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校教練為什麼脾氣這般暴躁?

學過車的人,大都會有被教練罵的經歷;沒有學過車的人,也會或多或少聽說過別人學車時被教練罵的經歷。學車之所以會成為很多人的人生中一份“痛苦”的回憶,被教練罵可能就是其中最大的原因了。想想我們腦海中的駕校教練的形象,往往就會是脾氣暴躁的油膩中年男人。似乎脾氣暴躁和車技一樣已經快成為一種職業技能了,這自然不是駕校有意為之的,那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狀況呢?

駕校教練為什麼脾氣這般暴躁?

一,被工作內容逼出來的。這點其實是人之常情,不難理解,也是造成這種原因最普遍客觀的原因。教會別人東西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遇上一無所知的新手的時候,往往經常是在做無用功,但是還又不得不硬著頭皮去教,這種體驗的不爽之大可以讓人懷疑人生。而進駕校學車的大多時連油門和離合都分不清的菜鳥,只要在駕校裡站上一會,就一定能看到某位教練搖頭嘆氣的樣子。如果不懂那種心情,家裡有孩子的,可以類比下自己輔導孩子做作業時的場景——在家長看來,明明是那麼簡單的題型,但就是死活教不會自家寶貝疙瘩,是不是很讓人抓狂?輔導功課往往都有一個父慈子孝的開始,卻會迎來一個雞飛狗跳的結局。

二、教練們的個人素質。雖然把文化和素質掛鉤很容易遭人噴,但這點確實也是客觀存在的。大多數駕校的教練都是學歷層次很低的,我們一般也會有這種人生經驗——很早就輟學混跡社會的人,在說話上往往會表現出更強烈的社會氣息,一張口自然而然的就會使用一些粗俗的市井語言。而相比之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從小都是在學校這種講究文明用語的地方成長起來的,在說話做事上就會表現得更加具有書卷氣息。所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學歷層次不一樣的人,在說話的方式和人生見解方面很容易有分歧,兩者在交流時會出現不愉快甚至是衝突,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了。

三、駕校的制度不規範。這一點其實才是極為關鍵的一點,當一個駕校教練脾氣暴躁時,很有可能只是個人的原因,是碰巧遇上了糟心事,又或者自己本身就性格火爆。但是如果在一家駕校裡,大多數的教練都是脾氣暴躁款,那麼問題就十有八九是出在駕校的管理層面上了。一方面,是駕校的制度能不能保證每個學員,都可以公平的接受到保質保量的培訓。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在教練和學員之間,就很容易出現一個灰色的尋租空間。所謂“吃人的最短,拿人的手短”,教練對於那些沒有意思意思的學員態度惡劣,也就不難理解了。

另一方面,是駕校方面對於教練的言行有沒有到位的要求。學員和駕校之間是購買服務的關係,學員們付了錢,理應獲得合理的待遇,駕校方面也應該提供優質的服務——這在理論上沒有一點毛病,但是在現實執行中,卻很容易出現問題,原因就在於,教練和學員之間沒有直接利益關係。教練拿駕校發的工資,受駕校管理。而駕校卻沒有在對待學員的態度上,對教練提出切實的要求,對待學員的態度不影響教練們的自身利益。那麼教練就可以沒有“收人錢財,替人消災”的責任意識,本著對待一個無關的第三方的態度去對待學員了。在駕校、學員、教練三方關係中,駕校與教練之間的關係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條線,但卻是最為關鍵的一條——學員們之所以會有痛苦的學車經歷,往往就是因為駕校在制約束教練言行方面,沒能做到規範化制度化的管理。

所以,教練的脾氣暴躁,其實很大原因並不是因為教練們本身的性格真的這般暴躁,而是在駕校、學員、教練三方共同作用下出現的。一般來說,如果問題出在學員,大多都還是無心之過,如果一定要說改變什麼的話,那也無非是要端正態度認真學習。而到如果一家駕校的教練集體暴躁了,那麼駕校方面就真的需要改變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