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環太平洋》系列電影中登場的機甲

《環太平洋》系列屬於美國科幻怪獸電影,主要講述了人類為了抵抗怪獸的進攻,研製出了高大的機器戰士與來犯怪獸進行對抗的故事。

片中一共出現了五款類似《新世紀福音戰士》的機器人,均由人類自行設計,但個子要高很多。有意思的是,機器人的設計細節,包括重量、高度、速度、武器、減震器、阻尼器等都有交代,非常適合宅男和Geek的考據心理。特別是雙操作系統神經連接,則很容易讓人想到《新世紀福音戰士》裡的碇真嗣和渚薰。圓了萬千宅男心目中縈繞多年的駕駛機器人打怪獸的夢。

今天盤點電影中出場的機甲:

1.暴風赤紅

盤點《環太平洋》系列電影中登場的機甲

中國“獵人"機甲戰士,純鈦內核,無雜質,每一條肌肉五十個柴油動力引擎,重1722噸,高76米,主要在香港戰場作戰,在中國江蘇省常州市組建完畢。是片中唯一一個需要三人駕駛的機甲戰士,由三位香港三胞胎華人所駕駛,每人控制一條手臂,他是五個機甲中格鬥、肉搏頂尖的機甲戰士,最獨特的是他有三隻手臂,從遠處看像一隻巨型紅蜘蛛一般,柔韌性非常強。

左臂是這款機甲最大的亮點,具有生物識別功能,可瞄準怪獸骨骼精確攻擊,能在遠距離一炮秒殺怪獸,被譽為世界第一狙擊手,近戰又能變形為爆破裝甲式的旋轉刀,與怪獸搏鬥,性能卓越。

其外形出色,採用大獨眼造型,頭部具有變焦望遠鏡功能,頸部非常靈活,右臂配有雙拳,可以發出鋒利的旋刀,旋刀的配合,再加上敏捷速度,可以變成暴風的格鬥必殺技:雷雲陣型,可以在肉搏戰時發揮效力。作為五款機甲中最輕的一款,因此速度方面比較佔優勢,以上的武器使他成為了極端駭人的末日打手,它的警惕性、攻擊性以及防守力都能得到極大的提升,並且這個格鬥王在香港南部港口殺死了七頭怪獸,殺敵數在所有機甲中排行第二。

2.危險流浪者(Gipsy Danger)

盤點《環太平洋》系列電影中登場的機甲

美國版“獵人”機甲戰士,主要在美國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作戰。同時成功抵擋了怪獸五次攻打(第五次戰鬥中損毀)。重1980噸,高79米,主要強調速度和格鬥能力,劇中先頭則是羅利兄弟駕駛,但由於2020年那場戰爭中羅利的兄長殉職,後期是羅利和MAKO一起駕駛流浪者。

採用最常見的雙人操作系統,注重頭部、前胸、後背、肩膀等要害位置的防護,且採用了核動力進行驅動,雖然造價高昂,但免去了常規動力機甲戰士在補給和維修上的繁瑣程序。另外據設計圖紙顯示,美國版機甲戰士具備一定的海水利用技術,動力性和下盤穩定,主要強調肉搏戰鬥,並且在2020年流浪者戰敗之後,機甲被重新修理,為了提升流浪者的攻擊、防護、電武器、核武器,他都有所提升。

3.探戈狼(コヨーテタンゴ)

盤點《環太平洋》系列電影中登場的機甲

日本“獵人”機甲戰士,是第一代機甲,高82米,重2312噸,主要在東京戰區作戰,是最早建造出來的機甲戰士,背後的高炮、逃生艙是這款機甲的亮點和獨特之點。

2015年就組裝完畢了,僅用了十四個月,因此日本的機甲戰士開發時間較早,該款機甲戰士操縱人員僅有一人(後期為兩人),機動性和操控性存在一定缺陷,反應能力比較遲鈍,但是背部的筒式火炮設計極為強悍,逃生艙的設計是其特色,防護能力也很不錯,可是作為一代機,表現並不是很突出,最後在聖勞倫斯島被擊敗。(並未在東京事件後退役,之後和尤里卡突襲者在夏威夷聯手殺死Ceramander)

4.切爾諾阿爾法(Черно Альфа)

盤點《環太平洋》系列電影中登場的機甲

俄國 “獵人”機甲戰士,是第一代機甲戰士,所有機甲中塊頭最大的,最有力量的,防禦性最好的,只不過速度較慢一些,高85米,重達2412噸,由來自俄國的Aleksis與sasha二人操縱,主要強調肉搏戰鬥,手部放電裝置是亮點,外形像一個巨大的放電器,被稱為“特斯拉拳”,每次能釋放415千伏電壓。

為了應對俄羅斯的天寒地凍,他們在俄羅斯版的機甲戰士在設計上特別注重了防止低溫海水對性能發揮不利,但俄羅斯人特意為切爾諾的戰鬥風格加入了古羅馬摔跤術和西洋拳的特點,在關節設計上採用簡單的扳手式手掌、手臂存在多種操作方式,號稱戰場上的戰爭機器,而最重要的頭部也有厚厚的裝甲保護,摔跤、力氣,肉搏大大提升,但它速度方面較為落後,估計是受男駕駛員的影響。他在西伯利亞牆邊境抵擋了怪獸六次進攻,頗為與眾不同。

5.尤里卡突襲者(Striker Eureka)

盤點《環太平洋》系列電影中登場的機甲

澳大利亞“獵人”機甲戰士,第五代機甲,於2019年創建成功,這一款機甲的高度,體重都在於平均數據之上,這一款機甲是澳大利亞精心設計的完美機甲戰士。高度76米,體重1850噸。

這款機甲亮點在於前胸的導彈,悉尼一戰中,突襲者僅用6秒鐘就打開胸部射出了導彈,直接導致怪獸一招死亡。

澳洲是最後一個遭受怪獸襲擊的環太平洋地區,因此澳洲版機甲戰士面世最晚,澳大利亞在悉尼遭到怪獸攻打的前一天就讓它退役了,可它的擊殺數量達到了最高的11只。駕駛員更是引人注目,父子一起連腦,難道不怕父親知道兒子看你懂得網嗎?數據幾乎逆天,幾乎滿分,手臂上的腕刃,重擊的銅拳,前胸的導彈,讓這款機甲既可遠程也可肉搏,反應速度很快,而且它還設計有逃生艙,差不多綜合型機甲,因此這款機甲可能比前四款機甲的科技強一些,可以說集前幾款機甲的精華所創。

6.復仇流浪者

盤點《環太平洋》系列電影中登場的機甲

全面升級的復仇流浪者作為新一代的機甲領袖,各項武器裝備均升級為2.0版,可謂驚喜連連!加倍出擊的肘擊重拳能夠瞬間擊倒怪獸;採用核能驅動的能量源這次也升級為雙渦輪系統,擁有獨立熱源的2.0版鏈鋸更是近身格鬥的利器。除了擁有偉岸如峰的鋼鐵之軀,機甲增加了許多獨門武器,電弧鞭、背後離子雙刃劍、M19"晨星"、彈力彈弓等。

駕駛艙取消了機械聯動裝置,駕駛員在操控機甲時一直處於磁浮場中從而使駕駛員操控機甲更加靈活快速。

7.鳳凰遊擊士

盤點《環太平洋》系列電影中登場的機甲

電影《環太平洋2》裡的5代機甲,主要武器:電磁軌道炮、M19-晨星錘。三人駕駛。

鳳凰遊擊士是一部能同時兼顧遠程與近戰的機甲,左臂裝有釘刺拳套和重型機炮(在無人機甲侵入基地時損壞並替換為泰坦救世主的M9-晨星錘)。位於中間的駕駛員可以向下滑落至胸口的駕駛艙操縱四門磁軌機炮進行遠程攻擊,腰間裝有滑軌可以實現磁軌炮的前後轉向,大大增加了武器的靈活性。腿部採用了逆足關節結構。

8.軍刀雅典娜

盤點《環太平洋》系列電影中登場的機甲

全新的第六代機甲獵人,軍刀雅典娜機甲被官方設定中,機甲較為輕盈,由於強調靈活性與速度,所以她擁有全戰隊最快的速度,也是被設定為武術機甲 ,她由雙人駕駛。她的一招一式都包含了很多武術動作,適合近身戰鬥。在片中能看到她使出旋踢等高難度炫酷的動作的畫面。

她擁有卓越的高科技流線型設計與明亮色彩,堪稱機甲戰隊中的一輛“超跑”。它的靈活性極強,能夠通過彈跳、翻滾、踢腿等酷炫方式重擊怪獸,並用它的大招武器——兩把離子雙刃劍將怪獸開膛,令人瞠目結舌。另外她的兩把劍還能合二為一,作為一柄長劍使用,殺傷力驚人。

9.英勇保護者

盤點《環太平洋》系列電影中登場的機甲

第六代機甲獵人,英勇保護者是為遠距離作戰而設計的,武器比較特別,是一條根據鏈劍改造的電弧金屬鞭。駕駛員凌空揮鞭時特別酷炫,一對一單挑怪獸也特別高效。

10.狂怒黑曜石

盤點《環太平洋》系列電影中登場的機甲

盤點《環太平洋》系列電影中登場的機甲

環太平洋2裡的反派機甲,其作戰風格同復仇流浪者一樣,都是街頭格鬥術,其各項數值都與復仇流浪者極大的相似。可以看成是復仇流浪者的翻版。

據電影中解釋是由邵氏集團製造,其駕駛員是一個人類基因改造的外星大腦,肩部有小口徑的非反怪獸六聯動導彈(與尤里卡的超大口徑的反怪獸六聯動導彈不為同一種導彈),手腕各有一把熱能切割鋸,胸部有激光發生器,背後還有可以進行干擾的裝置,武器殺傷力極強,但他自己好像不太會用?首次出場於悉尼,從海中登陸(如同以往的怪獸一般),與原本執行儀仗任務的復仇流浪者決鬥,並導致第一部女主角森麻子墜機身亡,後因別的機甲趕來增援而撤退。在復仇流浪者前往西伯利亞北地群島偵查時再次出場,對其進行偷襲,二者進行一番殊死搏鬥後死於復仇流浪者之手,動力核心被複仇流浪者鏈刃切開,之後核心被流浪者掏了出來,是個很強大但死的很尷尬的機甲。身體由機械和怪獸組織融和在一起,是個半機械化怪獸,死後手上的鏈鋸被用於復仇流浪者上,其遺體被莫玉蘭基地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