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的大衣之下罩了誰,又照出了誰?

毫無疑問,大衣哥是娛樂圈的一股泥石流,他身處娛樂圈之中,卻又與這個圈子格格不入。原本的憨厚農民時來運轉一夜成名,本就是堪比彩票中頭獎可遇而不可求,而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成名之後的大衣哥,竟還能安守本來的自己,淡泊名利回家繼續做一個農民,相比娛樂圈中有一分名氣更有十分趾高氣揚的流量明星,著實竟然肅然起敬。但是古話說得好,“人怕出名豬怕壯”,還有“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大衣哥名利雙收的同時,各種煩惱也變得如影隨形。

大衣哥的大衣之下罩了誰,又照出了誰?

透過各路媒體持續不斷的報道,我們對於大衣哥成名以來,和同村人之間“升米恩,鬥米仇”的利益糾葛,也多少都有所瞭解,看罷讓人直覺得憤憤然,認為這種事情堪稱當代版的農夫與蛇。聽過郭德綱單口相聲的,常會聽到一句話,“貧居鬧市,有鋼鉤鉤不住至親骨肉;富在深山,有木棒打不斷無義親朋”,大概就是這般寫照。

大衣哥的大衣之下罩了誰,又照出了誰?

不過事情總是要辯證的來看,聯繫的來看,就像在農夫與蛇的悲情故事裡,蛇的恩將仇報固然十分可惡,可農夫作為受害者的同時也是這個故事的推動者,他自己的悲情也和他一貫處理問題的方式脫不了干係。如果把這個善良的近乎愚鈍的農夫,換做一個南方人,那麼故事大概率就會在蛇肉羹香噴噴的味道里劃上一個美好完滿的句號了。放到大衣哥這裡,也是同理,中國的有錢人不少,像大衣哥這樣陡然而富的人也是不在少數,至少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都有認識一個幾個這樣的人。但是,像大衣哥這樣進退維谷陷於尷尬處境的並不多,明明是自己手裡的錢,由自己決定用在哪裡怎麼用本就天經地義,結果捐出來做善款被罵,不捐也要被罵,往外借被罵,不借還是同樣地被罵。那這個問題就很明顯,和大衣哥為人處世的方式有關係了。

大衣哥的大衣之下罩了誰,又照出了誰?

我們在發自內心地譴責大衣哥身邊,那些借了錢就不打算還的人的同時,也必須要去認真思考一件事情,到底是誰助長了這種囂張氣焰?人性有一種惡,叫做法不責眾,當有一個人打算借錢不還並將這種做法公之於眾的時候,很容易對周圍其他人起到負面的帶頭作用。當看到別人用不道德的方式取得利益的時候,往往就會有一部分人自私地去想——大家都是一樣的親疏遠近,憑什麼他可以佔便宜,而我就不可以?

當這種想法出現的時候,道德的閘門就被衝破了,因為原本的關注點應該是佔便宜這件事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但是道德本就是一個籠統的概念,怎麼看都沒有比真金白銀更實在,所以很多人會選擇舍義取利。而有人敢於厚顏無恥地做出有借無還的事情,往根兒上看,還是大衣哥的沒能把準自己的底線,所以別人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在他這裡無底線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味的寬厚,一味的忍讓,並不是一個能夠長久維持的相處方式。

大衣哥的大衣之下罩了誰,又照出了誰?

在最近的爆料中,人們才驚訝地發現,大衣哥不止“外患”頻仍,“內憂”也足夠傷神——媳婦忙於直播做網紅,兒女安心在家啃老……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原來大衣哥家裡鬧心的事兒,比起別人家也是隻多不少。他家的經難念在於和尚不念經了,媳婦是該掌家的人卻選擇不管家務了,兒女是該上學工作人的卻選擇家裡蹲了。如果大衣哥沒有出名的話,那街坊鄰里的流言蜚語早就該滿天飛了——這是要敗家啊。那這件事兒,要是追追責任人的話,就又是大衣哥了,妻兒這般的行事,和他的家庭觀也會有直接聯繫。其次便是大衣哥的媳婦了,畢竟孩子也不是隻靠當爸的來教養的,當媽的也不能置身事外,《紅樓夢》裡王熙鳳找尤氏撒潑,指責她不能相夫教子的時候說,“自古說:`妻賢夫禍少,表壯不如裡壯.‘你但凡是個好的,他們怎得鬧出這些事來!”,差不多也能用到這裡。

大衣哥的大衣之下罩了誰,又照出了誰?

大衣哥成名之後,依靠他的人遠勝以往,但這個現狀,似乎並沒有讓誰十分滿意,當然也不是說苛求大衣哥,以及他周圍的人,去改頭換面更新自己的行為方式,畢竟人現在的樣子是由過去幾十年所塑造的,想改變並不容易,只能說祝他的好心能夠不被辜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