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勢而上的恐慌指數——什麼是VIX

稍微有點金融理財經驗的朋友應該聽說過恐慌指數。

先看看下面兩個走勢圖。

逆勢而上的恐慌指數——什麼是VIX

上下兩張圖顯示出完全相反的走勢。

再來看看道瓊斯史上最大下跌交易日——2020年3月16日。

逆勢而上的恐慌指數——什麼是VIX

恐慌指數和大市完全相反,3月16日逆勢上升近43%,收盤82.69也是有史以來的最高點。

在2020年2月底,恐慌指數的基準值的交易價低於15美元。

不過,到3月中旬,該指數已飆升至80美元以上,在其他市場遭受重創的情況下,漲幅超過400%。

在過去幾周,恐慌指數一直是另一個世界末日投資領域的亮點,雖然波動率在3月底有所回落,波動率已降至低於60美元。

什麼是恐慌指數?

恐慌指數,英文縮寫是CBOE VIX。

CBOE = the 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芝加哥期權交易所

VIX = Volatility Index,波動率指數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才是恐慌指數的金融專業名詞。(下文都以VIX表示恐慌指數)

為什麼把CBOE VIX說成是恐慌指數(Fear Gauge)?

簡單的理解,首先,VIX追蹤的是波動率,例如道瓊斯在不同交易日之間的漲跌幅度。

當市場波動很大,例如2008年的金融危機,大批股票遭到拋售,VIX飆升。

因為VIX追蹤和計算因恐慌而造成市場波動的程度,所以被稱為恐慌指數。

某種程度上,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它的漲跌和正常的股市指數是相反的。

逆勢而上的恐慌指數——什麼是VIX

恐慌指數怎麼衡量的?

VIX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兩位經濟學家,Menachem Brenner和Dan Galai,的研究。

在1989年開始的一系列論文中,他們提出建立一系列波動性指數,包括股票市場波動,利率和外匯匯率等等。

波動率指數最初稱為”西格瑪指數“(Sigma Index),1992年,芝加哥期權交易所聘請顧問Bob Whaley根據這一理論工作計算股票市場波動值,由此產生的VIX指數公式提供了一種衡量市場波動性的方法。

VIX指數於1993年推出,是第一個衡量市場對未來波動性預期的基準指數,也是公認的衡量美國股市波動性的指標。

目前的VIX是一個實時市場指數,根據標準普爾500指數期權衡量股市波動預期,代表了市場對未來30天波動性的預期。

大體上,波動率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來測量。

  1. 基於對特定時間段內的歷史價格進行統計計算。這個過程包括計算各種統計數字,如平均數、方差,最後是歷史價格數據集的標準差。
  2. 根據期權價格推斷其價值。期權是一種衍生工具,其價格取決於特定股票的當前價格移動到足以達到特定水平(稱為執行價或行權價)的概率。

坦白講,普通投資者可以跳過VIX的學術研究過程和計算,重要的是瞭解VIX的高低意味著什麼

例如截至202年4月1日凌晨,VIX已經從最高點回落到57左右,意味著市場稍微重拾信心,或者不確定性降低了,股票市場拋售預期有所緩解,投資者可以因此做出投資決策。

但於此同時,美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以及失業申請人數持續的增長使得VIX仍然處在上升通道中。

一言以蔽之,VIX越高,市場預期越負面;投資者可以參考VIX來衡量市場中的風險、恐懼或壓力水平,以做出投資決策。

逆勢而上的恐慌指數——什麼是VI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