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和金钱,人生该讨好别人还是自己?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北岛

年少的时候读北岛的这首诗,不明白什么是梦碎的声音。而今,当我踏入社会,感受岁月变迁,也慢慢体会到了诗中的滋味。

每个人曾经都梦想自己会是坚持做自己的英雄,可最后却在现实面前一次次妥协。回顾初心,只剩了一丝苦笑。

梦想和金钱,我们到底该如何抉择?人生到底该按照社会规则,讨好别人,还是不忘初心,坚持做自己?

《洪堡的礼物》就是一本讲述梦想与金钱的书。这本书的作者索尔·贝娄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而这本书也荣获普利策文学奖。

《洪堡的礼物》|梦想和金钱,人生该讨好别人还是自己?

书里讲述了两个对写作都充满热爱的作家,一个坚持做自己,不肯向现实主义文学妥协,一个摸索出社会规律,按照别人喜欢的方式书写。这两个人,都没有获得真正的幸福。而这两个人的思想,似乎集中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通过两个人的人生,可以看到我们的影子。

梦想与金钱,诗意与现实,这也许是每个不肯完全向现实妥协的人,一生都会思考的问题。

对于我,一个怀揣着文字梦的姑娘,也从他们的人生中获得了一点感悟,希望跟所有还有梦想的人一起分享。

01 人,不能只靠梦想生活

书中的第一位作家,叫洪堡。他曾是盛极一时的诗人,受到人们的热爱和追捧。

但他的兴盛期只持续了十年,就迎来了危机。国家经历了战争之后,社会关注的重点不再是诗词,而是经济发展。

《洪堡的礼物》|梦想和金钱,人生该讨好别人还是自己?

文学不再是精神食粮,变成了一些人展示身份的一种资本,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武器。

而洪堡,也从受人追捧,变成了“形式主义”文学家诋毁的对象。

这对于洪堡,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一直想在自己的国家,创造一个精神社会。他提携后辈,想去大学讲课,以培养跟多真正的文人。

但这条路,随着社会形式的转变,而变得异常艰难。洪堡遭受了一次次打击,最后几乎精神失常。

他不断对人提起诉讼,以期获得诉讼费,让自己富裕起来,从而可以不用考虑经济,安心创造自己的文学。

他弄的众叛亲离,生活落魄,唯一没有放弃的,就是他的文学梦。

洪堡热爱金钱,因为他明白,有了物质保障才能更好的追求自己的梦想。

但他又有一身傲骨,哪怕像无赖一样,四处打官司赚钱,也不肯妥协,按照社会的方式创造文学,赚取报酬。

洪堡的结局并不美好。晚年的他孤身一人,衣着褴褛,食不果腹,死在了一个廉价公寓的走廊里。

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梦想。虽未向现实低头,但也在现实的压迫中,狼狈不堪。

《洪堡的礼物》|梦想和金钱,人生该讨好别人还是自己?

寻梦,是一场孤独的旅行。为了梦想,他放弃了舒适的生活,失去了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经受着生活的折磨。

对于他的这种做法,我充满敬佩,但并不认可。

有梦想,我们才有精神支柱,这无可厚非。

但人不能只靠梦想而活。若是追求梦想,代表着我们要牺牲自己的亲情、友情、爱情,那这样的追梦,只是为了实现自我欲望的自私的行为。

前几年,高晓松的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让很多年轻人如梦初醒,大量青年辞去工作,去旅行,去寻找自己的梦想。

有一些人确实在向着梦想前进,但也有一些人只是盲目跟风,花光了积蓄之后,狼狈的回到了家。

既没有实现梦想,也没有了曾经的工作。

对于梦想,我想说,旅行不是梦想,人也不可能只靠梦想生活。

梦想是心中的力量,是有价值的目标。要实现梦想,并不能只靠一腔热血,还要经历失败、坎坷,也要做好经济规划。

确定自己的梦想是有价值的,有了面对困难的决心,有了经济支撑,才能更坚定的追寻自己的梦想。

02 要生存,也要有梦想

很多人在追梦的过程中,发现像洪堡一样坚持梦想是一件很难得事情。思想慢慢转变,认为在金钱面前,梦想不值一提。

但是,有了钱就真的能获得想象中的快乐吗?

书中的第二位作家西特林,是跟洪堡截然不同的人。他早年是洪堡的门徒。但他的思想也随着社会的变化,发生了改变。

《洪堡的礼物》|梦想和金钱,人生该讨好别人还是自己?

他会按照这个社会喜欢的方式更改自己的剧本,懂得怎样讨好自己的读者。

靠着“适应”社会,他赚取了大量的金钱。成了一个有豪车、美女、地位的上层人士。

但这一切荣光的背后,让他却没有一丝安全感。他身边的人都把他当成提款机,他的心也越来越空虚。

当他江郎才尽,生活落魄时,身边的人也都离他远去。直到这时,他收到了亡友洪堡留给他的剧本,才解决了经济危机,决心开始新的生活。

决定重新开始的西特林,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在花甲之年还去追求20岁时渴望的东西,这会成什么样子呢?”

这句话,让我大为感动。这是一个经历过繁华之后的老人,重新去审视生命时,发出的感慨。

我们的人生,不应该只有生存,不应该只是为金钱努力。而应在这一切之外,毫无目的的,发自本心的有所追求。这追求,我们称之为梦想。

这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勿忘初心”的意思吧。

03金钱与梦想,该如何选择

书里的两个主人公,选择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一个只追求梦想,一个出卖梦想,换取金钱。他们两个都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我经常也会问自己,梦想和金钱,该如何选择?

《洪堡的礼物》|梦想和金钱,人生该讨好别人还是自己?

工作中,我们面对讨厌的客户,是坚持做自己,还是讨好他们,以换来成交的订单?

面对思想差距较大的领导,是为了做自己,放弃不错的工作,还是忍气吞声,换取安稳的工作?

在开始写作以后,有一些文章并不是我所喜欢的,是坚决拒绝,还是作为小白,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

我们的人生,总要在讨好自己和讨好他人之间徘徊。

讨好自己,就有可能像洪堡一样,与世界为敌,穷困潦倒。讨好别人,就有可能像西特林一样,失去灵魂,内心空虚。

生活于现实,我们不得不做一些妥协。但在妥协的同时,我希望大家留一小部分的空间储存自己的梦想。

在兼顾生存、情感的基础上,我们依然可以追梦。

《洪堡的礼物》|梦想和金钱,人生该讨好别人还是自己?

让生活既有烟火,也有诗歌。

也请相信,也许这样的寻梦之旅会更漫长,但坚持走下去,依然会有花开的那天。

西特林花甲之年决心重新追寻梦想,姜淑梅老师60岁认字、75岁开始写作,摩西奶奶77岁才开始学画画......

梦想,只要留在心里,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不要做盲目的追梦人,去做好我们应该做的,再坚持我们想要做的。

只要心中有梦,何时都可花开满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