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電子作業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蓮花朵朵62


作為一名歷史老師,喜歡回答這種帶有歷史感的問題。

電子作業是指在信息化教學的環境中,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在課堂或課餘完成系統題庫的習題、試卷或製作完成的數據文件,又稱為電子書包,大概在2010年左右進入大眾視野。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截止到2011年為止全國各地超過1000多所的中小學都在開展電子書包。電子書包是基於平板電腦結合一些網絡的學習資源,用於日常教學當中來。政府大力推進雲計算機、電子書包的應用。政府實施“電子書包”實際就是反映教育現代化的一種必然發展趨勢。

電子作業主要分四大內容:

1、 龐大的精品題庫

2、 富有針對性的高頻易錯題彙編

3、 學生弱點自動分析

4、 同類型題推薦

從以上四大內容可以看出,電子作業是應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知識檢測,發揮系統自動批改與反饋優勢。做電子作業時,學生能在完成檢測的同時快速找到薄弱知識點,自主進行有針對性的複習和鞏固,藉此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而老師通過學科檢測快速掌握全班學生的知識點掌握情況,因材施教,優化課堂教學,實現“輕負高質”。




粥樹櫻


有互聯網普及後出現的


鄧州市勤力


大初在2012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