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村的印象

我們是乘坐旅遊大巴從紐約一路向北向加拿大渥太華進發,導遊小姐是位開放的廣東姑娘,自己介紹叫貓。司機是一位山東小夥,有一對雙胞胎的男孩,一路上孤言寡語,可能是精神集中,抑或是精神壓力太大,聽導遊說他要努力賺錢,買奶粉,看著讓人心疼,家裡的父老還以為兒子在美國硅谷工作呢,哪裡知道留學生在開旅遊大巴。說起來這趟旅遊還真長了很多知識,當大巴行駛到離美加口岸還有三十分鐘路程時導遊說要休息一下再走,因為必須等到加拿大海關快下班時到達,會容易過關,手續會簡單些。因為海關人員要下班。

渥太華是加拿大第四大城市,人口超過100萬,不過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看待別的國家的數據除了 人均收入 外都覺得數字太緲小。總而言之,按加拿大的規模,這的確是個比較大的城市了。渥太華原本只是小鎮,所在區域為原住民的領地,地處交通要點所以藉由木材貿易興起,歐洲人遂大規模移居到此。由於政府鼓勵,發展初期渥太華就有大量的愛爾蘭移民,愛爾蘭文化的影響力也比較明顯。北部的法裔加拿大人也大批南下參與修建運河,渥太華成為英法文化的交融地。渥太華離加拿大兩大城市多倫多和蒙特利爾各500公里,後來出於政治穩定的考慮被女王圈為首都(有兩大城市擋著,政府不會被大規模衝擊。歷史上加拿大的政府經常被衝擊...太不安全了~),之後發展加速,近年又收了周邊的幾個小城市,行政面積和人口突然增加,糊里糊塗就成了第四大城市。來了就會發現,原來真正的渥村其實是很小的。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渥村的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