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溝通術中的說服力,你又想怎樣?

在“我們天地”的上一篇文章中,所講的是溝通過程中的“四大要素”,而“說服力”的運用,卻似乎又是始終貫於該過程之中的重中之重。這恐怕也同樣是我們很多世人,最渴望想要去快速解鎖和掌握的一項重要而又熱門的技能。

在此,“我們天地”先要給大家潑個冷水,並重點再說明一下:其實,人與人之間,也完全並不存在所謂的誰說服誰,誰說服得了誰的問題,最終也都是自己說服自己。再說得俗一些:往往並不是別人給你洗腦,而是你自己在某個當下,主動給自己洗了腦,於是你就對此更加地深信不疑了,別人最多也就起到一個牽引、指引或引發的作用而已。

關於溝通術中的說服力,你又想怎樣?

那我們這裡還需要再討論什麼“說服力”的事情嗎?其實,重點是你要站在別人的立場,通過真誠、有效的引導,讓人自己去分析、求證、判斷,並最終說出你心中的那個想法和目的。因為只有當內心世界能接受,甚至已經在潛意識裡早已能認知到,進而能與你進行信息與能量的交換和共振的時候,你所發出的信息及能量,才有可能對其有效。否則,當人的內心世界,並沒有建立起任何相關認知的時候,那是根本都接受不到,更不可能對其進行具體識別的。

故而,“我們天地”也鄭重地奉勸各位朋友:千萬不要動輒妄想要去說服誰。我們只是可以通過一些更得體的方法,讓人在你的表述及引導下,能夠更迅速地與你產生同頻共振,同時更快速、清晰而高效地在腦袋裡,呈現出你所要表達和傳遞的信息(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就決定了所能看到的世界,當人的內心世界還能具備感知力的時候,才有可能接受到你與之相應的一切事物。這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說別人心裡頭要沒有,任你怎麼表演都沒用。所以,很多時候你說的,就是別人本來就知道和認同的東西,人家很多時候都不是在認同你,而是認同內心的認同而已)

。這才是所謂“說服力”的終極心法。別的不管怎麼粉飾,說得好聽叫“術法”,說得難聽甚至都可以叫“騙術”。當然,重點也是要看誰用,而又用怎麼去用。

關於溝通術中的說服力,你又想怎樣?

接下來,我們就關於溝通過程中,“說服力”高階運用的“三個內核”,進行重點的論述。它們分別是“最高主題”、“中間主題”和“最低主題”。

最高主題,或者說鄭重(敬畏)程度。也就是那些最崇高、最普世的價值,這表明:三觀正,有底線,用以征服人的信念。
比如和平、正義,平等、自由、祖國統一、民族團結、世界大同,等等。這些價值,不用再多餘去論證為什麼,只要一喊出來,聽眾自然就知道,這是天然正確的東西,是不容褻瀆和冒犯的東西,甚至是溶於大家血液和基因裡面的東西。

最低主題,或者說親切程度。也就是那些原始、樸素、本真的情感和價值,這表明:有情商,好交流,用以激發人的情感。
其實這裡並不存在貶低的意思,大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最大公約數”的意思。那些沒有受過教育,也不需要有什麼崇高理想的人心中也同樣會有的東西,也就是那些最原始、樸素、本真的情感和價值。
比如,做人要誠實、忠貞,要有愛、有友誼,要顧及彼此的面子和尊嚴等等,這些在每一個當下的社會,人們已然約定俗成的一些東西。

最高主題和最低主題,前者來自於我們對人和世界關係的認知,後者來自於人性深處的底線。但是它們的特點是一樣的,都具有超驗性和不可顛覆性。所謂“超驗”,就是不用討論,也不需要討論,它就是絕對正確的。所謂“不可顛覆性”,就是指應該堅決捍衛它。
這也能與上篇文章裡所提“四大要素”中,“為什麼”裡面的動機、動力和意義,以及“憑什麼”和“滿意麼”,相互融合與呼應的。

關於溝通術中的說服力,你又想怎樣?

中間主題,或者說效率、速度。這就是直接號召行動,這是效率高,能成事,用以訴求人的利益。比如,那些呼籲、號召大家採取某些措施和行動的通知或廣播;在廣告詞裡,都有促使你直接行動的部分;電視購物還有你在網上經常看到的產品宣傳內容,到最後也總會以各種威逼利誘的方式去讓你下單。同時也包括:訴求於某種利益,某種差異,某種風潮,某種誘惑,某種恐懼,某種權威等等,這些都在不斷地充斥於我們的生活中,大家也都熟得不能再熟了。很多人就習慣性的以為,光憑這些動作,簡單大量地重複,就可以達到目的。實則遠未如此。這個部分強調得越多,實則越遭人反感。
這也與“四大要素”中,“是什麼”以及部分“為什麼”,相互融合與呼應的。

關於溝通術中的說服力,你又想怎樣?

這三個主題,各有分工,同時又可以進行各種混搭與結合。若只講中間主題,只拿利益和行動說事,這就顯得沒有靈魂和溫情,這樣的宣傳太過粗暴,很難成功。
若只講最高主題和最低主題,沒有中間主題,那就會流於空洞和煽情,也很容易讓聽眾覺得疲勞。只有當這三個主題,結合在一起,才是最高境界的說服技巧。

當然,作為核心技能的遷移,這“三大內核”,也完全可以用於提升任何生意上的服務品質,其中的高、中、低主題,分別對應的是“鄭重程度”、“速度”和“親切程度”。同時,也還有很多其餘的妙用,在這裡咱們先點到為止。當然,也歡迎討論。

更多精彩內容,盡請關注“我們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