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有些年輕人不顧及父母的感受,不惜重金追星?

品味人生1659320


這是家門不幸的現象。追星就像網癮一樣。是價值觀扭曲的一種表現,很自私的滿足自己的某種心理需求。前幾年有追劉德華的女孩兒,父親為此丟了性命。現在生活潦倒。一事無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明星也是一種職業。她們的人設更多的是包裝出來,應該從小教育孩子,不要有崇拜心理。看事情要看本質,要實事求是。

比如說明星的偷稅漏稅,娛樂圈的魚龍混雜,明星不潔身自好。這些弊端都是她們人設的組成部分。都應該對年輕人實事求是的講訴。

同時應叫你年輕人們一些,像老一輩革命家的故事,奮鬥正能量。


土木愚工


我覺得現在有些年輕人的價值觀真的扭曲,父母辛辛苦苦供他們上學,最後書都白唸了?

網絡時代,飯圈文化,偶像質量在降低,粉絲能量卻在高漲。讓我感到費解的已經不只是追星這個行為,還有某些明星本身到底有哪些閃光點值得被數量如此龐大的人群追捧。我經常看到一些自身所在領域技能學藝不精的明星,比如演技很差的演員,唱功不及格的歌手,甚至有些藝人私生活糜爛,吸毒、三觀不正,這樣糟糕的形象,為何他們的一顰一簇還能引來年輕人的尖叫?

過去造星的門檻很高,如今隨隨便便一個主播、一個博主,就能輕鬆擁有幾百幾千萬的受眾。我們當然鼓勵“網紅們”創作優秀作品的同時有所受益,但是許多自控力差的年輕人,無節制地打賞、在引導之下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高消費,而且往往花的都不是自己的錢。

再者,讓我感到可悲的一點是,想比這些年輕人對於明星的熱愛,對自己父母的孝順能佔其中百分之幾?他們不在乎父母的感受,卻時刻關心著一個陌生人吃了什麼、去了哪裡,生病了第一時間留言問候……既可悲,又可笑。

究竟是我們落伍了,還是這些年輕人生病了?



廣參堂鮮生


我認為現在這些年輕人狂熱的追星完全完全是不理智的,而他們的這些不理智的行為是因為某些媒體的引導,強化形成的。而我們現在更需要的是媒體引導咱們的年輕人多讀書,讀經典書,更多學習歷史知識,少走彎路。從小培養書法,繪畫,體育競技,音樂方面的技能,不能無所事事,因為空虛而沒有正確目標。現在很多年輕人缺失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完全沉迷於虛幻的感觀認知,虛擬世界體驗。再加上不良主播,名星產業鏈條的無孔不入的誘導,因而做出打賞,追星的不理智的行為,最終成為自媒體產業鏈下的消費者,買單人;更可悲的是消耗了他,她們這一代的寶貴時間,一去不返的青春,父母輩省吃儉用拼搏集累的積蓄,真正的可悲,可嘆!


雲中的橄欖樹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心]

重金追星,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為。

作為一名00後,以下是我的看法。

追星是每個人的權利,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度”。如今,社交平臺,媒體運營日趨發達,我們已經注意到許多知名明星、網絡紅人經常會上熱搜,這也讓我們更近距離的瞭解他們,我們可以擁有自己的偶像,但是花重金追星卻是非常嚴重的錯誤,揮霍父母的血汗錢,能得到什麼?偶像本應該是起到一個領導的作用,為粉絲帶來正能量,如果一個偶像得知自己的粉絲不顧一切瘋狂的在自己身上砸錢卻無動於衷甚至沾沾自喜,那他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偶像。甚至像被一個被名利矇蔽雙眼的惡魔。既然,我們的重金換不來偶像的幸福,換不來他健康的身體,換不來他怡然自得的生活,那我們做這些又有什麼意義呢? 與其每天花大量時間去關注屏幕上那些難以企及的人倒不如多花時間關心我們身邊的人。

我曾經有過一段時間沉迷於追星,會在做夢時都能夢到自己的偶像,但是,我只是簡單地買了幾張海報,貼在自己的房間,每天忙碌的學習生活讓我顧不上多想,只是閒暇的時候關注一下有關他的消息。父母含辛茹苦供我們長大,我們怎麼能不顧他們的感受用他們的血汗錢去追星呢? 如果你真的想看他的演唱會,就為自己定下目標,努力學習賺更多的錢,來一場轟轟烈烈的說看就看的演唱會旅行[呲牙]如果你真的想見他,就努力學習,去他所在的城市,讓他成為你學習的動力,等到將來成為和他一樣優秀的人。

對於娛樂界的明星,我們不能徒有其表,我們要追崇那些有高尚品質的偶像,並學習他們的優點,把它們發揚光大,這才是一個粉絲真正應該做的[心]


糖糖書影教育


現在年輕人只顧自己的感受,很少顧及長輩。也是因為長輩太寵年輕人了。


劉儒紅


如果明星能成為你努力奮進,奮力拼搏的動力完全可以,但不應該為了追星而追星,不要純的為了顏值。我相信每個人都是看到了這個偶像身上的某一個閃光點開始追星,但應該有度,不應腦殘。

同時,還需要注意一點是存在即合理,但是能夠出現這種現象一定是多方面的影響和責任,比如,教育,父母,社會環境等等,不應該全部都怪罪的某部分年輕人的頭上。


田小甜ing


現在的年輕人追星正常啊。

奉勸各位凡事適可而止,你可以把明星當做你的性情愛好,決不能當飯吃!

還是有停父母的建議,因為父母也年輕過,也是從追星過來的[捂臉][捂臉][捂臉]



誰沒有年輕過,所處在時代不同罷了。現在的孩子能夠輕易獲得海量信息,真得不用待過擔心會比我們差多少,你只需擔心你會不會跟不上孩子的思維。


金女融鑑


完全不能理解這類人,追星應該是娛樂而不該是全部。


Lily學堂


追星沒錯,但一定要有個度,畢竟在你的生活中他不能為你帶來什麼,有時間多陪陪爸媽,比什麼都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