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新的啟航,山靈 M5s 便攜播放器體驗

「現在的旗艦產品如果不定個萬元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旗艦。」

這句話不少人都這麼說過,當然,這只是一句頗帶調侃的話語,雖然它也確實反映了目前的音頻消費市場。從早期一款產品定價過萬惹到眾多發燒友唏噓,到如今看著過萬的器材卻感到麻木,這其實也並不是什麼好的現象,過高的定價拉高了發燒音頻的門檻,看似是為了做一款更為極致的產品,但其實其中的水分實在有些多。為了「高價」而高價是目前部分音頻產品的通病,在我看來,一款真正稱得上高價旗艦的產品是均衡的,它並不會為了突出某點而去犧牲某點,而是更講究各方面的高素質,譬如某些高價產品聲音可能確實不錯,但系統都不成熟,還老當機。

「以價論聲」是現在不少音頻愛好者喜歡乾的事,畢竟價格高了,腦放或許開得更足一些,對於音頻器材,如何懂得正確的鑑賞其實十分重要。與很多國產品牌不一樣,山靈從開始做播放器到至今,一直就沒出過什麼高價的播放器產品,最貴的也就二千多塊錢,我和他們也聊過這事,他們對於播放器定價這件事一直非常實在,東西該賣多少就賣多少,同樣的配置或許換個牌子就是 5000 元,他們則就定個 2000 元。山靈老陳告訴我,除非他們真的出了一款自己都覺得一定要定個萬元的完美機器,不然在播放器售價這方面,山靈會一直保持高性價比路線。

這是一次新的啟航,山靈 M5s 便攜播放器體驗

從 2014 年推出 M3 開始,山靈在播放器產品上的迭代可能是國內品牌裡最為穩健的一個,你可以看得出山靈旗下每款產品之間的設計聯繫,從早期的全金屬機身加碳纖維背板,到後續的雙面玻璃加金屬中框,再到如今 M5s 的雙曲面玻璃加金屬中框,山靈的設計基因或多或少都跟隨著手機機身設計的潮流,論顏值,那確實沒得說。

山靈旗下的所有播放器產品我基本都玩過一遍,論驚豔程度,其中有兩臺機器我個人特別喜歡,一臺是 M2 寶藍色版本,那機身顏色實在太騷,自己初上手時就特別喜歡;第二臺便是新品的 M5s,曲面玻璃的設計使得整臺機器更具有質感,整機握持感也是目前山靈播放器產品裡最好的。

這是一次新的啟航,山靈 M5s 便攜播放器體驗

對於山靈來講,M5s 的誕生不僅僅是一款新旗艦的亮相這麼簡單,山靈給予了它全新的設計、全新的系統、全新的聲音方向和全新的產品功能,這些全新的東西都是山靈在播放器領域的一次新嘗試,就目前的反饋來看,玩到了 M5s 的人都持著好評的態度,這點也是對山靈新品的最大認可了。

這是一次新的啟航,山靈 M5s 便攜播放器體驗

▲左為山靈 M3s,右為山靈 M5s

我在此前的《工藝與顏值的再進一步,山靈 M5s 便攜播放器上手》一文中提到過,山靈 M5s 在機身設計細節上共有四處較為明顯的改動,分別為更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按鍵設計、一體性更強的防塵蓋、全新的滾輪設計和亮眼的玻璃下小金標,細節上的變動是 M5s 整機精緻方面的體現,尤其是那個前面板玻璃下的小金標設計,確實值得稱道。

這是一次新的啟航,山靈 M5s 便攜播放器體驗

目前首發期間下單 M5s 的用戶是可以收到原裝皮套的,這次 M5s 的皮套相較於以往的皮套有著較大的改良,開孔更為合理,皮套的厚度也有所提升且更為貼合機身,有助於提升握持感,不僅如此,這次的皮套用的是真皮材料。不過就我個人的使用習慣來說,還是更喜歡「裸奔」持機器(畢竟處女座,還是很愛惜自己東西的),但如果你不太愛惜數碼產品的話還是建議戴上皮套為好,因為 M5s 的後面是玻璃面板,刮花了就不好看了。

這是一次新的啟航,山靈 M5s 便攜播放器體驗

比起機身外在的改變,M5s 軟件層面的變動就真的要大得多。

由於某些原因,山靈 M5s 完全拋棄了此前採用的系統方案,改用了完全自主開發設計的 MTouch 2.0 操作系統,相較於之前的 MTouch 1.0 有著十分大的改進。這次的 M5s 配備了一塊 3.2 英寸的 LG 高清觸摸屏,所以其整機的操作邏輯也是以手勢操作為主,系統方面還算跟手,使用期間也沒發現有什麼卡頓的情況出現,不過目前我手上的這臺 M5s 還算是工程樣機,偶爾會出現誤觸的情況,這些問題等到正式版固件也會進行改善。

目前 M5s 上的 MTouch 2.0 在 UI 界面上頗有些 Walkman 系統的樣子,其主要的功能選擇均顯示在主界面,用戶也可以通過右側左滑進一步選擇要需要顯示哪些功能按鈕。操作邏輯上,M5s 的手勢與手機的操作手勢頗為相似,邊緣右滑為返回上一級菜單,底部上滑為返回主界面,而在播放界面上,向左滑呼出播放列表,向右滑則返回上一級菜單,使用過全面屏手機的人應該都明白這種操作邏輯,很快就能上手。

這是一次新的啟航,山靈 M5s 便攜播放器體驗

這是一次新的啟航,山靈 M5s 便攜播放器體驗

MTouch 2.0 是基於 Linux 開發的操作系統,整體運行起來十分流暢,山靈方面也是對這套系統下了不少功夫,UI 的繪製與主題的設計都做得挺不錯的,但由於這套系統完全屬於自主設計開發,所以也不可能各個方面都盡善盡美,隨著後續的固件更新,也相信山靈在完全自主化的路上可能做到更好的水準。就目前來講,M5s 的整體系統操作我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至少它做到了一款隨身播放器系統應該具備的幾點:美觀、好用與穩定。

功能性層面,M5s 支持 WiFi、雙向藍牙和雙向 USB 功能,其中 WiFi 功能可以為它帶來 DLNA、AirPlay 等網絡播放玩法,雙向藍牙則支持 LDAC、aptX、AAC 等高品質藍牙傳輸協議,雙向 USB 則可將 M5s 當做外置解碼器使用,在日常使用上極大豐富了 M5s 的用途。對了,後續在 M5s 上還會通過固件更新的方式上線正版 HiFi 雲曲庫的功能,用戶可以在線試聽與下載曲目。據山靈方面介紹,該功能服務會先贈送半年會員,會員用戶可以免費試聽與下載無損音樂文件,非會員用戶則僅能在線試聽有損音樂文件,但不可下載。

在如今開始講究流媒體的時代,便攜無損播放器增加流媒體服務是一個大的趨勢,我身邊就有朋友極度看重便攜播放器是否可以使用在線曲庫,以至於一般他只會去買可以裝 App 的 Android 系統播放器。流媒體服務的本質其實就為了提供便利性,或許有人認為發燒產品無需考慮大眾化,但落實到產品本身,隨著時代的進步而變得越來越好用這不是應該的嘛。

硬件層面,M5s 搭載了兩顆 AK4493EQ 的 DAC,關於這枚 DAC,山靈方面也特別說明 M5s 可能是目前第一款使用此 DAC 的便攜播放器產品。AK4493EQ 是日本 AKM 在 2018 年推出的新款 DAC,定位方面僅次於旗艦 DAC AK4497,整體芯片性能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的,優質的 DAC 芯片也為 M5s 打下了足夠紮實的聲音基礎,就整體聲音素質來講,M5s 也確實與此前山靈的播放器產品有著明顯的提升。

山靈以往的播放器產品在聲音風格上是都有著相似的地方,其調音偏好就是以柔和溫潤為主,這點也與一直使用 AKM 家的 DAC 芯片有著一定的關係,不同價位段的播放器則在聲音素質部分拉開差距,譬如之前山靈的千元播放器 M3s 就在聲音素質上做到了不錯的水準。這次的 M5s 則不太一樣,素質方面不必多說,其解析力部分要強於此前型號不少,重點是調音上,M5s 的調音方向沒有太過於追求此前的柔和感,而是更為追求平衡感,這是我初聽 M5s 時最大的感受。

這是一次新的啟航,山靈 M5s 便攜播放器體驗

之前關於 M3s 的聲音部分我提及過一點,那就是 M3s 的高頻部分有所收斂,導致聽一些絃樂你會覺得不夠悅耳,這次的 M5s 則在這部分有所改善,雖說其高頻也不能稱之為華麗,但起碼是要比 M3s 好聽很多了。M5s 的整體聲音相對來說是更為均衡的,低頻部分沒有 M3s 那麼厚實,但質感與氛圍感的營造都在,中頻部分富有情感,人聲有一定的厚度,高頻部分相較於 M3s 來說則略有拔高,聽感上不會給你帶來一種太過渾厚的感覺,加上其自身聲音素質的提高,帶來的是整體解析力、聲場表現與聲音細節等方面的進步。或許,這也就是目前山靈對於旗艦級播放器型號的聲音理解吧。

下面詳細說一下 M5s 與各塞子搭配的主觀聽感,這裡我選擇了山靈自家推出的 ME100、自己常聽的 Campfire Audio 仙女座和 AK T8ie MKII(配平衡線)。可以說的是,M5s 的聲音在配塞上並不難,基本搭配不出什麼惡聲,畢竟自身聲音走向更顯均衡了,可以更好的突出耳機本身的聲音特色。

先來說說 M5s 搭配 ME100 的官方組合。ME100 是山靈的第一款耳塞產品,為單動圈結構,目前已經上市開賣,其 798 元的售價並不算昂貴,但聲音素質卻在千元級別的耳塞中具有著不小的競爭力。ME100 的聲音特色是飽滿熱情的,其低頻部分有著一定的厚度與力量感,整體聲音會給你一種很強烈的「圈味」,但 ME100 並沒有因為聲音的飽滿而出現暖糊的情況,該有的解析、細節還是有的。

這是一次新的啟航,山靈 M5s 便攜播放器體驗

M5s + ME100 的搭配聲音走向是略偏中下盤的,這與 ME100 自身的聲音風格有一定關係,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這套組合出來的絃樂泛音特別足,這也使得搭配出來的聽感會比較討好耳朵,更有韻味。作為官方組合,M5s + ME100 的聲音還是很有山靈自身的調音習慣在裡面的,喜歡山靈聲音風格的用戶不妨一試。

再來說一下 M5s 與 Campfire Audio 仙女座的搭配,仙女座是自己很喜歡的一條動鐵耳塞了,由於靈敏度高,所以我也喜歡拿來測試器材,其實仙女座本身就是個看前端的塞子,如果搭配上不合適的前端聲音會變得很難聽,與 M5s 的組合則並無太大問題。對於 M5s 來說,或許有不少早期的 M5 用戶會比較關心它的底噪問題,畢竟之前的 M5 在底噪方面確實控制得不太出色,但後續山靈在這塊尤為重視,往後出的機型基本上都沒有了底噪的問題,即使搭配仙女座這種「底噪探測器」,聲音依然非常乾淨,當然也包括了這臺 M5s。

這是一次新的啟航,山靈 M5s 便攜播放器體驗

M5s + 仙女座的搭配減少了仙女座本身帶來的刺激感,增加了整體聲音的厚度與氛圍感,算是一套具有中和效果的搭配組合,M5s 對於仙女座的聲音特點並沒有做過多的改動,仙女座本身的素質感還在,只不過聲音線條變得更為飽滿了一些,這也導致了仙女座聲音本身的通透感略有下降,關於這點個人建議換成平衡端會有所改善。

說到平衡端,山靈 M5s 依舊配備了 2.5mm 規格的平衡輸出接口,這裡我也拿 AK T8ie MKII 來搭配試聽。M5s 的平衡口聲音線條其實要比它的單端稍薄一些,如果你覺得 M5s 的單端聲音太厚實了,可以考慮換成平衡端使用。就我個人的聽音習慣而言,自己其實更為喜歡 M5s 平衡端的聲音風格,相較於單端來說更為通透且明亮,低頻厚度略有削弱,中高頻亮度則進一步提升,整體的聲音走向開始趨於中上盤一些,配合上 T8ie MKII 來說整體聽感十分討喜。

這是一次新的啟航,山靈 M5s 便攜播放器體驗

總的來說,M5s 的整體聲音是與此前山靈的播放器機型是有著一定的差異性,新 DAC 的運用將 M5s 的聲音素質拉到了一個新的臺階,更成熟的調音方向也帶給了 M5s 更具有平衡感的聲音,單端與平衡端的聲音表現都相當不錯,論短板的話 M5s 還算是比較少了,更別說這 2698 元的售價一出,真香!

單論播放器領域,山靈其實並不是什麼老品牌,但僅在幾年的時間內就通過自家逐步迭代的產品吸引到眾多消費者購買,那就實屬他們自己的本事了。如果說此前的山靈 M3s 是一次積澱的過程,那麼這次的山靈 M5s 就是突破的開始。

文章轉自新浪微博 數字尾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