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的“囧系列”分別都表達了導演的哪些觀點呀?

老貓醉愛影視


大年初一凌晨三點多,我看完了《囧媽》,在豆瓣給出了三星差評後決定有時間重看一下囧系列,於是有了這篇拖延的吐槽。

如果你還沒看《囧媽》,建議你就不要看了。這篇文則是如果有時間且無聊可以看,我不會寫影評,充其量寫寫觀後感,加上這次重看囧系列把我看傷了,這就是篇充滿情緒的吐槽。

囧系列的開始真的囧到我了

我認知出現錯誤,重看《人在囧途》才發現導演不是徐崢,是葉偉民。這部片多年以後還是囧到我了,尬出天際的弘揚主旋律——找遍旅館還錢包的售票員和為了孩子們騙錢的毀容女教師,啊,我邊看邊控制不住地皺眉(看完皺紋都要多了兩道)。

本來對這部電影還有時光濾鏡在,再說爆米花電影也不適合二刷,但是知道它抄襲了《落難見真情》,並且看完原版後氣得我把之前評的三星改了二星。有評價說它本土化很成功,你聽這話是不是高級黑。推薦《落難見真情》,劇情設置和笑點都很自然,而且很溫情。

基情滿滿的《泰囧》

真正屬於徐崢的囧系列開始是《人再囧途之泰囧》,我會出現認知錯誤,大概也有囧二的片名藉著囧一熱度的原因。他們的官司具體見電影界的王語嫣/趙括——畢志飛的科普,本質一嘴毛罷了,囧一選擇性忘了自己抄襲起家。

《泰囧》是整個囧系列裡最好笑的一部,沒有硬拗人間真情大愛,就是好笑。但就像【囧】這個字已經是過去的網絡流行字,片裡的很多笑點今天來看都過時了(我的觀影量比之當初也多了,多少有點量變達成質變吧)。

在囧一里兩位主角間稍顯模糊的CP感,在這部裡因為刻意營造而CP感爆棚。徐朗(徐崢 飾)喊王寶(王寶強 飾)為寶寶、曖昧不清的臺詞、兩人的泰國囧途在王寶的日記裡完美替換成蜜月之旅……

沒了頭髮,人也變精的【不高興】徐朗,在染了頭髮,煩人更甚的【沒頭腦】王寶面前基本就是渣攻回頭。先是一再利用王寶,中間被潛移默化感動,最後時刻放棄生意選擇泰國傳奇。

他倆還有首【官方CP曲】叫《我就要和你在一起》,咦,我能說我在重看完囧二特意去B站搜了下他們的CP向視頻嗎,大神up主還加上了最佳配角渤哥搞了個三角戀出來。

港樂和魚刺撐不起《港囧》

目前囧系列最低分《港囧》在我看來是最有思考的一部囧,但無奈創作水平有限,以致於影片淪為一部大型港樂混剪MV。

港樂配《港囧》是很妙的主意,但總有點兒強行貼劇情,尤其當《一生所愛》響起來時我差點就開彈幕口吐芬芳了。徐來(徐崢 飾)戴在頭上的頭盔怎麼可能是至尊寶的金箍,他的初戀不過是大眾化的意難平。炸掉的頭盔好像黑色玫瑰還蠻好看,唉,但這種小細節對整體水平又沒影響。

徐來(徐崢 飾)的中年危機是卡在喉嚨裡的魚刺,可是它的形成和發展都很莫名其妙。楊伊(杜鵑 飾)這個角色只會讓人感覺美則美矣,兩人之間流水賬似的感情完全不會讓人入戲,也不會感動,所以更襯得放棄港大留學,給徐來買畫廊的蔡菠(趙薇 飾)何其偉大與無辜。

電影裡有一句臺詞我很討厭,那一瞬間我甚至覺得這就是創作者內心真正的剖白。看似在講愛情,但女人在這部片子裡的角色仍然只是功能性角色,沒有靈魂,一切領悟都靠主角自身的頓悟。

玻璃上的三角站位就像影片想要深挖卻終究浮於表面的主題,青春、婚姻還有愛情,它什麼都沒有講好,急於表達與擺脫《泰囧》的影子,卻又充斥著大量一脈相承的囧式搞笑。

包貝爾飾演的蔡拉拉又遠沒有王寶強的王寶討喜,他不該故意模仿王寶強,似人者死,何況王寶強詮釋的那種沒頭腦很多時候也是真的很愚蠢煩人。

《港囧》很可惜,論深度強過《泰囧》,但這種淺嘗輒止的探討又讓它在好笑方面差《泰囧》很多。曾經在《泰囧》裡的隱晦的情色擦邊球,在這裡變成了一條主線的中年無後危機也並不現實,明明透著惡俗又想要給它披上愛情的外衣。

超現實主義而不現實的《囧媽》

在《囧媽》宣佈全網免費觀看的時候我真情實感覺得欠了徐崢導演一張電影票,但在我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就知道我不欠他電影票了,甚至覺得浪費我的電費和網費。

一部從片名都在突出主題的電影,看完卻沒讓人get到母子親情。片中關於母愛的表現和《港囧》裡描繪的初戀故事如出一轍,刻板印象,流水賬,唯一可看的是吵架戲。可到後面才發現這吵架戲其實是鋪墊父母愛情。

當片子進入中後半段就越來越超現實主義了,雪地熊出沒,冰原熱氣球。看了徐崢在娛理的採訪明白了他想表現什麼,但是對不起,你這隻有魔幻沒有現實。

我覺得和母親一起坐火車並不魔幻,以前上學時總碰到從東北坐很長時間火車去河北的旅人,別說和母親,一家人一起也常見。趕上節假日買不到臥鋪票,甚至連硬座都沒有的人比比皆是。

《囧媽》吸引我的點是和母親一起坐火車去俄羅斯這樣聽起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的設定,可惜它到最後垮得離題萬里。

密閉的火車車廂明明有更多故事可以發生,可是這部片裡講了什麼?說了和母親的相處完全就是流水賬,隔靴搔癢,前半部分我看到的是一個如網絡世界裡標籤化的母親,而不是徐伊萬(徐崢 飾)的母親(黃梅瑩 飾)。

中途加的俄羅斯大妞和走錯車廂還不如沒有,也就是和來客串的沈騰換車廂還算貼主題且好笑,不過宣傳期就笑過了。

我說母子二人的吵架戲碼是為父母愛情做鋪墊,因為徐伊萬指責母親管自己太多,放狠話說自己父親就是被母親氣死的。但是後面母子二人在冰原談心,母親講徐伊萬的名字是因為他當年和丈夫的定情電影叫《伊萬的童年》,她是婚後被酒醉的丈夫家暴,所以不許丈夫喝酒。

恐婚如我,看到這裡真的是害怕了。愛情和婚姻不一樣,生的孩子還不乖,雖然這個乖多少帶了控制慾。但徐伊萬已經不是乖不乖的問題,是人到中年還沒長大。

徐伊萬和妻子的感情線也就是添個花頭,當張璐(袁泉 飾)出場沒多久說出你能抱抱她嗎這種話的時候我都頭皮發麻,這也不中國式家庭啊。

我給了《囧媽》三星除了對導演徐崢的濾鏡加持,也是因為片中的母親最終站在舞臺上唱歌的時候真的發著光。如果說前三部囧裡的女性角色還都是功能性角色,這一部裡的母親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儘管電影整體不如人意。

一位年輕時自由戀愛的女性,婚後遭遇家暴卻還是因為母性而選擇隱忍,年老時勇敢追夢,唱一首《紅莓花兒開》是獻給她自己的青春讚歌。

重看完囧系列的我看徐崢和囧系列

文章標題是化用了《囧媽》裡的母親說自己的兒子長大了,我覺得現實世界的導演徐崢這麼多年還沒有長大。

徐崢在《十三邀》裡說自己好想和婁燁合作,擔心對方覺得他太商業化。我看完《囧媽》後的第一想法是徐崢拍商業電影的水平退步了,拍攝過程艱難,特效燒了很多錢,有意思的小細節這些都不能作為一部電影好看的因素。

當年《泰囧》的小投資高回報的囧系列神話在《港囧》傷了很多人的心之後已經破滅大半了,《囧媽》如果上院線恐怕結果會更糟,免費觀影還有很多人有濾鏡加持,不好意思說難看,但真花錢買票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其實拍出來給觀眾看的電影就一定會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這與創作者是否犧牲或者犧牲多少完全不掛鉤。

徐崢那期《十三邀》裡,許知遠在開頭說徐崢是【早成和晚熟的人】,但並沒有回答未來會有什麼阻礙徐崢。

正片裡的徐崢自己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太習慣待在自己的安全區。囧系列的片名,明知道囧字過時,但因為安全還是沿用。

創作者在作品裡多少會有自己的影子,我看徐崢在囧系列裡的投射就是那個內心一直渴望冒險,卻又害怕的中危主角徐先生。

囧系列一以貫之的主題是中年男人的困境和成長,困境倒是都現實,成長是《泰囧》裡面相對自然有趣。《港囧》和《囧媽》是同一個毛病,太想表達好卻連好看的故事都沒有講好。

我只是普通觀眾,我看電影是看導演用鏡頭語言講故事。

雖然我對導演徐崢的濾鏡已經差不多碎了,但我依然喜歡演員徐崢。我希望他能拍出更好的囧系列新作或者脫離囧的其它優秀作品,可以不走出安全區,但是擴大它總不是壞事,我也真誠期待著徐崢導演日後可以和婁燁導演合作。





貓娘呦


2010年的《人在囧途》算成整個“囧”系列的開篇之作,已經有了的四部“囧”系列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多相似之處,而這些相似的點便基本構成了整個“囧”系列的故事脈絡。

2010年的那一部《人在囧途》,主角李成功(徐崢)遠在外地辦廠,妻子與老母則住在老家,由於分隔日久,李成功出軌了,就在這個春節假期,李成功要回家與妻子攤牌。之所以沒有和妻子離婚,那個救贖點是在李成功回到家中以後,情人丟下的那份信以及妻子的大度(雖然不太理解妻子的這份容忍)。

2013年的第二部《泰囧》,主角徐朗(徐崢)為研發油霸,四年時間與妻子女兒形同陌路,答應帶女兒去的海洋館食言五次,就在油霸即將成功的關口,徐朗同時面臨與妻子的離婚事情,家庭破碎就在眼前。在徐朗與王寶最後一次吵架分開以後,徐朗看到了王寶寫下的日記,以及王寶母親罹患“老年痴呆”的事情,但彼時的徐朗雖然很有觸動,但並沒有回頭而是繼續前往了寺廟尋找老周,但就在那裡,他竟然放棄了“授權書”,放棄了“油霸”,而是選擇了迴歸家庭。

2015年的第三部《港囧》,主角徐來(徐崢)畢業時與初戀女神分開,繼而與大學同學蔡菠結婚,蔡菠家中有廠,實力雄厚,倒插馬許多年的徐來已經無比厭倦現在的生活狀況,就在這次去香港的旅途中,初戀女神同樣也在那裡,二人即將重逢相遇,蔡菠與徐來的婚姻遭遇重大挑戰。

2019年的第四部《囧媽》,主角徐伊萬(徐崢)與妻子共同開發了暖霸,在商業經營日漸成功的映襯下是夫妻二人的感情愈發冷淡,婚姻遭遇到破碎危機。一場“囧途”中,我們看到母子二人的矛盾,也看到了母親失敗的婚姻與家庭破碎的原因,也明白了人到老年後想完成心願的那份執著。《囧媽》就像一輛從中年開往老年的列車,整個旅途遇到的問題都暗藏其中,這場旅途我們陪著徐崢一起變成熟,也理解了那些曾經不在意的母愛。

四部“囧”系列,修補家庭出現的各種問題,救贖婚姻、拯救生活現狀,便是整個囧系列的故事脈絡,而它們用的方法同樣是差不多相似的。

四部電影的救贖的方式便是通過“人在路途”,以及另一個陪伴他一起完成這一切的“囧”搭檔。同樣在每一部電影中,也都設置了一個極其明顯的“救贖點”,最終讓主角完成了救贖。


隨心視聽


表現了!導演出資。我就拼唄



人在囧途


豬豬俠的日記本


善良,樂觀


blue雙魚子


人生快樂就好


賊人坨


搞笑,樂觀,真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