文章後,自己覺得很有道理,那麼這篇文章此時此刻只是一種信息,而你把這篇文章中的核心思維運用到生活實踐中,來幫助你解決問題的時候,這個信息才會轉變成知識。只有改進思考問題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信息才具有有效性。

衡量是否獲得知識的重要標準是:學習之後,你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到了改變。

例如公眾號上的某些文章,如果你不去閱讀,它就只是一堆數據,你讀完後,他就變成了信息,但只有改變你的行動後,信息才會變成知識


又如:我最近讀了一些斷舍離和收納整理的書,讀完之後,我對作者的理念十分贊同,當時我的內心活動是這樣的:“看!她就是這樣把家變整潔的,我也要試著這樣去做”於是我便展開了行動,把家重新佈置了一遍。當時覺得並沒有什麼,現在才反應過來原來那是知識。

從富蘭克林到查理.芒格:高效能人士好好學習的三種思維


3.臨界知識—提高認知深度的利器

有句話說得好“在山裡的是礦石,冶煉出來的是廢鐵,只有打造出來的利劍才能稱之為武器。”

成甲老師說:“臨界知識能夠更廣泛,更普遍指導我們行動的重要而基本的規律。” 通俗點來講就是在以往我們得到的知識中,只有少數知識能夠給我們帶來關鍵的影響,能夠指導我們的行動,而這就是臨界知識。


我記得一個老師曾經讓我們去感受Data Information Knowledge, Wisdom.的含義和區別。所謂data就是一個躺著的客觀事物,當你閱讀它之後,他就變成了信息:最後記住了這個Information就進階為Knowledge,最後當Knowledge最後積澱後為你所用,那麼他就成了Wisdom.

再舉個非常普遍的例子,習題買來不做只是廢紙,書買來不讀也只是廢紙,我們為什麼要做習題?目的就是為了鍛鍊我們的思維,然後緊接著內化為知識,而臨界值知識是課本,最基礎卻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東西。

人為什麼常常犯錯呢?

人們犯錯誤的原因是:漠視最基本的規律,而重視基本規律可以升級解決問題的方式。

學習知識就像滾雪球,不斷將新的知識與自己固有的知識連接,形成相互交互的知識地圖,擴展認知的眼界

從富蘭克林到查理.芒格:高效能人士好好學習的三種思維


在知識數量相似和知識獲取速度相似的情況下,我們的產品和策略能否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可能越來越取決於知識的深度。

比如在眾多同行中如何脫穎而出?要思考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深挖客戶需求,理解深度的不同決定了結果的不同

在分析問題的時候,能夠跳出問題的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況:在尋求答案的時候,能夠根據理由可信度判斷是否接受這個結論。分析具體現象後,去找規律。找到解決類似問題的方法,由表及裡。

從富蘭克林到查理.芒格:高效能人士好好學習的三種思維


好的思維方式能讓你受益無窮,而抓住問題的本質才是關鍵。

構建思維模型學會跨學科解決問題,才能夠構建知識財富的框架,永遠不要只拘泥於自己擅長的領域,而是要學會多個領域融會貫通。




文|木木西醬 終身讀書者,讀書實踐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