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想搞副業,應該怎麼入手?

寶媽想搞副業,應該怎麼入手?

副業剛需這個詞大家都聽說了吧?

前段時間在微博上賊戳心的一個熱點,原話是:

搞副業已經是成年人該有的覺悟了,不管你做什麼工作,永遠都要有自己的PlanB。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跟你一起上班的同事,在做的副業是工資的幾倍。

不光上班族,我想放在今天實體創業老闆的身上也是句句扎心,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實體店還能撐多久,萬一掛了怎麼辦?

寶媽想搞副業,應該怎麼入手?

說實話,看到這幾個字眼,我的心就被扎得透透的了。

因為它們就是決定我在2018下半年,開始認真考慮副業的主要原因。

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原地踏步,更加不能忍受的是,每天活在惶惶之中,生怕哪天自己也逃不過倒閉關門的結果!

講講當時發生的故事吧:

2017年4月底,我開了自己第二家實體餐飲店。

當時還覺得自己挺牛批的,80平小店月入3-5萬,簡直不要太美滋滋!就這樣持續到2018年下半年,業績開始下滑,我開始有了一絲絲的危機感,這種不確定性讓我惶惶不安,因為在我看來收入不增長就是原地踏步,別說下降了,在我看來這樣下去就是浪費時間。壓力的驅使下我開始了我的斜槓創業之路,不得不思考在現有的情況下能不能多一個選擇,哪怕自己的店倒閉了,還有另外一條路可以走...

可能這就是環境的作用吧,壓力越大,進步的動力就越大,人都是被逼出來的!

寶媽想搞副業,應該怎麼入手?

但在找副業的過程中,我確實也走過一些彎路。

比如,剛開始的那幾天,我只想快速掙錢,我特想找某個高人告訴我,我到底應該去幹什麼。

但其實,這樣在不瞭解自己,也不瞭解副業,只盯著錢的基礎上,能找到一份長久且靠譜的副業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先提前說啊,今天這篇文章是用來給大家提供思路的,而不是我直接說:這個副業好,你去做就完了。

大家所在的行業不同,職業不同,我沒辦法一刀切,只能給你們一些思維上的啟迪。

副業,應該從自己擅長的領域或者說本職工作入手

我們找副業的時候基本操作都是:打開百度or知乎,然後一頓搜索有什麼副業能確保月入2000?

於是,網頁上就出現了一堆騷操作:淘寶刷單、問卷調查、接單跑腿...

這些東西看起來確實好像“立馬就能拿到錢”,但如果你真的去做這些兼職了,那就是對自己最大的損耗。耽誤自己的時間不說,還無法增強自己的任何能力。

我們在找副業的時候,首先要轉換的就是思維:

找副業不是從「什麼副業能賺錢」出發,而是從「你目前的技能水平」,從「你現在最需要提升的能力」出發。

可能寶媽們有話說了:我一帶孩子的,我能有什麼技能?我的本職工作就是帶娃呀!

我們可以想一想,帶娃難道不需要技能嗎?你是怎麼帶娃的,帶娃這麼長時間總會有點經驗吧?你是怎麼教育孩子,孩子的吃喝拉撒你怎麼照顧的,孩子生病感冒咳嗽腦袋疼你都是怎麼解決的?給娃買哪些日常用品,哪個牌子好,哪些產品用著舒坦。你會一點心得體會都沒有?這就是你的切入點,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本身你就是寶媽,如果你能為別人提供有用價值,傳授別人你的帶娃經驗,那些初級媽媽會很感謝你!

再一個就是專注,有些人一天到晚的,看見別人做哪個項目賺錢了真好,自己的項目怎麼看怎麼不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得不到結果的。聚焦一個領域往往也是需要時間沉澱的,想賺快錢,只會讓你越來越焦慮。所以斜槓的心態也是很重要的,這往往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做副業,要有兩個心態:

第一,實驗心態。

把副業當成一系列小實驗來做,當你認為自己只是在嘗試的時候,勝負心就沒那麼重了。

每想到一份副業,至少給自己3個月的時間去嘗試,第1個月沒有收入是正常,有收入是意外之喜。

第二,持久戰心態。

越著急賺錢,越會做出low的一比的選擇,凡事要以長遠的思維來看,要有系統化思維。

最後,千萬不要因為有了做副業的心就整天想著辭職,我們要先看到穩定的結果啊~記住,孤注一擲是最不明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